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日常的餐桌上,丸子总是能占据一席之地,不管是煮汤、红烧还是油炸,一口一个,鲜香入味。很多人在家做丸子,总觉得要么吃起来松散没嚼劲,要么口感发柴不够香,其实想要做好家常丸子,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就行,今天就来好好说说丸子怎么做有劲儿又好吃。
做丸子的第一步,选对肉料是基础。要是选猪肉馅,最好挑三分肥七分瘦的前腿肉或者五花肉,这个肥瘦比例是经过很多人实践出来的黄金比例。全瘦的肉馅做出来的丸子容易发柴,咬下去干巴巴的,没什么香味;肥肉太多又会太油腻,吃两个就腻得慌。如果喜欢牛肉丸子,就选牛里脊肉,稍微带点脂肪的部位,口感会更嫩。买回来的肉馅要是机器绞的,建议自己再用刀剁一剁,机器绞的肉馅颗粒太细,失去了肉的纤维感,手工剁的能保留肉的纹理,这样做出来的丸子嚼着更有劲儿。
处理肉馅的时候,“打水”这一步可不能少,它直接关系到丸子的嫩度和黏性。准备点葱姜水或者清水都行,葱姜水还能顺便去腥增香。水要分多次少量地加,每次加一两勺,然后用筷子朝一个方向用力搅拌,直到肉馅把水分完全吸收,再加下一次。一斤肉馅大概加二两左右的水,具体看肉馅的干湿程度,搅到肉馅变得湿润润的,但抓在手里又不往下滴汁就行。这一步急不得,得慢慢搅,让肉馅充分吸收水分,这样丸子吃起来才嫩,还不容易散。
调味的时候要简单实在,别放太多复杂的调料,免得盖过肉本身的香味。往肉馅里加切碎的葱姜末,少许盐、生抽,再来一点点老抽提个色,放一小勺料酒去腥。要是喜欢鲜一点的味道,可以加一点点十三香,但量一定要少。调味后继续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,然后加一个蛋清或者一勺玉米淀粉。蛋清能让丸子更嫩滑,还能增加抱团的能力;淀粉别加多了,不然丸子会变硬,影响口感,一勺的量刚好能起到辅助定型的作用。
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搅打上劲了,这直接决定了丸子有没有劲儿。调好味的肉馅,要继续朝一个方向用力搅打,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费力,搅打一会儿后,就能看到肉馅慢慢变得发黏,出现细细的筋络,这时候就说明肉馅上劲了。搅打的时间不能太短,至少要三五分钟,直到你把筷子插在肉馅里,筷子能立住不倒,或者肉馅能紧紧挂在筷子上不掉下来,这样的肉馅做出来的丸子才够紧实,煮的时候不容易散,吃起来也有嚼劲。很多人做丸子失败,就是因为搅打不够,肉馅没上劲,所以这一步一定要有耐心。
搓丸子的时候,手心先沾点清水,这样肉馅就不容易粘手。取适量肉馅放在手心,双手轻轻揉搓成圆形,大小根据自己的喜好来,一般比乒乓球小一点刚好,这样煮的时候受热均匀,也方便一口一个。搓的时候不用太用力,以免把肉馅里的空气挤掉,影响口感。要是做水煮丸子,就烧一锅温水,把搓好的丸子逐个放进锅里,小火慢慢煮,煮的时候会有浮沫浮上来,用勺子撇掉,这样汤会更清亮。等丸子都浮起来,再煮两三分钟就熟了,这样煮出来的丸子鲜嫩有劲儿,直接做丸子汤,加点青菜、粉丝,就是一碗鲜掉眉毛的家常汤品。
如果喜欢吃炸丸子,做法也不复杂。把油温烧到六成热,也就是油面微微冒烟的时候,把搓好的丸子逐个放进去,中火炸到表面金黄,捞出来控油。等所有丸子都炸完后,把油温升到八成热,再把丸子倒进去复炸十几秒,这样炸出来的丸子外酥里嫩,放凉了也不会软塌,不管是直接当零食吃,还是用来红烧、炖菜,都特别香。要是想换个口味,还可以在肉馅里加切碎的香菇、马蹄碎,香菇能增加鲜味,马蹄碎能带来清爽的口感,让丸子的味道更有层次。
其实丸子怎么做有劲儿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关键就是选材讲究、打水耐心、搅打充分。只要把这几个步骤做好了,不管是猪肉丸子、牛肉丸子还是鱼肉丸子,都能做得紧实又鲜香。每次家里做丸子,不管是煮汤还是油炸,都能很快被抢光,大人小孩都爱吃。按照这个方法试试,你也能做出有劲儿又好吃的家常丸子,让它成为餐桌上的常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