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巴克守城战打了半宿,晨光刚爬上城墙垛口的时候,行会兄弟都瘫在城楼上喘粗气。老药罐子摸出最后几瓶太阳水递过来,我却盯着城墙下那抹袅袅炊烟挪不开眼——是老王头的烧饼摊,每次攻城结束他都准时出摊,那刚出炉的烧饼咬一口咔哧响,脆得能盖过盟重土城的风沙声。要说这传奇世界里最让人惦记的不是屠龙刀也不是麻痹戒指,就是老王头那手烧饼怎么做薄又脆好吃的本事,今儿个咱就把这秘方给扒出来,让兄弟们在打怪间隙也能复刻这口人间烟火。
要做这口脆烧饼,选料得跟咱挑装备似的讲究。老王头说面粉得用盟重东边麦田产的高筋粉,那麦子受够了沙漠日照,磨出来的粉筋道足,就像战士的钢板盔甲一样撑得住场面。要是用了比奇城那种细面,烤出来的烧饼软塌塌的,跟没学烈火剑法的新手似的没骨气。面粉筛的时候得用细网,就像咱过滤矿渣找黑铁矿那样仔细,把面疙瘩都筛掉,这样后续和出来的面团才够细腻。除了面粉,盐和温水是关键辅料,盐不能多也不能少,多了像喝了变质的魔法药发苦,少了就没了灵魂,温水得是刚冒热气的那种,温度就像法师释放火球术时掌心的温度,太烫会烫死面筋,太凉又醒不透面。
和面这步比练内功还讲究手法。把筛好的面粉倒在石案上,中间挖个窝,先放半勺盐,再慢慢往里加温水,边加边用筷子搅成棉絮状。等面粉都沾了水,就该下手揉了,手腕得用劲,就像咱挥裁决之杖砍祖玛教主那样,一下下把面团揉得光滑筋道。揉到啥程度呢?老王头说就像触摸龙卫身上的铠甲,硬中带软,软里藏劲,面团表面光得能照出人影才算合格。揉好的面团得盖上湿布醒发,这步就像战士打完架坐下来回血,不能急。醒面的地方得选避风的角落,就像咱在蜈蚣洞找安全区打坐,温度保持在二十来度最好,醒上一个时辰,面团就会变得像喝了祝福油的武器,柔韧十足。
醒好的面团拿出来,先搓成长条,再分成一个个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小得均匀,就像咱分装备那样公平,太大烤不熟,太小不够塞牙缝。拿一个剂子放在手心,用手掌压成圆饼,然后用擀面杖擀开,这时候得注意技巧,不能一下擀到底,要转圈擀,边擀边用手轻轻拉扯饼边,这样才能让烧饼薄得均匀。擀到啥厚度呢?就像法师的冰咆哮技能释放时的薄冰,大概两三毫米厚,能隐约看到石案的纹理就差不多了。擀好的饼胚上要刷一层薄油,撒上几粒芝麻和葱花,芝麻得是比奇城外坡地上种的白芝麻,香得很,葱花要选刚摘的嫩葱,切成碎末撒上去,就像给装备镶嵌了宝石,立马有了光彩。
烤烧饼的炉子是老王头祖传的,像个倒扣的大水缸,内壁抹着耐火泥,底下烧的是沙漠里捡来的红柳枝,这种木头烧起来火力稳,烟还少。等炉壁烧得发红,就用长柄刷子在炉壁上刷层油,然后把饼胚贴上去,贴的时候要快准狠,就像咱抢BOSS掉落的装备那样,慢了饼胚就会掉下来。贴满一炉后,盖上炉盖,焖上三分钟,这三分钟里可不能闲着,得听声音,就像咱听怪物的脚步声判断位置一样,炉子里传来“滋滋”的声响,说明饼在烤脆,等声音变小,就该开盖翻面了。翻面的时候要用长铁钩轻轻勾住饼边,翻过来再烤两分钟,这时候烧饼的颜色就变成了金黄色,像战士戴上的黄金头盔,看着就诱人。
上次攻城结束,我带着刚烤好的烧饼去找封魔谷的老道士换符,他闻着香味直接用三张烈火符换了两个烧饼,还说这味道比他炼丹炉里炼出的仙丹还香。其实做烧饼和玩传奇一样,没有啥捷径,选料要真,手法要实,火候要准,就像咱打装备不能靠外挂,得一刀一刀砍出来。记得有回新手村的小战士问老王头,为啥他做的烧饼总是软的,老王头笑着说,你打怪的时候舍不得喝蓝药能放得出大招吗?做烧饼也是这个理,该醒面的时候别着急,该上火的时候别手软,才能做出那口脆到掉渣的味道。现在我把这秘方记在我的冒险笔记里,每次去蜈蚣洞打怪前都会做上一摞,累了的时候拿出一个咬一口,咔哧一声脆响,立马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气,仿佛下一秒就能冲进祖玛寺庙拿下教主的头颅。
有时候想想,传奇世界里的热闹和烟火气,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里。沙巴克的城墙再高,不如一口热烧饼暖心;屠龙刀再锋利,不如和兄弟分食烧饼时的快乐。现在我把烧饼怎么做薄又脆好吃的诀窍告诉大家,不是为了让谁成为第二个老王头,而是希望兄弟们在忙着升级打怪的时候,也能停下脚步,为自己做一份充满烟火气的烧饼,尝尝这平凡又治愈的味道。毕竟游戏里的装备会过时,等级会被超越,但这口酥脆的烧饼味,会像那些一起守城的日子一样,永远留在记忆里,每次想起都觉得温暖又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