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农村,每到霜降过后,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,像一串串小灯笼,格外喜人。除了直接鲜食、晒成柿饼,农家还有个代代相传的手艺——酿柿子醋。这种用新鲜柿子做出来的醋,带着天然的果香,酸甜清爽,不管是拌凉菜、调面条,还是泡果酒,都别有一番风味。不少城里人也想学着做,其实怎么做农家柿子醋好吃又简单,根本不用复杂的设备,跟着农家的老法子,在家就能酿出地道的味道。
做农家柿子醋,第一步得选对柿子。不是所有柿子都适合酿醋,得挑那种霜降后熟透的软柿子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烘柿”。这种柿子糖分足,果肉软糯,酿出来的醋酸甜度才够正。挑柿子的时候要注意,得选表皮光滑、颜色深红或橙红,捏起来软软的,没有虫眼、没有腐烂斑点的。要是选了没熟透的硬柿子,不仅味道发涩,发酵起来也慢,还容易失败。另外,尽量选本地新鲜采摘的柿子,外地运来的柿子可能经过保鲜处理,会影响发酵效果,这都是农家老辈人总结出来的经验。
选好柿子后,接下来就是处理食材和准备容器。先把柿子一个个放进流动的清水里,轻轻搓洗干净,洗的时候别太用力,免得把柿子皮搓破,脏水渗进去就不好了。洗干净的柿子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,必须完全晾干,不能有一点水分残留,不然发酵的时候容易长霉。容器方面,农家常用的是干净的玻璃罐或陶瓷坛,只要是无油无生水的就行。提前把容器用开水烫一遍,晾干备用,这一步可不能偷懒,容器不干净是酿醋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要是家里没有太大的罐子,几个小玻璃罐也行,只要能密封就行。
处理好柿子和容器,就到了最关键的发酵环节。先把晾干的柿子蒂摘掉,然后把柿子放进干净的盆里,用干净的手或者勺子把柿子捏碎,不用捏得太碎,只要果肉和果皮分开,有一些小块也没关系,这样更利于糖分释放和发酵。把捏碎的柿子连同果皮一起装进准备好的容器里,装到容器的三分之二处就可以了,别装太满,因为发酵的时候会产生气体,装太满容易溢出来。接着倒入凉白开,水量要没过柿子果肉两到三厘米,农家做法一般不用加糖,全靠柿子本身的糖分发酵,这样酿出来的醋更原汁原味。如果柿子本身比较酸,也可以少加一点冰糖调味,不过加了糖的醋保质期可能会稍微短一点。
倒好水后,把容器的盖子盖好,但不用拧得太紧,要留一点点缝隙,让发酵产生的气体能跑出来,不然容器可能会被撑坏。然后把容器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,温度保持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最合适,这个温度下发酵速度快,而且不容易滋生杂菌。前半个月可以每天打开盖子搅拌一下,让柿子和水充分接触,之后就不用管它了,静静等待发酵。大概一个月左右,就能看到容器里有密密麻麻的小气泡冒出来,柿子的颜色也会慢慢变深,从原来的橙红色变成深褐色,这说明发酵正在顺利进行。要是温度低,发酵时间可能会延长一点,耐心等就行,急不得。
等容器里不再有气泡冒出来,柿子果肉变得软烂,颜色也彻底变成深褐色的时候,就说明第一次发酵完成了。这时候需要进行过滤,准备一块干净的纱布,把纱布铺在另一个干净的容器上,然后把发酵好的柿子汁慢慢倒进去,用纱布过滤掉果肉和果皮残渣。过滤的时候要慢一点,尽量别把残渣弄进新容器里,要是一次过滤不干净,可以再过滤一遍。过滤完后,把新容器盖好密封,再放到阴凉处静置半个月到一个月,这一步叫澄清发酵。静置过程中,容器底部会沉淀一些杂质,上面的醋汁会变得越来越清澈透亮,颜色也会更深一些。
澄清好的柿子醋还可以再陈放一段时间,陈放的时间越长,醋的味道就越香醇。农家一般会把澄清后的柿子醋装在干净的玻璃瓶里,密封好放在地窖或者阴凉的柜子里,放上个半年甚至一年,这样醋的口感会更柔和,果香也更浓郁。酿好的农家柿子醋,颜色深红透亮,闻着有淡淡的柿子香,尝一口酸甜适中,酸度柔和不刺激,不管是拌黄瓜、拌木耳,还是用来腌萝卜,都能让普通的菜肴变得格外爽口。而且自己酿的柿子醋没有添加剂,喝着也放心,家里来客的时候端出来,大家都夸味道好。
其实怎么做农家柿子醋好吃又简单,核心就是选对料、控好温、保证干净。整个过程不用复杂的步骤,也不用特殊的工具,只要按照农家的老法子一步步来,耐心等待,就能酿出味道纯正的柿子醋。每到柿子成熟的季节,农村的院子里总能看到几个酿醋的罐子,那是属于秋天的味道,也是属于家的味道。现在很多人喜欢回归自然,自己动手做美食,酿柿子醋就是个不错的选择,既体验了动手的乐趣,又能尝到天然的美味,何乐而不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