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一到,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碗凉面,清爽可口又解腻。但很多人自己做凉面时,要么面煮得过硬夹生,要么煮软了一拌就坨,吃起来口感发柴,完全没有外面卖的那种松软筋道的感觉。其实凉面怎么做才松软又好吃,关键不在调料多复杂,而在几个不起眼的小步骤上,都是家里厨房能轻松做到的,今天就好好跟大家说道说道。
首先得从选面说起,这是凉面松软好吃的基础。市面上的面条种类不少,挂面、手擀面、碱水面、水面,选不对口感就差了一大截。很多人图方便直接用挂面,其实挂面煮出来容易软烂,凉了之后更易坨,不太适合做凉面。要是想省事,超市里卖的新鲜碱水面或者水面是不错的选择,碱水面自带一股独特的香味,煮后口感筋道,凉了也不容易硬;水面则更软嫩,适合喜欢口感偏柔和的人。如果有时间,自己做手擀面最好不过,面粉里加一点点盐和清水,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,醒面半小时后再擀开切细,这样的面条煮出来既有嚼劲又带着麦香,松软度也刚刚好。我平时做凉面,要是周末有空就擀点手擀面,没空就买现成的碱水面,口感都不会差。
选好面之后就是煮面,这一步是决定凉面松软度的核心。很多人煮面就是水开了把面丢进去,一直煮到飘起来就捞,这样很容易掌握不好火候。正确的做法是,锅里加足量的水,水要宽,这样面条煮的时候不会粘在一起。水开后加一小勺盐,再把面条放进去,用筷子轻轻搅散,防止面条沉底粘锅。等水再次沸腾,面条浮起来的时候,别着急捞,沿着锅边加一碗凉水,这一步叫“点水”。加凉水能让面条受热均匀,外面熟透了里面也不会夹生,而且能让面条的口感更筋道松软。等水再次烧开,面条煮到微软但还有点韧劲的时候就可以捞出来了,千万别煮太久,不然面条就煮烂了,凉了之后会坨成一团,口感也发黏。我刚开始做凉面的时候,就因为煮太久,面条捞出来黏糊糊的,拌的时候根本拌不开,后来学会了“点水”的方法,面条的口感就好多了。
煮好的面条捞出来后,过凉这一步也不能马虎,直接影响凉面的最终口感。很多人会用自来水冲凉,其实最好用提前准备好的冰水或者凉白开,这样能让面条迅速降温,锁住水分,保持松软的口感,而且用凉白开也更卫生。把煮好的面条捞到冰水中浸泡一两分钟,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,沥干的时候可以用筷子轻轻抖散,防止面条粘在一起。沥干后,往面条里加一小勺香油,用筷子拌匀,这样面条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,不仅能防止坨在一起,还能增加香味。这一步很多人容易忽略,觉得沥干水分就行,其实加香油拌匀是让凉面保持松软不坨的小窍门,每次这么做,面条就算放一会儿再拌调料,也还是根根分明,口感松软。
接下来就是调酱汁了,酱汁的味道要浓郁但不能盖过面条本身的香味,这样才能让凉面既好吃又突出松软的口感。基础的酱汁可以用生抽、香醋、白糖、盐、蒜末、葱花来调,生抽提鲜,香醋增加清爽感,白糖中和酸味,蒜末和葱花增添香味。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一般来说,生抽和香醋的比例是2:1,白糖一小勺,盐适量。如果喜欢吃辣,可以加一勺辣椒油或者花椒油,喜欢麻味的可以加一点点花椒粉。调酱汁的时候,最好用少量凉白开把调料化开,这样酱汁更均匀,拌面条的时候也更容易裹在面条上。除了基础酱汁,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一些配菜,比如黄瓜丝、豆芽、胡萝卜丝、鸡胸肉丝或者卤牛肉片,这些配菜不仅能增加凉面的口感层次,还能让营养更丰富。我家孩子喜欢吃黄瓜丝和鸡胸肉丝,每次做凉面都会准备一些,拌在一起清爽又可口。
把调好的酱汁淋在拌好香油的面条上,再放上准备好的配菜,用筷子充分拌匀,一碗松软好吃的凉面就做好了。拌匀的时候要稍微用力一点,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酱汁,这样吃起来每一口都有味道。咬一口面条,松软筋道,带着香油的香味和酱汁的浓郁,再配上清爽的配菜,夏天吃起来别提多过瘾了。其实凉面怎么做才松软又好吃,真的没有那么复杂,选对面条,掌握好煮面的火候,做好过凉和拌香油的步骤,再调一个自己喜欢的酱汁,就能做出比外面卖的还好吃的凉面。
有时候我还会根据季节调整一下凉面的做法,比如春天可以加一些香椿芽,夏天加黄瓜丝和绿豆芽,秋天加一点焯水的菠菜叶,冬天虽然天气冷,但偶尔也会想吃一碗凉面,就会把配菜换成温水焯过的青菜,酱汁里少放一点醋,这样吃起来不会太凉。不管怎么调整,只要抓住选面、煮面、过凉这几个关键步骤,凉面的口感就不会差。现在每次做凉面,家里人都抢着吃,说比外面餐馆的还好吃,其实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小经验,简单又实用。
很多人觉得自己做不好凉面,总觉得是调料不够好,其实不然,食材的处理和烹饪步骤才是最关键的。就像煮面时的“点水”,过凉时的冰水,还有拌香油的步骤,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,却直接决定了凉面的松软度和口感。只要多做几次,掌握好这些小窍门,就能轻松做出一碗让家人都满意的松软好吃的凉面。夏天的餐桌上,一碗这样的凉面,搭配一碗清淡的汤,就是一顿简单又美味的 meal,既能满足味蕾,又不会让人觉得油腻,难怪大家都喜欢在夏天吃凉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