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日常的餐桌上,鱼肉总是少不了的身影,尤其是锅蒸的鱼,凭着鲜嫩的口感和简单的做法,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。比起红烧、油炸,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鱼肉的营养,吃起来也清爽不腻,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吃。很多人觉得做鱼麻烦,怕处理不好有腥味,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小技巧,锅蒸的鱼怎么做才好吃又简单这个问题,很容易就能解决。
首先得选对鱼,这是做好锅蒸的鱼的基础。咱们在家做,没必要选太贵的品种,常见的鲈鱼、多宝鱼、武昌鱼都很合适。选鱼的时候要挑新鲜的,怎么看新鲜呢?先看鱼眼睛,新鲜的鱼眼睛清亮有神,眼白不浑浊;再看鱼鳃,鲜红的鱼鳃说明鱼刚离开水没多久;用手摸一下鱼身,感觉有弹性,按下去能很快恢复,这样的鱼就是新鲜的。如果买不到活鱼,冷冻的也可以,但解冻的时候要自然解冻,别用热水泡,不然鱼肉的口感会变柴,营养也容易流失。一般一家三口,选一条一斤半左右的鱼刚好,太大了蒸制时间不好掌握,太小了又不够吃。
选好鱼接下来就是处理鱼了,这一步要是做好了,能大大减少鱼的腥味。卖鱼的师傅一般会帮忙去鳞、去内脏,但回来咱们自己还得再收拾一下。先把鱼身上的黏液冲洗干净,尤其是鱼腹内部的黑膜,一定要刮掉,那层膜是腥味的重灾区。然后在鱼身两侧斜着切几刀,这样既能让鱼肉更好地入味,蒸的时候也能受热均匀。切的时候刀要快,力度适中,别把鱼切破了。处理好的鱼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的水分,这样后续腌制的时候调料能更好地附着在鱼身上。要是鱼身上水分太多,调料容易被稀释,入味效果就差了。
腌制是让锅蒸的鱼好吃的关键一步,调料不用太复杂,简单几种就能调出鲜美的味道。准备几片生姜、几段葱白,把生姜切成丝,葱白也切成段。在鱼身两侧的刀口中塞上姜丝和葱段,鱼腹里也放上一些,然后撒上少许盐,盐的量要控制好,太多了会咸,太少了没味道,一般一斤半的鱼放一小勺盐就差不多。再倒上适量的料酒,料酒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,别倒太多,不然会掩盖鱼肉本身的鲜味。用手把调料抹匀,尤其是鱼身的刀口和鱼腹内部,要让调料充分接触鱼肉。腌制时间不用太长,10分钟左右就行,腌太久鱼肉会变紧,口感就不嫩了。腌制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下蒸鱼用的辅料,再切一些姜丝和葱段,待会儿铺在盘子底部。要是家里有香菇、木耳之类的干货,泡发后铺在盘子底下也不错,既能增加香味,又能让这道菜的营养更丰富。
蒸制的火候和时间直接影响鱼肉的口感,这一步可不能马虎。先把锅里的水烧开,水要放足,避免蒸的时候水烧干。在蒸盘底部铺上刚才准备好的姜丝和葱段,然后把腌制好的鱼放在上面,这样鱼就不会直接接触盘子,蒸的时候热气能更好地循环,受热更均匀。水烧开后把鱼放进蒸锅,盖上锅盖,转中火蒸。蒸制时间根据鱼的大小来定,一斤半左右的鱼蒸10-12分钟就可以了。蒸的时候别老是打开锅盖看,不然会让热气流失,延长蒸制时间,还可能导致鱼肉受热不均匀。怎么判断鱼有没有蒸熟呢?可以用一双筷子轻轻戳一下鱼身最厚的地方,如果筷子能轻松穿透,说明鱼已经熟了。要是戳的时候感觉有阻力,就再蒸一两分钟。蒸好后先别急着开盖,焖个2分钟,让鱼肉的口感更嫩。
最后一步就是淋油和调汁了,这一步能让锅蒸的鱼香味更浓郁,味道更出彩。把蒸好的鱼从蒸锅里拿出来,倒掉盘子里的汤汁,那些汤汁里有鱼的腥味,倒掉能让鱼的味道更清爽。然后把盘子里原来的姜丝和葱段挑出来,再重新撒上一些新鲜的葱花,要是喜欢吃辣,还可以放一点小米辣点缀一下,不仅好看,还能增加一点辣味,让口感更丰富。准备一勺生抽、少许白糖和一点点蚝油,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碗里搅拌均匀,白糖能提鲜,蚝油能增加香味,这两种调料都只要放一点点就行。把调好的酱汁均匀地淋在鱼身上,然后烧一勺热油,油烧到冒烟后关火,趁热把油淋在葱花上,“滋啦”一声,香味瞬间就出来了。淋油的时候要均匀,让每一块鱼肉都能沾上油香。这样一道鲜嫩入味的锅蒸的鱼就做好了,鱼肉洁白细嫩,汤汁鲜美,吃起来一点也不腻。
其实做锅蒸的鱼真的不难,只要掌握好选鱼、处理鱼、腌制、蒸制和调味这几个步骤,就能做出一道美味的家常菜。平时家里来客人,做上这么一道菜,既简单又有面子,大家吃了都夸好。而且清蒸的做法健康营养,很适合现在注重养生的人们。有时候不想做太复杂的菜,就做一道锅蒸的鱼,搭配一碗米饭,再炒个青菜,一顿简单又美味的家常饭就搞定了。不用羡慕饭店里的清蒸鱼,自己在家做,用料实在,味道也一点不差,关键是做法简单,花不了多少时间,就能让家人吃到鲜嫩可口的鱼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