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在家想给家人做点好吃的,包子总是不会出错的选择。但现在肉价不便宜,要是放少了怕味道不够香,放多了又觉得腻,还费钱。其实只要找对方法,大包子怎么做省肉又好吃完全不是难题,家常做法里藏着不少小技巧,今天就慢慢跟大家唠唠。
先说说食材的选择,这可是省肉又好吃的基础。猪肉不用选纯瘦肉,那样做出来的馅料容易柴,也不用选脂肪含量太高的五花肉,适量就好。我一般会挑前腿肉,肥瘦比例大概三比七,这样既有油脂香,又不会太腻。光有肉还不够,得搭配些吸味又能增加口感的蔬菜,这才是省肉的关键。白菜、萝卜、香菇、粉丝这些都是好搭档,不仅能让馅料的分量变足,还能中和肉的油腻感,让味道更丰富。就拿白菜来说,冬天的白菜水灵灵的,价格还便宜,用来做包子馅再合适不过了。
处理馅料的时候有几个步骤不能省。先把猪肉剁成肉末,剁的时候可以加点姜末一起剁,这样能去腥。然后给肉末调味,放适量的生抽、蚝油、少许盐和糖,再滴几滴香油,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。这时候别急着加蔬菜,先分多次往肉末里加葱姜水,每次加一点点,搅拌到肉末把水分完全吸收,这样做出来的肉馅会特别嫩,即使肉不多,吃起来也多汁。接着处理蔬菜,白菜洗净后切碎,撒上少许盐腌制十分钟,这样能杀出白菜里的水分。然后用纱布把白菜包起来,轻轻挤掉水分,注意不要挤得太干,不然馅料会柴。把挤好水的白菜和泡软切碎的粉丝、香菇一起放进肉馅里,再搅拌均匀,这样馅料就做好了。你会发现,加了这些蔬菜后,馅料的量明显增多了,肉虽然放得不多,但闻起来照样香。
面团的制作也很重要,好的面团能让包子更出彩。准备适量的中筋面粉,加一小勺酵母和少许糖,糖能帮助酵母发酵。然后用温水和面,边加水边搅拌,直到面粉变成絮状,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。把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,大概发酵到两倍大,用手戳一下面团,不塌陷不回弹就可以了。发酵好的面团要充分揉面排气,把里面的气泡都揉掉,这样做出来的包子皮才会光滑有嚼劲。揉好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,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包子皮,注意不要擀得太薄,不然容易破馅。
包包子的时候,取一张包子皮放在手心,放上适量的馅料,用拇指和食指慢慢捏褶子,把包子口封紧。捏褶子的时候不用太追求完美,家常做法只要能把馅料包严实就行。包好的包子要放在蒸笼里二次醒发十分钟,这一步很关键,醒发后的包子蒸出来会更蓬松。醒发好后,冷水上锅蒸,水开后蒸十五到二十分钟,具体时间根据包子的大小调整。蒸好后不要马上开盖,焖三分钟再开盖,这样包子不会因为突然遇冷而塌陷。
刚蒸好的包子热气腾腾,掀开锅盖的那一刻,香味扑鼻而来。咬一口,包子皮松软有嚼劲,馅料里白菜的清爽、香菇的鲜香和肉末的香味融合在一起,一点也不觉得肉少,反而吃起来特别爽口,不会腻。家里人每次都能吃好几个,都说这样做的包子比外面买的还好吃。其实大包子怎么做省肉又好吃,关键就是选对搭配的蔬菜,做好馅料的调味和水分把控,再加上合适的面团制作和蒸制技巧。这样做出来的包子,既省钱又美味,家常又实惠,特别适合一家人一起吃。
平时在家做包子,不用追求多么复杂的做法,简单的家常技巧就能做出好吃的包子。省肉不是目的,主要是让包子的口感更丰富,营养更均衡。通过搭配不同的蔬菜,不仅能减少肉的用量,还能让包子的味道更有层次。而且自己做的包子,食材新鲜,卫生又健康,吃起来也放心。下次再想做包子的时候,不妨试试这些方法,相信你也能做出省肉又好吃的大包子,让家人吃得开心又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