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面这东西,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,有的地方叫抄手,有的地方叫云吞,但不管叫啥,都是咱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吃食。尤其是天冷的时候,一碗热乎乎的包面端上桌,汤鲜馅嫩,皮滑爽口,一口下去浑身都暖和。其实怎么做包面最好吃最简单,关键就在食材新鲜和步骤不复杂,不用啥 fancy 的技巧,家里常见的材料就能做出地道的美味。
先说说食材准备,这是做好包面的基础。面粉得选中筋面粉,就是咱平时蒸馒头、擀面条用的那种,不用特意买高筋或者低筋的,家里有啥用啥。水量要根据面粉的吸水性来调整,一般来说,五百克面粉加两百克左右的温水就行,水温别太高,三十多度,摸着手不烫最合适,这样和出来的面团筋道又不会太硬。馅料呢,猪肉选前腿肉最好,肥瘦相间,吃起来不柴也不腻,大概三百克就够一家人吃了。再准备点葱姜,去腥增香,还有生抽、香油、盐、胡椒粉,都是厨房必备的调料。如果喜欢吃点蔬菜,也可以加点小青菜或者韭菜,但要是想突出最简单的做法,光用猪肉馅就足够香了。
和面是个细致活,但也不用太讲究。把面粉倒在大碗里或者面板上,中间挖个小坑,把温水慢慢倒进去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搅成絮状之后就可以下手揉了。揉面的时候不用太用力,顺着一个方向揉,把面絮都揉到一起,揉到面团不粘手、表面光溜溜的就行。然后用湿布或者保鲜膜把面团盖起来,醒上二十分钟,这一步可不能省,醒过的面团会更软和,擀皮的时候也不容易破。趁醒面的功夫,咱们就可以调馅料了,把前腿肉洗干净,切成小块,然后剁成肉馅。剁肉馅的时候可以加点葱姜一起剁,这样香味能更好地融入肉馅里。剁好的肉馅放进碗里,加一勺生抽、半勺香油、少许盐和胡椒粉,然后朝着一个方向搅拌,搅到肉馅有点发黏就行。如果觉得肉馅有点干,可以加点刚才剁葱姜时滤出来的葱姜水,分两次加,每次加完都搅拌均匀,这样肉馅会更嫩。
面醒好之后,就可以擀皮了。把面团放在面板上,揉成长条,然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跟乒乓球差不多大。把小剂子按扁,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薄皮,擀的时候注意中间厚一点,边缘薄一点,这样包馅的时候不容易露馅。要是觉得擀皮麻烦,也可以买现成的抄手皮,不过自己擀的皮更筋道,吃起来口感更好,而且也花不了多少时间。包馅的时候,取一张擀好的皮放在手心,中间放一勺肉馅,然后把皮的两个对角捏在一起,再把另外两个角也捏过来,稍微用力捏紧,一个简单的包面就做好了。不用捏太复杂的褶子,只要捏紧不露馅就行,家常做法嘛,图的就是省事。
煮包面的时候,水要烧开,然后把包面一个个放进锅里,下锅的时候要轻轻搅动一下,防止粘在一起。等水再次烧开,包面都浮起来之后,加半碗凉水,盖上锅盖继续煮。等水又烧开,再加点凉水,这样反复加两次凉水,包面就差不多熟了。煮包面的汤也很关键,碗里放一勺生抽、少许盐、几滴香油,再撒点葱花和香菜,然后把烧开的骨头汤或者清水倒进碗里,调成汤底。把煮好的包面捞进碗里,一碗香喷喷的家常包面就做好了。要是喜欢吃辣,还可以加点辣椒油,吃起来更过瘾。
其实怎么做包面最好吃最简单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,就是用心做好每一个步骤。新鲜的食材是美味的前提,简单的调料就能激发食材本身的香味。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,没时间做复杂的菜,煮上一大碗包面,再配上几个小菜,客人吃得开心,自己也省事。记得小时候,妈妈经常做包面给我吃,那时候觉得妈妈做的包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。现在自己学会了做,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,每次做包面的时候,都能想起小时候的味道。包面虽然普通,但它承载着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和家的温暖,这大概就是它能一直受到大家喜欢的原因吧。
有时候我也会在馅料里加点香菇丁或者木耳丁,这样馅料的口感更丰富,味道也更鲜。但不管怎么加,最基础的猪肉馅做法还是不能忘,那是包面最经典的味道。擀皮的时候如果觉得擀不圆也没关系,只要厚薄均匀就行,家常吃食不用追求完美的外形,好吃才是硬道理。煮包面的时候也不用看表,只要看到包面浮起来,再煮上一两分钟就差不多了,多煮几次就有经验了。
现在生活节奏快,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做饭,但做包面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,从准备食材到煮好,一个小时不到就能搞定。而且自己做的包面干净卫生,食材也都是自己选的,吃起来更放心。周末的时候,早上起来煮一碗包面,搭配一杯豆浆,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;晚上下班回家,煮一碗热乎的包面,驱散一天的疲惫。这就是家常包面的魅力,简单、美味,又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。所以如果你想问怎么做包面最好吃最简单,那就按照上面的步骤试试吧,保证你能做出一碗香喷喷的家常包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