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在家想给一家人改善伙食,炸盘蜂拥是不少人的选择,可很多时候做出来的蜂拥要么外皮软乎乎的,要么咬着没脆劲,孩子不爱吃,自己也觉得没达到预期,其实不少人都在琢磨蜂拥怎么做才脆脆的好吃,毕竟脆口的蜂拥嚼着香,不管是当零食还是下饭菜都合适。
要让蜂拥脆,首先得选对食材,这可不是随便拿点肉就能成的。一般家常做蜂拥,选五花肉或者前腿肉都挺合适,五花肉带点肥的,炸出来不会太柴,前腿肉嫩,口感也不错。要是选纯瘦肉,炸完容易干,咬着费劲,还没那么香。选好肉之后,切肉也有讲究,别切得太碎,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或者小块就行,切得太细炸的时候容易炸老,还没嚼头。切好的肉得简单腌一下,放一小勺料酒去去腥,撒点盐和胡椒粉调调味,要是喜欢吃点鲜的,也可以放一点点生抽,别放太多,不然颜色太深不好看。腌的时候别放水,就靠肉本身的水分和调料融合,腌个十分钟左右就行,腌太久肉会出水,后面裹粉就粘不上了,这也是蜂拥怎么做才脆脆的好吃的关键一步,食材处理不到位,后面再怎么炸都难脆。
腌好肉之后,就该裹粉了,这一步直接关系到蜂拥外皮的脆度。家常做法不用搞太复杂的粉,家里的普通面粉和淀粉就行,抓一把面粉再掺点淀粉,差不多一半一半的量,要是家里有面包糠,也可以准备点,裹了面包糠的蜂拥外皮会更脆。先把腌好的肉条在干粉里滚一圈,确保每块肉都裹上粉,裹的时候用手轻轻捏一捏,让粉能粘得牢一点。要是觉得光裹干粉不够脆,也可以弄个蛋液,把裹了干粉的肉条再在蛋液里蘸一下,然后再裹一层面包糠或者干粉,这样双层裹粉,炸出来的外皮会更厚一点,脆劲也更足。裹粉的时候要注意,别裹太厚,不然吃着全是粉,没肉味,也别裹太薄,薄了炸的时候容易掉粉,变成光秃秃的肉条,一点都不脆。裹好粉的肉条可以放在盘子里晾一会儿,让粉稍微定型,这样炸的时候就不容易粘在一起,也不容易掉粉。
接下来就是炸制了,火候是炸蜂拥的重中之重,火候没掌握好,要么炸不熟,要么炸糊,要么就是不脆。先把锅里的油烧热,油的量要能没过肉条,不然炸的时候肉条会粘在锅底,受热不均匀。怎么判断油热没热呢?可以扔一小块裹了粉的肉丁进去,要是肉丁放进去之后能很快浮起来,周围还冒小泡泡,那就说明油的温度差不多了,大概是六成热的样子。这时候就可以把裹好粉的肉条一根一根放进锅里,别一下子放太多,放太多油的温度会降下来,肉条就炸不透,还容易粘在一起。炸的时候用筷子轻轻翻一下,让每块肉条都能均匀受热,颜色慢慢变成浅黄色的时候,就可以先把肉条捞出来,放在盘子里晾一会儿。这一步叫初炸,主要是把肉炸熟,要是直接炸到金黄捞出来,里面可能还没熟,外面就已经炸老了。
初炸完之后,还得进行复炸,复炸是让蜂拥变脆的关键步骤,很多人不知道复炸,所以做出来的蜂拥不脆。等初炸好的肉条晾个两三分钟,就可以把锅里的油再烧热一点,这次油的温度要比初炸的时候高,大概七成热,能看到油面有点冒烟的时候,就把初炸好的肉条再放进锅里,复炸个三十秒到一分钟就行,复炸的时候要快速翻动,让肉条的外皮迅速变脆,颜色也会变成金黄色,看着就特别有食欲。复炸的时候一定要盯着,别炸太久,不然很容易炸糊,一旦炸糊了,整个蜂拥就废了,又苦又不好吃。复炸好之后,赶紧把肉条捞出来,放在铺了厨房纸的盘子里,让厨房纸吸掉多余的油,这样吃起来不会太腻,外皮也能保持脆度。
其实家常做蜂拥,不用追求多复杂的技巧,只要把食材选对、处理好,裹粉的时候多注意一点,炸的时候掌握好初炸和复炸的火候,就能做出脆脆的蜂拥。有时候家里没有面包糠,只用面粉和淀粉也能做出脆口的,关键是裹粉要均匀,复炸不能少。之前我总觉得自己做的蜂拥不如外面卖的脆,后来慢慢琢磨,才知道问题出在没复炸,还有裹粉的时候太着急,粉没裹牢。现在按照这个方法做,每次炸出来的蜂拥,外皮咬着咔嚓响,里面的肉还嫩,家里人都爱吃,有时候刚端上桌就被抢着吃没了。所以说,蜂拥怎么做才脆脆的好吃,其实没有那么难,只要多试几次,掌握好几个关键步骤,在家也能做出跟外面卖的一样脆的蜂拥,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自己家里吃,都是一道受欢迎的菜。
有时候做蜂拥,还可以根据家里人的口味加点料,比如在裹粉的时候放一点点辣椒粉,做成微辣的,或者放一点点孜然粉,增加点香味,不过这些都得看个人喜好,核心还是要保证外皮的脆度。要是担心炸的时候油溅出来,可以在油里放一点盐,这样能减少油溅。炸完蜂拥的油,过滤一下还能用来炒菜,别浪费了。总之,家常做饭就是这样,多注意一些小细节,就能让普通的食材变得好吃,蜂拥怎么做才脆脆的好吃,其实就藏在这些简单的步骤里,只要用心做,就能做出让自己和家人满意的脆口蜂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