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饼是不少家庭餐桌上的常客,卷上鲜嫩的蔬菜、香嫩的肉丝,一口下去满是满足。但很多人自己在家做蒸春饼时,总会遇到饼皮发硬、口感粗糙的问题,明明步骤都对,可就是达不到外面餐馆那种软嫩筋道的效果。其实蒸春饼想要做得软又好吃,里面藏着不少家常小窍门,这些窍门不是什么复杂的技巧,大多是从日常操作中慢慢摸索出来的,只要掌握了关键步骤,在家也能蒸出媲美餐馆的软嫩春饼。
首先在选面这件事上,就有讲究。很多人可能觉得随便用一种面粉就行,其实面粉的选择直接影响春饼的口感。做蒸春饼最好用中筋面粉,也就是我们平时做馒头、饺子常用的那种面粉。中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适中,既不会像高筋面粉那样因为蛋白质含量高而导致饼皮发硬,也不会像低筋面粉那样缺乏筋道,蒸出来的春饼才能既有柔软的口感,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嚼劲。选好面粉后,和面的水温也不能忽视,用温水和面是让春饼变软的关键之一。温水能更好地激活面粉中的蛋白质,让面筋形成得更均匀,而且用温水和出来的面团更容易揉光滑,不会出现干硬的小疙瘩。一般来说,水温控制在30℃到40℃之间比较合适,用手摸起来不烫,微微温热就好。面粉和水的比例也要把握好,通常是100克面粉加55克到60克左右的温水,具体可以根据面粉的吸水性稍微调整,先把水慢慢倒入面粉中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,然后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。
揉好的面团不能马上就用,醒面这个步骤必不可少,而且一定要醒透。把揉好的面团放在干净的盆里,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,静置30分钟左右。醒面的过程其实是让面团中的面筋得到充分松弛,这样后续擀饼的时候面团才不容易回缩,擀出来的饼皮也会更均匀、更柔软。如果醒面时间不够,面筋没有松弛开,擀饼时不仅费力,饼皮还容易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,蒸出来后口感也会偏硬。醒面的时候要注意环境温度,如果天气比较冷,可以把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,比如靠近暖气的位置,或者在盆下面垫一盆温水,帮助面团更好地醒发。醒好的面团拿出来后,再稍微揉几下,让面团变得更加光滑细腻,这样后续做出来的春饼口感会更好。
接下来就是擀饼环节了,这一步也是蒸春饼怎么做软又好吃窍门中的重要一环。先把醒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的重量大概在20克到25克左右,这样擀出来的春饼大小适中,方便食用。分好剂子后,把每个小剂子揉圆,然后用手掌按成小圆饼。关键的一步来了,在两个小圆饼中间刷上一层薄薄的食用油,然后把它们叠在一起。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蒸好的春饼粘在一起,方便后续揭开,而且刷油还能让春饼的口感更滋润。叠好后,用擀面杖把它们擀成薄薄的圆饼,擀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从中间向四周擀,尽量把饼擀得薄一些、圆一些,厚度大概在1毫米左右就可以了。擀饼的时候如果面团有点回缩,可以稍微静置一会儿再擀,不要强行用力,以免把饼擀破或者厚薄不均。
蒸制的火候和时间也直接关系到春饼的口感。先把蒸锅加水烧开,在蒸屉上铺上湿的纱布或者刷一层薄油,然后把擀好的春饼放入蒸屉中。注意春饼之间不要叠得太密,要留有一定的空隙,这样蒸的时候热气才能充分流通,春饼受热均匀,不会出现有的地方熟了有的地方还没熟的情况。水开后转中火蒸,蒸的时间不用太长,一般10到12分钟就可以了。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蒸的时间越长越熟,其实不然,蒸制时间过长会导致春饼中的水分流失过多,从而变得干硬。蒸好后不要马上开盖,关火后焖5分钟左右再开盖,这样可以让春饼在余温中继续吸收水分,口感会更软嫩。开盖后,把春饼取出来,趁热把叠在一起的春饼揭开,一张张薄如蝉翼、软嫩筋道的春饼就做好了。
做好的春饼可以卷上各种自己喜欢的菜,比如炒合菜、京酱肉丝、葱丝黄瓜丝等等,每一口都充满了满足感。其实蒸春饼的做法并不复杂,只要掌握了选面、和面、醒面、擀饼、蒸制这些环节中的小窍门,就能轻松做出软又好吃的春饼。平时在家有空的时候,不妨按照这些方法试试,为家人做上一顿美味的春饼宴,看着家人吃得开心,自己也会觉得格外有成就感。而且自己做的春饼用料实在,干净卫生,吃起来也更放心。慢慢摸索练习,你会发现蒸春饼怎么做软又好吃窍门其实很简单,关键在于用心做好每一个步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