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清明前后,田埂边、山坡上的艾草就长得格外鲜嫩,这时候正是做艾米果的好时节。艾米果是南方许多地区的传统小吃,咬一口软糯清香,带着艾草独特的草木气息,无论是甜口还是咸口都让人回味无穷。不过很多人自己在家做艾米果时,总容易出现口感发硬、味道发苦的问题,其实想要做好这道小吃,关键在于每一个步骤的细节把控,怎么做艾米果又软又好吃,这些家常诀窍可得记好了。
选对艾草是做好艾米果的第一步,新鲜的艾草直接影响着成品的口感和味道。挑艾草得选那种嫩尖尖,叶子翠绿发亮,闻着有股清清爽爽的香味儿,要是叶子发黄或者茎秆太粗,吃起来就会有涩味。采回来的艾草要先仔细挑拣一遍,把里面的杂草和老茎去掉,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,至少要洗三遍以上,因为艾草生长在野外,叶子缝隙里容易藏泥沙。洗干净的艾草放进沸水里焯烫,这一步很关键,既能去除艾草的苦涩味,又能让它保持翠绿的颜色。焯水时记得加一小勺食用碱,碱水可以让艾草的纤维更软,后续和面团融合得更均匀,而且能最大程度保留艾草中的营养成分,这也是让艾米果口感软嫩的第一个小技巧。
焯好的艾草要立刻捞出放进凉水中浸泡,这样能让它迅速降温,锁住水分和颜色。浸泡时间最好不少于2小时,期间可以换一两次水,进一步去除残留的苦涩味。泡好的艾草挤干水分,切成小段后放进料理机里,加少量清水打成艾草泥。这里要注意水不能加太多,否则后续和米粉混合时面团会太稀。接下来准备米粉,做艾米果通常用粘米粉和糯米粉搭配,两种粉的比例很有讲究,直接关系到艾米果的软糯度。如果全用糯米粉,做好的艾米果会过于黏牙,放凉后容易变硬;全用粘米粉又会太干,口感粗糙。最佳的比例是粘米粉1份、糯米粉2份,这样搭配出来的面团既有糯米的软糯,又有粘米粉的支撑,做出来的艾米果软而不烂,凉了也不容易硬。把两种粉倒进大盆里混合均匀,然后慢慢加入艾草泥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形成絮状的面团。
接下来就是揉面团的环节,这一步需要花点力气,怎么揉才能让艾米果又软又好吃呢?先把絮状面团倒在案板上,用手掌反复揉搓,揉的时候可以时不时往手上抹点清水,帮助面团成团。揉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,摸起来像婴儿的脸蛋一样细腻时就差不多了,这时候可以取一小块面团捏扁,如果边缘没有裂纹,就说明面团揉到位了。揉好的面团要盖上湿布醒发15分钟,让米粉充分吸收艾草泥的水分,这样后续包馅的时候面团不容易开裂,蒸出来的艾米果也更软糯。醒面的时间可以用来准备馅料,艾米果的馅料有甜有咸,两种都很受欢迎。甜馅最经典的是豆沙馅,自己做的豆沙馅比买的更细腻香甜,把红豆提前泡发,放进高压锅压烂后过筛,去掉豆皮,然后放进锅里加适量白糖和黄油翻炒,炒到豆沙抱团即可。咸馅可以用咸菜肉末,咸菜洗干净切碎,猪肉剁成肉末,热锅倒油,先把肉末炒至变色,再加入咸菜、姜末、蒜末和少许生抽翻炒均匀,出锅前撒点葱花,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。
醒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约30克左右,这样做出来的艾米果大小适中,方便食用。取一个小剂子放在手心,用手掌揉成圆形,然后用拇指在中间按一个窝,再慢慢把窝捏大,做成像小碗一样的形状,注意边缘要捏得薄一点,底部厚一点,这样包馅的时候不容易露馅。往“小碗”里放入适量馅料,甜馅不要放太多,否则蒸的时候容易流出来;咸馅可以稍微多放一点,口感更丰富。包的时候用虎口慢慢往上收,把口捏紧,然后搓成圆形,再用手心轻轻压扁一点,一个艾米果生胚就做好了。为了防止粘在案板上,可以在案板上撒点粘米粉,生胚做好后也可以在表面刷一层薄油,这样蒸好后更容易脱模。
蒸艾米果的火候和时间也不能马虎,这是决定它是否软糯的最后一步。蒸锅底部刷一层油,或者铺上油纸、粽叶,把艾米果生胚放进去,注意生胚之间要留一点距离,防止蒸的时候粘在一起。冷水上锅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15-20分钟,具体时间要看艾米果的大小,小一点的15分钟就够了,大一点的可以适当延长几分钟。蒸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盖得太严实,可以在锅盖边缘留一条小缝,避免水蒸气太多导致艾米果表皮发粘。蒸好后不要马上开盖,先焖3-5分钟,让艾米果慢慢降温,这样可以防止它因为温差太大而塌陷,保持形状的同时口感也更紧实软糯。
焖好后打开锅盖,一股艾草的清香夹杂着馅料的香味扑面而来,刚蒸好的艾米果颜色翠绿,表皮光滑,用筷子夹起来软软的却不容易破。咬一口下去,外皮软糯有嚼劲,带着淡淡的艾草香,甜馅的豆沙细腻香甜,咸馅的咸菜肉末鲜香可口,每一口都让人满足。其实怎么做艾米果又软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关键就是选好食材、掌握好比例和火候,每一个步骤都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地道又美味的家常艾米果。在这个艾草鲜嫩的季节,不妨试着自己动手做一次,让家人尝尝这春天的味道,软糯香甜的艾米果,不仅是一道小吃,更是一份对传统美食的喜爱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