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面饼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,刚出锅的发面饼外酥里软,咬一口满是麦香,不管是配粥还是单独吃都特别美味。但不少人自己在家做发面饼时,总会遇到饼硬、不蓬松的问题,其实想要做好发面饼,关键在于每一个步骤的细节把控,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发面饼怎么做饼软又好吃的家常技巧。
首先得从材料准备说起,做发面饼的主料很简单,就是普通的中筋面粉,这种面粉筋度适中,做出来的饼既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塌。一般来说,500克面粉就够一家人吃了,搭配5克酵母、250毫升左右的温水和少量白糖、盐。白糖不是为了让饼变甜,而是能帮助酵母发酵,盐则可以增加面粉的筋性,让饼的口感更有层次。很多人容易忽略水的温度,酵母用温水化开时,水温别太高,摸着手心不烫就行,大概30到40摄氏度,要是水温过高,酵母就会被烫死,发面效果就差了,这可是影响饼软不软的第一步,千万不能马虎。
接下来是发面的过程,把化开的酵母水慢慢倒入面粉中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面粉变成絮状,然后开始用手揉面。揉面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,把面团揉得光滑细腻,这样面团的筋络才能形成,发酵后也会更蓬松。揉好的面团要放在一个干净的盆里,盖上保鲜膜或者湿纱布,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。温暖的环境能让酵母更好地活跃起来,冬天的话可以把盆放在温水里,或者放在暖气旁边,发酵时间一般在1到1.5小时,具体要看面团的状态。等面团发酵到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戳一个洞,洞口不塌陷不回缩,里面呈蜂窝状,这样的发面程度就刚刚好,要是发酵时间不够,饼会硬;发酵过度,饼会有酸味,口感也不好。
发好的面团不能直接用,还要进行揉面排气,这一步也很关键。把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案板上,撒少量干面粉防粘,然后用力揉面,把面团里的气体都排出来,直到面团重新变得光滑有弹性。揉好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50克左右,分好后把剂子揉圆,盖上保鲜膜醒面15分钟。醒面能让面团里的面筋松弛下来,后续擀饼的时候不容易回缩,烙出来的饼也会更软。很多人觉得醒面是多余的步骤,其实省略了这一步,擀出来的饼容易硬邦邦的,口感大打折扣。
醒面的时候可以准备馅料,发面饼的馅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定,最经典的就是葱花鸡蛋馅和猪肉白菜馅。先说说葱花鸡蛋馅,把葱切成葱花,加入少量盐、十三香和食用油拌匀,食用油能锁住葱花的水分,避免后续出水。鸡蛋打散后倒入锅中炒熟,炒的时候要用铲子把鸡蛋铲成碎末,放凉后倒入葱花中,搅拌均匀就可以了。猪肉白菜馅的话,把猪肉剁成肉末,加入姜末、生抽、老抽、料酒、香油拌匀,腌制10分钟,白菜洗净切碎,加入少量盐杀出水分,挤干后放入肉末中,再加入葱花搅拌均匀,这样馅料就做好了。馅料的量不用太多,以免包的时候漏出来,影响饼的形状和口感。
醒好的剂子就可以开始包馅擀饼了,取一个剂子用手掌按扁,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,把馅料放在中间,像包包子一样把馅料包起来,捏紧收口,收口朝下放在案板上,用手掌轻轻按扁,再用擀面杖慢慢擀成厚度约0.5厘米的圆饼。擀饼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不要太用力,以免把馅料擀出来,也不要擀得太薄,不然饼熟了之后会硬。把所有的饼都擀好后,放在案板上,盖上保鲜膜再醒面10分钟,这是第二次醒面,能让饼在烙之前再次蓬松起来,烙出来的口感会更软。
最后就是烙饼了,平底锅烧热后刷一层薄油,油热后把醒好的饼放入锅中,用中小火烙。烙的时候要盖上锅盖,这样能让饼受热均匀,也能锁住水分,让饼更容易熟,还能保持柔软的口感。等饼的一面烙成金黄色后,翻面继续烙,另一面也烙成金黄色就可以了。烙饼的时间不用太长,每面大概2到3分钟,要是饼比较厚,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时间,但火候不能太大,以免外面糊了里面还没熟。烙好的发面饼放在盘子里,可以盖上干净的纱布,这样能防止饼变凉变硬,吃的时候还是软软的。
按照这样的步骤做出来的发面饼,外酥里软,麦香浓郁,馅料鲜香可口,不管是作为早餐还是晚餐的主食都非常合适。其实发面饼怎么做饼软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只要掌握好发面、醒面和烙饼的火候,每一个步骤都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美味的发面饼。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做,给家人带来一份温暖的家常味道,相信你做的发面饼也会受到大家的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