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做吐司时,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,就是烤出来的吐司水分太多,吃起来不够松软有嚼劲,甚至还会粘牙。其实想要做出水分少又好吃的吐司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关键在于掌握一些家常的小技巧,从食材选择到制作步骤,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最终的口感。今天就来和大家慢慢聊,怎么才能做出让家人都称赞的美味吐司。
首先得说说面粉的选择,这可是做吐司的基础。做吐司不能随便用普通面粉,得选高筋面粉。高筋面粉里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,一般在11%到13%之间,这样才能揉出有韧性的面筋网络。面筋网络就像一张网,能锁住发酵时产生的气体,让吐司膨胀得更好,同时也能减少多余水分的留存。之前我试过用中筋面粉做吐司,烤出来的成品不仅个头小,还湿乎乎的,口感差了一大截。后来换成专门的吐司高筋面粉,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。买面粉的时候,记得看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,认准蛋白质含量那一项,选对了面粉,吐司怎么做水分少又好吃就成功了一小半。
然后是酵母的使用,酵母的活性直接关系到面团的发酵效果,进而影响吐司的水分和口感。如果酵母不新鲜或者活性不够,面团发酵不充分,烤出来的吐司内部会比较密实,水分也不容易蒸发,吃起来就会湿软。所以买酵母的时候,要注意看生产日期,尽量选近期生产的。使用前,还可以先做个激活处理,把酵母放在30度左右的温水中,加入一小勺糖,搅拌均匀后静置5分钟,如果表面出现细密的泡沫,就说明酵母活性很好,可以使用了。水温也不能太高,超过40度就会把酵母烫死,太低的话酵母激活不了,这个温度把控很重要,就像咱们平时温牛奶的温度差不多,用手摸一下不烫就行。
面团的揉制和发酵是做吐司的关键步骤,这两步做好了,吐司的口感基本就有保障了。揉面的时候,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添加材料,一般是先放面粉、糖、盐,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激活好的酵母水和蛋液,然后慢慢揉。揉面需要耐心,要把面团揉到能拉出薄膜的状态,也就是所谓的“手套膜”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几分钟,家里有厨师机的话会省力一些,如果没有,用手揉也可以,就是得多花点力气。揉出的手套膜越薄越有韧性,吐司的组织就会越细腻,水分也能更好地控制。揉好面团后,就进入发酵阶段,发酵环境的温度保持在28度左右,湿度75%比较合适。可以把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,比如烤箱里放一碗温水,这样发酵速度会比较均匀。发酵到面团变成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指蘸点面粉戳个洞,洞不塌陷不回缩,就说明一次发酵完成了。
一次发酵完成后,要给面团进行排气,把里面的大气泡揉掉,然后分成均匀的小面团,静置15分钟让面团松弛一下。松弛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长舌状,卷起来放入吐司模具中进行二次发酵。二次发酵的温度要比一次发酵稍高一点,大概38度左右,湿度还是75%。发酵到面团涨到模具的八分满就可以了,不能发太满,否则烤的时候容易溢出来,形状不好看。二次发酵完成后,就可以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了。烤箱预热很重要,一定要预热到位,一般上下火180度预热10分钟。烤的时候温度和时间要根据自家烤箱的脾气来调整,通常是上下火180度烤35到40分钟。烤的过程中,如果吐司表面上色太快,可以盖上一层锡纸,避免烤焦。烤好的吐司要立刻从模具里取出来,放在冷却架上放凉,这样可以让吐司内部的水分进一步蒸发,吃起来更干爽。刚烤好的吐司虽然香气扑鼻,但不要马上切,等完全放凉后再切,这样切片会更整齐,也不容易掉渣。
除了这些主要步骤,还有一些小细节也能帮助做出水分少又好吃的吐司。比如糖和盐的用量,糖能帮助酵母发酵,还能增加吐司的风味,但不要放太多,否则会影响面筋的形成;盐能增强面筋的韧性,适量添加可以让吐司更有嚼劲。还有液体的用量,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性不一样,所以在揉面的时候,不要一次性把液体都加进去,要留一点根据面团的状态慢慢调整,面团能揉成光滑不粘手的状态就可以了。另外,烤吐司的模具如果是不粘的,不需要涂油,如果不是,要提前涂一层薄油,方便脱模。这些小细节虽然不起眼,但积累起来对吐司的口感影响很大,多尝试几次,就能慢慢掌握其中的窍门。
其实做吐司就像做其他家常菜一样,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技巧,主要是多练习、多观察。刚开始可能会失败,比如烤出来的吐司水分还是多,或者组织不够细腻,但没关系,每次做完总结一下经验,下次调整一下步骤,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现在我每周都会在家做一次吐司,家里人都说比外面买的好吃,不仅水分刚刚好,而且充满了麦香味。只要掌握了这些朴实的做法技巧,你也能轻松做出吐司怎么做水分少又好吃的美味,让家人每天都能吃到新鲜又健康的吐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