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在家做饭,茄子是不少人常选的食材,可煎茄子总容易出问题,要么吸油太多吃着腻,要么咬下去没滋没味,端上桌家里人都不爱动筷子。其实煎茄子怎么做入味又好吃,关键就在几个不起眼的小步骤里,都是咱家常做饭能用到的简单方法,不用啥复杂调料,照着做就能让茄子香软入味,配米饭配馒头都合适。
先说说选茄子,这可是打好基础的第一步。咱得挑那种紫皮长茄子,看着表皮光滑发亮,没有斑点和凹陷,捏着果肉硬实不软塌的。这种茄子新鲜,水分足,果肉细嫩,煎出来不容易发柴。要是选到那种表皮发皱、捏着软乎乎的茄子,不光口感差,还不容易入味。另外,茄子买回家别放太久,最好当天买当天做,放久了水分流失,煎的时候更容易吸油,味道也会差一截。之前我就试过把茄子放了两天再做,煎出来干巴巴的,怎么调味都没那么鲜了,从那以后就记着买新鲜的现做。
选好茄子接下来就是处理,这一步是煎茄子入味的关键。很多人直接把茄子切了就下锅煎,难怪不入味还吸油。正确的做法是把茄子洗净后,切成滚刀块或者厚片,别切太薄,太薄煎的时候容易碎,还留不住味道。切好的茄子放到大碗里,撒上一勺盐,用手抓匀,然后静置15到20分钟。这一步叫“杀水”,能把茄子里多余的水分杀出来,还能去除茄子本身的涩味。等时间到了,你会发现碗里渗出不少水,这时候用手把茄子攥干水分,攥的时候稍微用点力,把水分挤透,这样煎的时候茄子就不会疯狂吸油了,而且攥干的茄子缝隙多,后续调味的时候更容易挂上味道。我妈以前总说“茄子杀过水,煎着省油还入味”,这话真是一点不假,试过一次就知道差别多大,没杀水的茄子煎完油汪汪的,杀过水的煎出来金黄干爽,口感还更软嫩。
处理好茄子就该煎制了,煎的时候火候和油温也得注意。先把锅烧干,然后倒入适量的油,油不用太多,比平时炒菜稍微多一点就行,因为杀过水的茄子吸油少。等油烧到六成热,也就是油面开始微微冒烟的时候,把攥干水分的茄子下锅。下锅后先别急着翻动,保持中小火慢慢煎,让茄子一面煎到金黄定型后再翻面,翻面的时候用铲子轻轻推,别太用力,防止茄子碎掉。把茄子两面都煎到金黄酥脆,表皮有点微微发皱的时候就可以盛出来备用了。煎茄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,小火慢煎才能煎透,要是火太大,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,吃着就不好吃了。有时候我着急,火开太大,结果茄子外面糊了,里面还是生的,只能倒掉重来,后来慢慢练出耐心,中小火慢慢煎,煎出来的茄子外焦里嫩,看着就有食欲。
煎好茄子就到了最关键的调味环节,这一步直接决定了煎茄子怎么做入味又好吃。锅里留少许底油,油热后放入蒜末和葱花爆香,蒜末多放一点,香味更浓。要是喜欢吃辣,还可以放几个干辣椒段,炒出辣味。然后加入一勺生抽、半勺老抽,老抽别放太多,主要是上色,再加点蚝油提鲜,翻炒一下让调料混合均匀。这时候把煎好的茄子倒回锅里,转中火快速翻炒,让每一块茄子都均匀地裹上调料汁。如果锅里的调料汁太少,可以少加一点点清水,翻炒均匀后盖上锅盖焖个一两分钟,这样茄子能更好地吸收调料的味道。焖的时候要注意别焖太久,不然茄子就软塌塌的没口感了。开盖后再翻炒几下,撒上点香菜或者葱花点缀一下,就可以出锅了。这样做出来的茄子,每一块都裹着浓郁的调料汁,咬一口软嫩入味,蒜香和酱香混合在一起,吃着特别下饭,每次我家做这个菜,米饭都要多煮一碗,孩子和老公都抢着吃。
除了这些主要步骤,还有几个小细节能让煎茄子更入味好吃。比如在调味的时候,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点糖,糖能提鲜,让味道更丰富,不过别放太多,一点点就行。还有煎茄子的时候,如果家里有不粘锅更好,不粘锅不容易粘底,煎出来的茄子形状更完整。要是没有不粘锅,就记得锅要烧透再放油,这样茄子也不容易粘。另外,要是喜欢吃带点汤汁的,可以在焖茄子的时候稍微多加点水,勾个薄芡,这样汤汁能更好地挂在茄子上,味道更浓郁。我有时候会勾点薄芡,孩子说这样的茄子拌米饭特别香,连汤汁都能拌着饭吃干净。
其实煎茄子怎么做入味又好吃,真的没有那么难,只要掌握好选茄、杀水、煎制和调味这几个步骤,就能做出家常又美味的煎茄子。不用追求啥复杂的做法,简单的调料,朴实的步骤,反而更能突出茄子本身的鲜嫩。每次做这个菜,看着家人吃得香,自己心里也高兴。以前总觉得煎茄子是道简单的菜,没太在意步骤,做出来总不满意,后来慢慢摸索出这些小技巧,做出来的煎茄子一次比一次好吃。现在这道菜已经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,不管是平时吃饭还是招待亲戚朋友,端出来都很受欢迎。大家要是也觉得煎茄子不好做,不妨试试这些方法,保证能做出入味又好吃的煎茄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