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零食,很多人都喜欢那种外脆里嫩的口感,脆泥就是其中之一。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,追剧或者闲聊的时候,嘴里嚼着香香脆脆的脆泥,总觉得特别惬意。不过不少人觉得外面买的脆泥要么添加剂太多,要么价格不划算,其实好吃又简单的脆泥做法并不难,在家用常见的食材就能做出来,而且口感和味道一点都不输外面卖的。
首先得准备好做脆泥需要的材料,这些材料在超市或者家里的厨房基本都能找到。需要中等大小的土豆两个,土豆选那种黄心的,口感会更绵密;玉米淀粉三大勺,这个是让脆泥变脆的关键;普通面粉两勺,能增加脆泥的韧劲;还有适量的盐和白糖,用来调味,喜欢吃咸口的可以多放一点点盐,喜欢带点甜味的就少放些糖;最后再准备少量的食用油,煎脆泥的时候会用到。材料准备起来很简单,不用特意去买什么稀罕的食材,家里有啥就用啥,这样做起来也更方便。
接下来处理土豆,把土豆去皮后清洗干净,切成大小均匀的块,这样蒸的时候更容易熟。然后把土豆块放进蒸锅,大火蒸十五到二十分钟,具体时间要看土豆块的大小,用筷子戳一下,能轻松戳透就说明熟了。蒸好的土豆块放进大碗里,用勺子或者擀面杖把它捣成细腻的土豆泥,捣的时候要耐心一点,尽量不要有颗粒,不然做出来的脆泥口感会不均匀。捣好的土豆泥放一旁稍微放凉,等温度降下来一些再进行下一步操作,这样后续加粉类的时候不会因为温度太高而结块。
然后把玉米淀粉和面粉一起倒进一个干净的盆里,加入准备好的盐和白糖,用筷子把这些粉类和调料搅拌均匀,让它们充分混合。接着把放凉的土豆泥倒进混合好的粉类中,用手慢慢揉匀。在揉的过程中,如果感觉面团太干不好揉,可以少量多次地加一点清水,直到揉成一个不粘手、软硬适中的面团。这里要注意水不能加太多,不然面团太稀,后续煎的时候容易变形;也不能加太少,否则面团太干,做出来的脆泥会过硬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,醒发十分钟左右,这样面团的筋性会更好,做出来的脆泥口感也更棒。
醒发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案板上稍微揉几下,然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小剂子大概像乒乓球那么大就可以。把每个小剂子用手搓圆,再用手掌轻轻压扁,压成厚度大约半厘米的小圆饼,脆泥的生胚就做好了。在压的时候,力度要均匀,让小圆饼的厚度一致,这样煎的时候才能受热均匀,不会有的熟了有的没熟。如果喜欢吃不同形状的脆泥,也可以用模具把生胚压成方形或者其他喜欢的形状,这样看起来更有食欲。
接下来就是煎脆泥了,这一步直接影响到脆泥的口感。往平底锅里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不用太多,能没过锅底就行。开中小火把油烧热,油温五成热的时候,把做好的脆泥生胚逐个放进锅里。刚开始放的时候不要急着翻面,让脆泥在锅里煎一分钟左右,等底面定型并且变成金黄色后,再用铲子轻轻翻面,煎另一面。煎的时候要注意火候,不要用大火,不然容易把脆泥煎糊,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;也不要用小火,那样煎出来的脆泥不够脆。两面都煎成金黄色,用铲子敲一下能听到清脆的声音,就说明脆泥已经煎好了。
煎好的脆泥可以直接吃,刚出锅的时候外脆里软,香味扑鼻,咬一口下去,咔嚓一声,口感特别好。如果喜欢吃更有味道的,可以准备一些蘸料,比如番茄酱、沙拉酱或者辣椒粉,蘸着吃味道更丰富。做好的脆泥放凉了之后口感会更脆,不过要注意密封保存,不然容易受潮变软,影响口感。一次可以多做一些,密封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,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就能吃,比买的零食方便多了。
其实做脆泥的过程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步骤,只要掌握好材料的比例和煎制的火候,就能做出好吃又简单的脆泥。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,花上几十分钟就能做好,无论是作为孩子的零食,还是家里来人时的小点心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而且自己做的脆泥用的都是新鲜食材,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也更放心。大家要是想尝试一下,不妨按照这个方法做做看,相信你也能做出美味的脆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