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沙鸡是不少家庭餐桌上的常客,它的肉质比普通肉鸡更紧实,自带一股独特的鲜香,但很多人做出来总觉得肉质发柴,嚼着费劲,其实只要把几个关键步骤做对,生沙鸡怎么做不柴又好吃真的不难。家常做生沙鸡,不用复杂的调料和工具,靠着简单的处理和烹饪技巧,就能让它鲜嫩入味,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爱吃。
首先得从选材开始注意,新鲜的生沙鸡是做好这道菜的基础。如果能买到活鸡现杀的最好,那样的生沙鸡表皮鲜亮,摸上去鸡肉弹性十足,闻着没有异味。要是买冷冻的,就得挑包装完好、没有大面积冰霜的,解冻的时候可不能图省事直接用热水泡,那样会让鸡肉里的水分快速流失,后续怎么做都容易柴。正确的做法是提前把冷冻生沙鸡放进冰箱冷藏层,让它自然解冻,或者用冷水没过鸡肉慢慢泡,泡的时候水里可以加一勺盐,既能加速解冻,又能让鸡肉提前吸收点水分,保持鲜嫩。
处理生沙鸡的时候也有讲究,先把鸡内脏、鸡屁股这些部位清理干净,鸡脖子上的淋巴一定要剔除,不然会有腥味。清理好的生沙鸡可以根据做法切块或者整只处理,切块的话大小要均匀,别有的太大有的太小,不然烹饪的时候受热不均,小的煮老了大的还没熟。切好的鸡块先用清水冲洗两三遍,把表面的血水冲掉,然后放在漏篮里沥干水分,这一步不能省,水分沥干了后续腌制和烹饪的时候调料才能更好地附着,也不容易出水影响口感。
腌制是让生沙鸡不柴的关键一步,这一步做好了,鸡肉就能锁住水分,吃起来鲜嫩多汁。准备一个大碗,把沥干水的鸡块放进去,加适量的盐、一小勺生抽、两勺料酒,再放几片姜片和拍碎的蒜,要是喜欢香味重点的,可以加点葱段和花椒。然后抓一把淀粉放进去,最后淋一勺食用油,用手抓匀,确保每一块鸡肉都裹上调料,之后盖上保鲜膜,静置腌制20到30分钟。盐能让鸡肉入味,生抽提鲜,姜蒜花椒去腥,淀粉会在鸡肉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锁住里面的水分,食用油则能让鸡肉炒的时候更滑嫩,不会粘在一起,这几种调料搭配起来,简单又实用,家常做的时候完全不用加那些复杂的添加剂。
烹饪方式不同,技巧也不一样,家常最常见的就是清炖和爆炒,两种做法都能做出不柴的生沙鸡。先说说清炖,把腌制好的鸡块放进砂锅里,加入足量的冷水,水量要没过鸡肉,然后放几片姜、几颗红枣和一小把枸杞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炖。大火烧开的目的是让鸡肉表面的蛋白质快速凝固,这样里面的水分就跑不出来了,转小火后要保持汤面微沸,别让火太大,不然汤容易熬干,鸡肉也会煮老。炖的时候尽量别频繁开盖,以免热气流失,延长烹饪时间。大概炖一个半小时左右,用筷子戳一下鸡肉,能轻松戳透就差不多了,最后加盐调味,撒点葱花就能出锅,这样炖出来的生沙鸡汤鲜味浓,鸡肉软烂但不柴,连汤带肉一起吃特别滋补。
再说说爆炒,这种做法更下饭,口感也更紧实。先把锅烧热,然后倒适量的油,油热后放入姜片、蒜片和干辣椒爆香,接着把腌制好的鸡块倒进去,开大火快速翻炒。爆炒的关键就是“快”,大火能让鸡肉在短时间内熟透,减少水分流失,翻炒的时候要不停翻动,让每一块鸡肉都受热均匀。等鸡肉变色后,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配菜,比如青椒块、土豆块或者香菇,继续大火翻炒。配菜炒到半熟的时候,加一勺生抽、半勺老抽调味,老抽主要是上色,别放太多,不然颜色太深不好看。最后可以勾个薄芡,水淀粉倒进去后快速翻炒几下,让汤汁裹在鸡肉和配菜上,这样不仅口感更浓郁,鸡肉也会更嫩。整个爆炒过程大概十分钟左右,别炒太久,不然鸡肉就会变得干柴,咬不动。
除了这些主要步骤,还有几个小细节能让生沙鸡更不柴。比如烹饪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点醋,醋能软化鸡肉的纤维,让肉质更嫩,但量一定要少,不然会有酸味,影响整体味道。另外,不管是炖还是炒,做好之后要及时食用,刚出锅的生沙鸡口感最好,放凉了之后鸡肉容易变硬,就算再加热也不如新鲜出锅的好吃。还有就是别把鸡肉切得太小块,小块鸡肉在烹饪过程中水分更容易流失,稍微切大一点,既能保证熟透,又能减少水分蒸发,保持鲜嫩的口感。生沙鸡怎么做不柴又好吃,其实核心就是保住鸡肉里的水分,从选材、解冻、腌制到烹饪,每一步都围绕这个点来做,就能做出美味又不柴的生沙鸡。
很多人觉得生沙鸡比普通鸡肉难处理,其实只要掌握了这些朴实的家常技巧,一点都不复杂。不用去外面买那些调理好的半成品,自己在家用新鲜的生沙鸡,简单调料就能做出好吃的味道。平时家里来客人的时候,做一道清炖生沙鸡或者爆炒生沙鸡,既好吃又有面子,大家吃了都夸手艺好。而且生沙鸡的营养价值也不低,富含蛋白质,脂肪含量又比猪肉低,多吃也不用担心长胖,适合全家人食用。只要记住那些关键步骤,多做几次就能熟练掌握,以后再也不用愁生沙鸡做出来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