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咱们吃芭蕉多,却很少想到芭蕉花也能做成好吃的,其实芭蕉花怎么做糖浆好吃又简单,在家跟着日常步骤做就行,不用什么复杂的工具,新手也能上手。首先得选对芭蕉花,去菜市场挑的时候,要选那些花苞紧紧裹着、颜色鲜绿的,摸起来硬实不发软,要是看到花瓣边缘有点发黄或者蔫了的,就别要了,不新鲜的做出来味道会差不少。买回来的芭蕉花,先把最外面那几层硬邦邦的老花瓣剥掉,这些老瓣纤维粗,煮出来也不好吃,剥到里面嫩黄色的花瓣就行,然后把中间那根又粗又硬的花芯切掉,剩下的嫩花瓣和花穗才是能用的部分。
处理好芭蕉花后,下一步就是去涩,这步可不能省,生芭蕉花带着涩味,不处理的话糖浆会没法入口。把嫩花瓣和花穗切成小块,不用切得太碎,大概指甲盖大小就行,然后冷水下锅,往锅里加一小勺盐,盐能帮助去除涩味,水开后再煮个四五分钟,看到芭蕉花块变软,颜色稍微变深就可以关火了。接着把煮过的芭蕉花捞出来,放进凉水里泡个十分钟,期间可以换一次水,这样能把残留的涩味彻底冲掉,泡好后捞出来沥干水分,放在一边备用,这时候的芭蕉花已经没有涩味,闻着还有点淡淡的清香。
接下来就该煮糖浆了,用冰糖或者白砂糖都行,按自己的口味来,喜欢甜一点的就多放些糖,一般来说,芭蕉花和糖的比例按 1:1 来就差不多,要是喜欢没那么甜的,糖可以少放个一两成。把沥干的芭蕉花放进锅里,再倒入冰糖,然后加清水,清水要没过芭蕉花和冰糖,大概高出一指节的量就够了,太多水的话煮的时间会变长,糖浆也不容易浓稠。
开大火把水烧开,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煮,煮的时候不用一直盯着,偶尔用勺子搅一下锅底,防止冰糖粘在锅底煮糊,要是糊了的话,整个糖浆的味道都会受影响。煮的过程中能看到水面慢慢下降,芭蕉花会变得越来越软,颜色也会更深一些,汤汁会逐渐变浓稠,这个过程大概需要 20 到 25 分钟,具体时间要看锅里的情况,要是喜欢浓稠一点的糖浆,就多煮几分钟,让水分再蒸发一些,要是喜欢稀一点的,煮到汤汁挂在勺子上能慢慢流下来就行。
要是家里有柠檬,这时候可以切一两片放进去,和芭蕉花、糖浆一起再煮个两三分钟,柠檬的酸味能中和一点甜味,让糖浆多一层淡淡的清香,吃起来不那么腻,不过要是没有柠檬也没关系,原味的糖浆就已经挺好吃了。煮好后关火,让糖浆自然放凉,别着急装瓶,热的时候装瓶容易让瓶子受潮,也可能影响保存时间。等糖浆凉透了,找一个干净的玻璃瓶,最好是提前用开水烫过晾干的,把糖浆和芭蕉花一起装进去,盖紧盖子,放进冰箱冷藏,这样能保存一两个星期,平时想喝的时候随时拿出来就行。
早上起来的时候,舀两勺芭蕉花糖浆,用温水冲开,喝起来甜甜的,还有芭蕉花的软嫩口感,配着馒头或者面包吃特别舒服;夏天的时候,往糖浆里加些冰块和凉水,喝一口清爽又解腻,比外面买的饮料健康多了,毕竟是自己做的,用料都看得见,没有添加剂,喝着也放心。现在知道芭蕉花怎么做糖浆好吃又简单了吧,关键就是处理好芭蕉花去涩,还有煮的时候火候别太大,只要注意这两点,基本上都能成功。有时候周末在家没事,花上半个多小时做一瓶,接下来的几天都能有好喝的糖浆,既不麻烦,又能尝到不一样的味道,比单纯吃水果多了份乐趣。
要是第一次做,不用太担心比例不对,多试一次就能掌握自己喜欢的甜度和浓稠度,比如第一次糖放少了,下次就多放一点,要是煮得太稀了,下次就多煮几分钟。其实做这种家常糖浆,不用追求那么精准,按自己的口味调整就行,重要的是简单好做,还能吃到好吃的。总结下来,芭蕉花怎么做糖浆好吃又简单,选对新鲜芭蕉花,焯水去涩,再跟糖慢慢煮,就能做出好吃的糖浆,平时当饮品或者搭配早餐都很合适,有空的时候不妨试着做一次,说不定会爱上这种家常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