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在家想给家人露一手,做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炉包,可每次做出来要么底不脆,要么馅料没滋味,总觉得差了点意思。其实只要摸透了其中的门道,在家也能做出和外面餐馆一样脆香可口的炉包,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炉包怎么做脆又好吃窍门,都是日常做饭时摸索出来的实在经验,照着做准没错。
先说说面团的处理,这可是炉包好吃的基础。咱在家做炉包,不用选多贵的面粉,普通的中筋面粉就挺合适,要是用高筋面粉,做出来的皮容易发硬,嚼着费劲;用低筋面粉又太松软,兜不住馅料,容易塌。500 克面粉搭配 3 克酵母就差不多,酵母先用 30 度左右的温水化开,水温可得注意,不能太高,不然酵母就被烫死了,面团发不起来;也不能太凉,酵母活性低,发酵时间会变长。和面的时候,水要一点点加,边加边用手揉,直到把面团揉得光滑又不粘手,这样的面团醒发好后,做出来的炉包皮才软乎,还能牢牢兜住馅料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,一般醒到面团体积变成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指戳一下,洞口不塌陷也不回弹,就说明发好了。
接着是馅料,馅料的味道直接影响炉包的整体口感,这也是炉包怎么做脆又好吃窍门里不能忽视的部分。要是喜欢吃肉馅的,选猪肉的时候最好挑三分肥七分瘦的,这样的肉剁成肉末后,吃着香而不腻。别图省事用机器绞肉,手工剁的肉末更有嚼劲,吃起来口感更好。剁好的肉末里,加一勺姜末去腥味,再放两把葱花增香,接着加两勺生抽、一勺老抽、一勺蚝油,再来一点点白糖提鲜,最后淋上一勺香油,然后朝着一个方向使劲搅拌,直到肉末抱团,有了粘性,这样的馅料吃着不松散,每一口都能尝到香味。要是偏爱素馅,韭菜鸡蛋馅就很经典,韭菜得提前洗干净,沥干水分,不然切好后容易出水,包的时候馅料太稀,炉包容易塌,底也脆不起来。韭菜切好后,先加一勺食用油拌匀,这样能锁住水分,再放凉透的鸡蛋碎,加少许盐和十三香调味,拌匀后素馅就做好了,清爽又鲜香。
包炉包的时候也有小技巧,面团发好后,要先放在案板上揉匀排气,把里面的空气都揉出去,不然做出来的炉包皮会有小气孔,影响口感。排气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,每个剂子差不多跟乒乓球大小一样就行,太大了不好煎熟,太小了吃着不过瘾。把剂子擀成包子皮的时候,要注意中间厚边缘薄,中间厚能防止露馅,边缘薄包的时候容易捏出褶皱,还不会因为太厚影响口感。包馅料的时候,别贪多也别太少,太多了容易把皮撑破,蒸的时候汤汁流出来,底就没法脆了;太少了吃着没味道,浪费功夫。包好后把口捏紧,捏出好看的褶皱,这样炉包不仅好吃,看着也有食欲。
最关键的就是让炉包底变脆的步骤,这可是炉包怎么做脆又好吃窍门的核心。锅得选平底锅或者不粘锅,这样煎的时候不容易糊底。先在锅底刷一层薄油,油不用太多,能铺满锅底就行,油热后把包好的炉包一个个摆进去,注意别摆太挤,不然煎的时候容易粘在一起。开中小火慢慢煎,直到炉包底部变成金黄色,这时候就能加水了,水量要控制好,差不多没过炉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,水太多的话,底部的脆感会被泡没,水太少又容易糊锅。加完水后赶紧盖上锅盖,转大火把水烧开,然后再转中小火焖煮,让锅里的水汽把炉包皮蒸熟,同时底部的油和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形成一层脆壳。等听到锅里传来滋滋的响声,说明水差不多快干了,这时候打开锅盖,再转小火煎一会儿,让底部的脆壳更扎实,要是想让底更脆,还能再淋一点点油,煎到底部金黄酥脆,用铲子碰一下能听到清脆的声音,就可以关火出锅了。
还有一些小细节得注意,不然前面的功夫可能就白费了。煎炉包的时候火候一定要把控好,不能用大火,不然底部很快就糊了,可里面的皮还没熟;用小火又太慢,底部煎不脆,还容易让炉包变塌。加水的时候最好用温水,温水升温快,能缩短焖煮的时间,还能让炉包受热更均匀,皮熟得更快,底也能保持脆度。另外,炉包做好后一定要趁热吃,刚出锅的炉包,底脆得咬一口能听到咔嚓声,皮软乎乎的,里面的馅料还冒着热气,鲜香味十足,放凉了之后,底部的脆感就会变差,皮也会变硬,口感就差远了。
要是喜欢不同口味的炉包,也可以在馅料上做调整,比如在猪肉馅里加一些香菇丁,能增加香味;素馅除了韭菜鸡蛋,还可以用白菜粉条,不过白菜要提前攥干水分,避免出水。不管做什么口味的炉包,只要把面团、馅料、火候这几方面的窍门掌握好,都能做出底脆味美的炉包,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刚出锅的炉包,心里也暖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