咱们平时在家做饭,盐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,但你有没有想过,普通的盐也能变得脆爽可口,不管是撒在菜上还是直接当小零嘴都别有风味。其实盐怎么做才脆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关键在于选对盐的种类和掌握简单的处理方法,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事儿。很多人可能觉得盐就是咸的,脆不脆的没什么关系,但试过脆盐之后你就会发现,那种入口带着细微颗粒感,咬下去又咔嚓作响的口感,能给普通的菜肴增色不少,比如撒在刚出锅的薯条上,或者拌进凉拌菜里,都能让味道更有层次。
首先得说说盐的选择,这是决定脆盐口感的基础。不是所有盐都适合做脆盐,咱们常见的加碘精制盐颗粒太细,水分含量也相对较高,炒出来容易结块,很难达到酥脆的效果。相对来说,海盐或者岩盐是更好的选择,这两种盐本身颗粒更大,晶体结构也更松散,经过简单处理后更容易形成酥脆的口感。就拿海盐来说,它里面含有一些天然的矿物质,不仅让味道更丰富,在加热过程中也不容易融化粘连。挑选的时候可以看看盐的颜色,一般来说,天然海盐颜色偏白中带点微黄,颗粒大小均匀,摸起来干燥不粘手,这样的盐做出来的脆盐成功率更高。
选好盐之后,接下来就是处理步骤了。第一步要做的是盐的干燥,这一步非常关键,水分是影响盐脆不脆的主要因素。如果盐本身有点潮湿,可以先把它倒在干净的盘子里,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一两天,或者直接放进烤箱,用低温烤个十分钟左右,让盐里的水分完全蒸发掉。这里要注意烤箱温度不能太高,一般设置在60-70摄氏度就好,温度太高容易让盐的晶体结构被破坏,反而影响口感。等盐彻底干燥后,就可以准备下一步的翻炒了。
翻炒是让盐变脆的核心步骤,这一步需要耐心,不能操之过急。准备一口干净的铁锅,最好是没有生锈的,把锅烧干后转成小火,然后把干燥好的盐倒进去。接下来就是用铲子不停地翻炒,这个过程要保持小火,因为大火很容易把盐炒糊,出现苦味。翻炒的时候能看到盐粒在锅里慢慢跳动,颜色也会比之前更白一些,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停下来,要一直炒到盐粒变得更加松散,用手摸一下感觉颗粒分明,而且有点烫手的时候就差不多了。整个翻炒过程大概需要5-8分钟,具体时间要看盐的用量和火候大小,主要还是靠观察盐的状态来判断。
炒好的盐不能马上装起来,得先进行冷却。把炒好的盐倒在干净的案板上或者盘子里,摊开晾凉,这个过程中不要用手去搓揉盐粒,以免破坏已经形成的酥脆结构。等盐完全冷却后,就可以装进密封罐里保存了。保存的时候要注意防潮,每次取用完之后一定要盖紧盖子,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,这样脆盐才能保持更长时间的酥脆口感。如果保存不当,盐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,就会变得潮湿结块,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。
除了这种基础的脆盐做法,其实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点小变化,让脆盐的味道更丰富。比如在翻炒盐的时候,可以加入一点点花椒粒或者干辣椒段,炒出香味后再把花椒和辣椒挑出来,这样做出的脆盐就带着淡淡的麻辣味,撒在川菜或者凉拌菜里特别合适。还有喜欢蒜香的朋友,可以在盐快炒好的时候,加入压碎的大蒜末,翻炒几下就关火,利用盐的余温把蒜香激发出来,这样的蒜香脆盐搭配烤肉或者烤蔬菜吃,味道简直绝了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添加这些辅料的时候量不能太多,不然会掩盖盐本身的味道,反而失去了脆盐的特色。
很多人可能会问,自己做的脆盐和买的有什么不一样?其实自己做的脆盐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更放心,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口感和味道,成本也比买的低很多。平时做饭的时候,撒上一把自己做的脆盐,不管是炒菜、煲汤还是做凉拌菜,都能让菜肴的口感更有惊喜。比如做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,出锅前撒上一点脆盐,咬到盐粒的时候那种酥脆的感觉,能让普通的家常菜瞬间变得不一般。还有做沙拉的时候,用脆盐代替普通的盐,不仅味道更丰富,口感也更有层次。
其实盐怎么做才脆又好吃,总结起来就是选对盐、做好干燥、控制好火候翻炒,再加上正确的冷却和保存方法。这些步骤看起来都很简单,但每一步都不能马虎,尤其是干燥和翻炒这两个环节,直接影响着脆盐的口感。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火候掌握不好,导致盐炒得不够脆或者有点糊,多试几次就能找到窍门了。毕竟做饭这种事,还是要靠实践才能做得越来越好。等你成功做出第一份脆盐的时候,就会发现原来普通的盐也能变得这么美味,以后做饭再也离不开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