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姜做得难吃多是因为做法不当,其实选对姜的品种、用对处理方式和搭配料理,就能让姜好吃。  

做姜撞奶得用老黄姜,去皮切块挤汁(避免姜渣混入),全脂牛奶加糖加热到70-80度后快速冲入姜汁焖5-8分钟,姜香融入奶香,滑嫩温润。炒菜时选嫩姜做仔姜炒肉丝,仔姜切片,里脊肉切丝腌制后滑炒,再和爆香的仔姜翻炒调味,脆嫩爽口的仔姜与肉丝鲜香搭配,十分下饭。炖菜里生姜炖鸡汤需用新鲜生姜拍松(不去皮),鸡肉焯水时加姜片去腥,砂锅中加姜、红枣、枸杞慢炖一个半小时,姜味融入汤中,炖软的姜块也带甜味。还能把嫩姜切薄片,用酿造陈醋加冰糖泡3-5天做成醋泡姜,酸甜微辣,配粥开胃。  

总之,姜怎么做不难吃又好吃,关键在按料理选品种:老姜适合熬汤、做姜撞奶,嫩姜适合炒菜、泡制,再掌握好用量和处理方法,姜就能从普通调料变成餐桌上的亮点,给家常便饭增添独特风味。

在咱们日常做菜时,姜是少不了的调料,但很多人总觉得姜要么味道太冲,要么煮出来口感发柴,其实不是姜本身不好吃,关键是没找对做法。想要知道姜怎么做不难吃又好吃,就得从姜的特性和不同料理的搭配说起,毕竟姜在不同的菜里,扮演的角色可不一样,有的时候要它提鲜去腥,有的时候要它成为主角,释放独特的香气。

就拿早餐常吃的姜撞奶来说,这道甜品就把姜的温柔发挥到了极致。做姜撞奶时,选姜很有讲究,得用那种老一点的黄姜,这种姜的姜味足但不辛辣,而且水分少,出汁率高。先把姜去皮,切成小块,然后用纱布包起来挤出姜汁,注意不要挤得太用力,不然姜渣会混进去,影响口感。接下来准备全脂牛奶,牛奶里加一勺白糖,放在小锅里慢慢加热,加热到锅边开始冒小泡,大概70到80度的样子就关火,这个温度很关键,太高会把姜汁烫熟,太低又凝固不起来。然后把热牛奶快速倒进装有姜汁的碗里,倒的时候要保持一定高度,让牛奶和姜汁充分融合,接着盖上盖子焖个5到8分钟,一碗滑嫩香甜的姜撞奶就做好了。这里的姜不再是辛辣的调料,而是化作了淡淡的姜香,融入在奶香里,每一口都温润暖胃,特别适合秋冬的早晨。

炒菜的时候,姜的用法也有门道,比如仔姜炒肉丝,这道菜里的仔姜就是妥妥的主角。仔姜是刚长出来不久的嫩姜,表皮光滑,颜色偏浅,口感脆嫩,辛辣味也比较淡。先把仔姜洗净切成薄片,猪肉选里脊肉或者前腿肉,切成细丝,用料酒、生抽和少许淀粉抓匀腌制10分钟。热锅凉油,油热后先把肉丝下锅快速滑炒,炒到肉丝变色就盛出来备用。然后锅里留少许底油,放入蒜末爆香,接着把仔姜片倒进去翻炒,炒个1分钟左右,仔姜的香味就出来了,这时候再把炒好的肉丝倒回锅里,加适量的生抽、少许蚝油调味,快速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。这道菜里的仔姜脆嫩爽口,带着淡淡的辛辣味,和肉丝的鲜香搭配在一起,特别下饭,让人根本吃不出姜的“难吃”,反而觉得越嚼越香。

炖菜里姜也是不可或缺的,但要想让姜在炖菜里好吃不突兀,就得掌握好用量和处理方法。比如生姜炖鸡汤,选一块新鲜的生姜,不用去皮,因为姜皮有一定的营养,而且不去皮炖出来的汤不会太燥。把生姜拍松,这样更容易释放出姜的香味,还不会让姜块煮出来太硬。鸡肉焯水的时候,放几片姜和一勺料酒,可以去除腥味。焯水后的鸡肉放进砂锅里,加入拍松的生姜、几颗红枣和枸杞,再倒入足量的开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。炖好的鸡汤,姜的味道已经融入到汤里,汤喝起来鲜香浓郁,带着一丝姜的暖意,而锅里的姜块经过长时间的炖煮,已经变得软糯,吃起来也没有辛辣味,反而有淡淡的甜味。这里的姜既起到了去腥增香的作用,又不会抢了鸡肉的风头,让整道汤品口感丰富又和谐。

除了这些常见的做法,姜还可以做成很多美味的小菜,比如醋泡姜。醋泡姜不仅好吃,还对身体有好处,做法也很简单。选新鲜的嫩姜,洗净后切成薄薄的姜片,然后把姜片放进干净的玻璃瓶里,倒入适量的陈醋,陈醋要没过姜片,再放少许冰糖调味,密封好瓶口,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泡上3到5天就可以吃了。泡好的醋泡姜,姜片脆嫩,酸甜中带着一丝姜的辛辣,早上配着粥吃,开胃又爽口。做醋泡姜的时候,姜片切得薄一点更容易入味,醋最好选酿造陈醋,味道更醇厚。而且泡姜的玻璃瓶一定要擦干水分,不能有油,不然容易变质。这样做出来的醋泡姜,既保留了姜的营养,又改变了姜的辛辣口感,让更多人能接受并喜欢上姜的味道。

其实姜怎么做不难吃又好吃,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料理选择合适的姜的品种,以及掌握好处理方法和用量。老姜适合用来熬汤、做姜撞奶,味道浓郁醇厚;嫩姜适合炒菜、泡制,口感脆嫩清新。不管是作为调料还是主角,姜都能在不同的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。只要多尝试几种做法,就能发现姜其实是一种非常百搭又美味的食材,再也不会觉得姜难吃了。比如平时做鱼的时候,放几片生姜去腥,做蔬菜沙拉的时候,切点姜末拌进去提味,甚至煮面条的时候,撒点姜丝都能让面条的味道更丰富。姜用对了方法,就能从普通的调料变成餐桌上的亮点,给家常便饭增添不一样的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