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一到,热乎乎的火锅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,而火锅鸭更是不少人的心尖好。但很多人自己在家做火锅鸭时,总容易遇到鸭肉腥味重、肉质柴的问题,好好的一顿饭变得不那么尽兴。其实火锅鸭要怎么做才不腥好吃,关键在于几个不起眼的小步骤,这些步骤看着简单,却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口感和味道,今天就用最家常的方法,把这些诀窍慢慢讲清楚。
首先得从选鸭开始,这是火锅鸭好吃的基础。平常家里做火锅鸭,选新鲜的白条鸭就够用,不用特意追求什么名贵品种,但一定要注意鸭子的新鲜度。新鲜的鸭肉颜色是淡粉色的,摸起来肉质紧实有弹性,闻着没有刺鼻的异味,只有淡淡的肉腥味。如果是冷冻鸭,解冻的时候也有讲究,别直接拿热水泡,最好提前放冷藏室自然解冻,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鸭肉里的水分,避免肉质变得松散。鸭子买回家后,处理环节可不能马虎,先把鸭毛仔细拔干净,特别是腋下、颈部这些容易藏小绒毛的地方,然后剪开鸭肚子,把内脏、血块都清理干净,鸭脖子上的淋巴也要去掉,这些部位都是腥味的“重灾区”。处理好的鸭子用清水冲洗几遍,然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块,块不用太小,不然煮的时候容易碎,大概麻将块大小就正好。
切好的鸭块不能直接下锅,去腥的第一步——浸泡血水必须做好。把鸭块放进大碗里,加入足量的清水,水量要没过鸭块,然后滴几滴料酒,再放几片姜片,这样能帮助更好地析出血水。浸泡的时间至少要一个小时,中间可以换一两次水,直到泡鸭块的水变得清澈,没有明显的血沫为止。很多人觉得这一步麻烦,直接省略,其实这是去除鸭肉本身腥味最关键的一步,血水去得干净,后面的去腥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。泡好的鸭块捞出来,用漏勺沥干水分,放在一边备用,记住一定要沥干,不然下锅炒的时候容易溅油。
接下来是焯水,这一步也是去腥的重要环节。锅里加入适量的冷水,把沥干的鸭块放进去,然后加入几片姜片、一段葱段、一勺料酒,大火烧开。这里要注意是冷水下锅,这样才能让鸭肉里的血水和杂质慢慢煮出来。水烧开后,会看到表面浮起一层厚厚的血沫和杂质,这些都是腥味的来源,一定要用勺子彻底撇干净,撇的时候要耐心,别留下残留。撇完血沫后,再继续煮两分钟,让鸭肉稍微定型,然后把鸭块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干净表面的浮沫,千万不能用冷水,冷热交替会让鸭肉的肉质变得紧实柴硬,影响口感。冲洗干净的鸭块再次沥干水分,这次可以用厨房纸巾把表面的水分擦干,这样后续炒料的时候更容易炒出香味。
炒料是火锅鸭香味的灵魂,家常做法不用太复杂的调料,家里常见的香料就能炒出浓郁的香味。锅里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热后先放入几片姜片和蒜片爆香,然后加入一勺豆瓣酱,小火慢慢炒出红油,炒豆瓣酱的时候要不停搅拌,避免糊锅。接着放入一小把干辣椒和花椒,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用量,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一点,继续小火炒出香味。如果家里有现成的火锅底料,也可以切一小块放进去,炒化后能让味道更浓郁。炒香调料后,把沥干水分的鸭块倒进去,转大火快速翻炒,让每一块鸭块都均匀地裹上调料,炒到鸭块表面微微泛黄,看起来有点焦香的感觉,这样鸭肉的香味就能充分释放出来。
鸭块炒好后,就该加水炖煮了。加入足量的热水,水量要没过鸭块,然后放入几片香叶、一个八角、一小块桂皮,这些香料能增加香味,又不会掩盖鸭肉本身的味道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炖,盖上锅盖,炖四十到五十分钟。具体的时间要看鸭肉的老嫩程度,新鲜的鸭子炖四十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,用筷子能轻松戳穿鸭肉就说明炖好了。炖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,不要太早放盐,不然鸭肉不容易炖烂。炖好的鸭块香气扑鼻,鸭肉软烂入味,一点腥味都没有。
如果喜欢吃火锅的形式,炖好的鸭块可以转移到火锅锅里,然后加入自己喜欢的配菜一起煮。比如土豆、红薯粉、金针菇、娃娃菜、豆腐泡这些都是火锅鸭的好搭档,耐煮的配菜可以早点放,易熟的配菜等吃的时候再下。吃的时候还可以调一个自己喜欢的蘸料,蒜泥、香油、香菜、葱花搭配起来,蘸着炖好的鸭肉,味道更是绝了。其实火锅鸭要怎么做才不腥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只要把选鸭、浸泡、焯水、炒料、炖煮这些基础步骤做好,每一步都多花点心思,就能做出一锅让家人都称赞的家常火锅鸭。寒冷的冬天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热乎乎的火锅鸭,聊聊家常,那种温暖和满足感,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。
有时候做美食就像过日子,急不得也马虎不得,每一个小细节都得照顾到。就像浸泡鸭肉的那一个小时,焯水时撇血沫的耐心,炒料时控制的火候,这些看似琐碎的步骤,组合在一起就成就了一锅美味。很多人觉得外面餐馆的火锅鸭好吃,其实自己在家做,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,味道一点都不差,而且更干净卫生,食材也更放心。下次再想吃火锅鸭,就按照这个方法试试,相信你也能做出不腥又好吃的火锅鸭,让餐桌上多一道受欢迎的家常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