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辣皮,不少人都会想起小时候校门口的味道,那一口麻辣鲜香,嚼起来筋道过瘾,是刻在记忆里的美味。其实不用总惦记着外面买的,自己在家做辣皮也不难,而且能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辣度,做得最辣最好吃又简单。今天就来分享一个家常版的做法,材料都是超市里常见的,步骤也不复杂,新手跟着做也能成功。
首先得准备好做辣皮的主料,最常用的就是干豆皮,也叫千张丝或者豆油皮。选干豆皮的时候,要挑那种颜色偏黄、没有异味的,这样做出来的辣皮口感才好。一般来说,做一次准备200克左右的干豆皮就够了,够三四个人当零食吃。除了干豆皮,辅料也很关键,尤其是辣椒,要想辣皮够辣,辣椒的选择不能马虎。可以准备一些干辣椒面,最好是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的,二荆条香,小米辣辣度高,这样搭配起来香味和辣度都够。另外,还需要蒜末、姜末、葱花、白芝麻、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白糖、盐、食用油这些调料,家里做饭常用的就行,不用特意去买稀罕的配料。
接下来处理主料,把干豆皮放进大碗里,倒入足够的温水,让豆皮完全浸泡在水里。泡豆皮的时间不用太长,一般15到20分钟就够了,泡到豆皮变软、能轻松展开就可以了。泡好的豆皮捞出来,用手挤干里面的水分,挤的时候不用太用力,只要把多余的水挤掉就行,免得把豆皮挤碎。挤干水分后,把豆皮铺在菜板上,用刀切成宽约2厘米的条,这样吃起来方便,也容易入味。切好的豆皮条可以先放在一边备用,接下来就该准备最关键的辣油了,辣皮好不好吃,辣油的香味和辣度是核心。
起一个小锅,锅里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可以多一点,因为要用来拌豆皮,油少了会拌不均匀。油温烧到六成热的时候,也就是油面开始微微冒烟,把火关掉,然后放入蒜末、姜末和葱花,用锅里的余温把香料的香味炒出来。炒的时候要用铲子轻轻翻动,避免蒜末炒糊,一旦闻到香味就可以把香料捞出来了,只留下香油在锅里。这时候把准备好的辣椒面和白芝麻倒进锅里,快速搅拌均匀,让辣椒面充分裹上油脂,这样能激发出辣椒的香味。搅拌的时候要注意,油温不能太高,不然辣椒面容易炒糊发苦,影响口感。如果担心油温高,可以稍微等油温降一点再放辣椒面。
辣椒面拌好后,往锅里加入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白糖和适量的盐,然后用铲子把调料和辣油充分搅拌均匀,调成一个香味浓郁的酱汁。生抽和老抽主要是调味和上色,老抽不要放太多,不然颜色会太深;白糖可以中和一下辣味,让口感更丰富;盐的量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先少放一点,不够再加。酱汁调好后,把切好的豆皮条倒进锅里,用铲子把豆皮和酱汁充分拌匀,让每一根豆皮都裹上酱汁。拌的时候要耐心一点,确保每一根豆皮都能均匀地沾上辣油和调料,这样吃起来每一口都有味道。
豆皮拌好后,不用再加热,直接盛出来放进盘子里,一份麻辣鲜香的辣皮就做好了。刚做好的辣皮还比较热,稍微放凉一点再吃,口感会更筋道,辣味也会更突出。自己做的辣皮,豆皮的口感可以根据泡发的时间调整,喜欢有嚼劲的可以泡的时间短一点,喜欢软一点的可以泡的时间长一点。如果想要更辣的口感,可以在放辣椒面的时候多放一点小米辣的辣椒面,或者在拌豆皮的时候加入一些切碎的新鲜小米辣,这样辣度会更上一层楼。
这种家常做法做出来的辣皮,既有小时候的味道,又比外面买的更卫生、更合自己的口味。而且步骤简单,从准备材料到做好,半个多小时就能完成,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做一点,当零食或者下酒菜都非常合适。每次做的时候,刚拌好的辣皮香味就会飘满整个厨房,引得家人都忍不住过来尝一口。有时候做的多了,装在密封盒里放进冰箱冷藏,保存个两三天都没问题,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就能吃,方便又美味。
其实做辣皮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关键就是选对材料和掌握好调料的比例。干豆皮要选质量好的,辣椒要搭配好香和辣,油温要控制好避免炒糊,这样就能做出最辣最好吃又简单的辣皮。比起外面买的辣皮,自己做的可以放心地放调料,不用担心中途添加什么不好的东西,吃起来更安心。如果你也喜欢吃辣皮,不妨试着在家做一次,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种自己动手做出来的美味,那种麻辣鲜香的口感,会让你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