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在家想换换口味吃点馍,又觉得用蒸锅麻烦,其实用电饭煲就能轻松搞定,而且做出来的馍松软可口,关键是步骤简单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做馍需要复杂的工具和技巧,其实不然,家里常用的电饭煲就能胜任,今天就来分享一下电饭堡怎么做馍好吃又简单的方法,让大家不用费劲儿也能吃上热乎乎的家常馍。
首先得准备好材料,做馍的基础材料很简单,就是面粉、酵母、温水、少量白糖和盐。面粉选普通的中筋面粉就行,不用特意买高筋或者低筋的,家里平时包饺子、做馒头的面粉都能用。酵母的量要根据面粉来定,一般500克面粉配5克左右的酵母,这样发面的速度和效果都比较好。温水的温度很关键,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,大概30到40度,用手摸起来不烫手背就行,太烫会把酵母烫死,发不起来面,太凉的话酵母活性不够,发面时间会很长。白糖可以帮助酵母发酵,还能让馍带有一点点甜味,盐则是为了调味,让馍的口感更丰富,各放一小勺就差不多了。
接下来就是发面的步骤了。先把酵母倒进温水中,再加入白糖,用筷子搅拌均匀,然后静置5分钟左右,这样能让酵母充分激活。等酵母水表面出现一些小泡沫,就说明酵母已经开始工作了。接着把面粉倒在一个大盆里,中间挖个小坑,把调好的酵母水慢慢倒进去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。然后加入少量盐,开始用手揉面,揉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,把面絮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。揉面的时候可能会有点粘手,可以在手上沾一点点干面粉,但不要太多,以免影响面团的湿度。揉好的面团要达到“三光”,也就是盆光、手光、面光,这样后续发面和做馍的效果才会好。
揉好面团后,在盆上盖上一层保鲜膜,或者湿毛巾,然后把盆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。冬天温度低的话,可以把盆放在暖气片旁边,或者在电饭煲里加一点点温水,把盆放进去,关上盖子保温,这样发面会快一些。发酵时间一般需要1到2个小时,具体要看温度,温度高发酵快,温度低则慢一些。判断面团是否发好的方法很简单,用手在面团中间按一个坑,如果坑不回弹,而且面团里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小孔,就说明发酵完成了。发好的面团拿出来,放在案板上,撒一点点干面粉,开始揉面排气,这一步很重要,要把面团里的空气都揉出来,不然做出来的馍会有大孔洞,口感不好。揉的时候要用力,反复揉10分钟左右,直到面团重新变得光滑细腻,切开面团没有明显的孔洞为止。
排气完成后,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50到60克,具体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。把每个小剂子揉成圆形,揉的时候要注意把收口朝下,这样做出来的馍表面才会光滑。揉好的馍坯要放在案板上,盖上湿毛巾,进行二次醒发,二次醒发的时间不用太长,大概15到20分钟。醒发好的馍坯拿起来会感觉轻飘飘的,用手轻轻按压一下,能快速回弹,就说明二次醒发好了。这时候就可以准备用电饭煲来做馍了,先把电饭煲的内胆拿出来,用刷子在底部和内壁刷一层薄薄的食用油,这样可以防止馍粘在锅底,还能让馍的底部形成一层金黄的锅巴,更香更好吃。然后把醒发好的馍坯放进内胆里,馍坯之间要留一点点空隙,因为在加热过程中馍还会膨胀。
把内胆放回电饭煲,盖上盖子,按煮饭键。这时候不用管它,让电饭煲自己工作,等煮饭键跳起来之后,不要马上开盖,继续焖5分钟。然后再按一次煮饭键,等再次跳起来之后,继续焖10分钟。这样反复加热和焖煮,能让馍彻底熟透,而且底部会变得金黄酥脆。很多人第一次做的时候,可能会以为煮一次就够了,但其实电饭煲的温度和蒸锅不一样,煮一次可能表面熟了,里面还没透,所以两次煮饭加焖煮的步骤不能少。在焖煮的过程中,不要随便开盖,以免温度流失,影响馍的口感和熟度。
等第二次焖煮结束后,就可以打开电饭煲盖子了,这时候一股浓郁的麦香味就会飘出来,馍的表面白白胖胖的,底部金黄酥脆,看起来就特别有食欲。用筷子把馍夹出来,放在盘子里稍微凉一下就可以吃了。刚做好的馍松软有嚼劲,带着淡淡的麦香和甜味,不管是直接吃,还是夹着菜吃,都非常美味。而且用电饭煲做馍,不用看火,也不用怕烧糊,操作起来特别省心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驾驭。
其实电饭堡怎么做馍好吃又简单,关键就是掌握好发面和醒发的步骤,还有电饭煲的加热和焖煮时间。只要发酵到位,排气充分,二次醒发好,再按照两次煮饭加焖煮的方法来做,就能做出好吃的馍。平时周末在家,花上一点时间,就能做出一锅热乎乎的家常馍,搭配着粥和小菜,就是一顿温馨又满足的家常饭。而且自己做的馍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更健康放心,比外面买的还要好吃。大家不妨试试这个方法,相信你也能做出松软可口的电饭煲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