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秋冬季节一到,总想着喝口热乎的汤暖暖身子,鸭肉汤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比起鸡汤的清淡,鸭肉汤多了一份独特的鲜香,而且鸭肉性温,滋补又不容易上火,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适合喝。不过很多人在家做鸭肉汤,要么炖出来的鸭肉柴得咬不动,要么汤里带着一股腥味,喝起来总差点意思。其实想做好鸭肉汤也不难,关键是选对食材和掌握几个小技巧,今天就来分享一下鸭肉汤怎么做又香又好吃的家常做法,都是最朴实的步骤,跟着做就能成功。
首先得选对鸭子,这是做好鸭肉汤的基础。市面上的鸭子种类不少,有白条鸭、土鸭、老鸭,要是想喝汤,首选本地的土鸭或者老鸭。土鸭的肉质紧实,油脂分布均匀,炖出来的汤会特别香,而且不会有过重的腥味;老鸭虽然炖的时间要长一些,但鲜味更浓郁,营养也更丰富。尽量不要选那种冻了很久的白条鸭,肉质容易发柴,汤的味道也会寡淡。买鸭子的时候可以让老板帮忙处理干净,去掉鸭毛、内脏和鸭屁股,这些地方是腥味的重灾区,一定要处理干净。回家后自己再仔细检查一遍,把残留的鸭毛拔干净,然后用清水把鸭子内外都冲洗几遍,沥干水分备用。
处理好的鸭子下一步就是焯水去腥味,这一步可不能马虎。很多人焯水直接用热水,其实这样反而会让鸭肉的腥味锁在里面。正确的做法是把鸭肉切成大块,放入冷水锅中,水量要没过鸭肉,然后加入几片生姜、一段葱白和一勺料酒。生姜和葱白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,料酒也能帮助去除鸭肉的异味。开大火把水烧开,在烧水的过程中,会看到水面上浮起一层血沫和杂质,这些都是导致鸭肉汤有腥味的关键,一定要用勺子把它们彻底撇干净。撇完浮沫后,继续煮个一两分钟,让鸭肉充分焯透,然后把鸭肉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干净表面的残留浮沫,沥干水分。这里要注意,不能用冷水冲洗,不然鸭肉遇冷会收缩,肉质就会变柴。
接下来就到了炖汤的环节,准备一个深一点的砂锅或者汤锅,砂锅炖出来的汤会更香浓,保温效果也更好。把焯好水的鸭肉放进锅里,加入足够的开水,水量要一次加足,中途最好不要再加水,要是实在需要加,也要加热水,不然会影响汤的口感和鲜味。然后放入几片生姜、一段大葱、几颗干红枣和一两片香叶,红枣能增加汤的甜味,让汤喝起来更温润,香叶的香味比较独特,能提升整体的香气,但不要放太多,不然会掩盖鸭肉本身的鲜味。开大火把水烧开,然后转小火慢炖,小火慢炖才能让鸭肉的营养和鲜味充分释放到汤里。炖的时间根据鸭子的种类来定,土鸭大概炖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,老鸭则需要炖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,直到鸭肉变得酥烂,用筷子能轻松戳穿为止。
在炖鸭肉的过程中,可以准备一些配菜,这样不仅能让鸭肉汤的营养更丰富,口感也会更多样。常见的配菜有玉米、萝卜、山药、莲藕等,这些食材都比较耐炖,而且和鸭肉的味道很搭。玉米可以选甜玉米,切成小段,能增加汤的清甜感;萝卜切成滚刀块,吸饱了汤的鲜味后会特别好吃;山药去皮切成块,要泡在清水里,防止氧化变黑。等鸭肉炖到差不多酥烂的时候,把准备好的配菜放进去,继续用小火炖二十到三十分钟,直到配菜变得软烂。这里要注意,不同的配菜炖的时间不一样,比如萝卜和玉米可以早放一会儿,山药煮的时间不要太长,不然容易炖烂。
最后就是调味了,调味要等到汤快炖好的时候再进行,过早放盐会让鸭肉的蛋白质凝固,导致肉质变柴。加入适量的盐,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用量,然后可以放一点点胡椒粉,胡椒粉能起到提鲜和驱寒的作用,让汤喝起来更爽口。搅拌均匀后,再炖个三五分钟,让盐和胡椒粉充分融入汤里。关火前可以撒上一把葱花或者香菜,葱花的香味能让鸭肉汤的香气更浓郁,看起来也更有食欲。这样一道鲜香味浓的鸭肉汤就做好了,汤清亮不油腻,鸭肉酥烂脱骨,配菜也吸满了汤的鲜味,喝上一口,浑身都暖暖的,特别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