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韭菜饼,大概是很多人记忆里最亲切的街头小吃之一。刚煎好的韭菜饼,外皮金黄酥脆,咬下去咔嚓一声响,内里却软乎乎的,韭菜的鲜香混合着鸡蛋和虾皮的味道,热气腾腾地在嘴里散开,那股子满足劲儿,是很多精致点心都比不了的。其实不用总惦记着街头摊儿,在家自己做韭菜饼,只要掌握几个小窍门,也能做出又酥又好吃的味道,而且食材新鲜卫生,吃着也更放心。
做韭菜饼,食材的选择是基础,尤其是韭菜,新鲜度直接影响最终的口感。最好选那种本地小韭菜,叶子翠绿发亮,根部白净,闻着有股浓郁的韭菜香,这样的韭菜水分适中,吃起来脆嫩不柴。如果买不到小韭菜,大韭菜也行,但要注意挑叶子厚实、没有黄叶烂叶的,回家后把老根切掉,再逐片叶子清洗干净。洗韭菜的时候别用热水,凉水冲洗就行,洗干净后一定要摊开晾干,或者用厨房纸巾把表面的水分吸干,这一步很关键,不然调馅的时候韭菜容易出水,做出来的饼就会软塌塌的,不够酥脆。
馅料是韭菜饼的灵魂,除了韭菜,鸡蛋和虾皮是必不可少的搭档。鸡蛋要选新鲜的土鸡蛋,个头不大但蛋黄饱满,炒出来的蛋碎金黄喷香。炒鸡蛋的时候,先把鸡蛋打散,加点料酒去腥,锅烧热后放适量食用油,油热后转中小火,把蛋液倒进去,用筷子快速搅拌,这样炒出来的蛋碎又细又嫩,不会结块。炒好的蛋碎要盛出来放凉,不然趁热倒进韭菜里,会把韭菜烫熟,导致韭菜出水,还会失去脆嫩的口感。虾皮可以选那种淡干虾皮,提前用温水泡个三五分钟,洗去表面的杂质和盐分,然后挤干水分,这样既能增加鲜味,又不会太咸。把晾干的韭菜切成小段,不要切得太碎,大概一厘米左右的长度刚好,然后和放凉的蛋碎、挤干水分的虾皮放在一起,加适量的盐、少许白糖提鲜、一点点十三香调味,再淋上一勺烧热的香油,用筷子轻轻拌匀,馅料就调好了。这里要注意,盐不要放太早,也不要搅拌太用力,不然韭菜很容易出水。
面团的好坏决定了韭菜饼外皮的酥脆度,很多人做的韭菜饼不酥,问题大多出在面团上。面粉要选中筋面粉,也就是平时做馒头、饺子的面粉,这样做出来的饼皮既有韧性又不会太硬。和面的时候,用温水和面最好,水温大概在40度左右,用手摸起来不烫就行。水要一点点加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,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。面团要揉得软一点,比做饺子的面团稍微软一些,这样擀出来的饼皮才容易酥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,醒面20分钟左右,醒面的时间不能太短,不然面团不够松弛,擀皮的时候容易回缩,也不容易擀薄。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稍微揉几下排气,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,每个面剂子大概和一个鸡蛋差不多大。把面剂子擀成圆形的薄饼,擀的时候要注意,中间厚一点,边缘薄一点,这样包馅的时候边缘不容易破,也能保证饼的厚度均匀。
包馅的时候,取一张擀好的薄饼,放在手心,舀一勺调好的馅料放在饼的中间,然后像包包子一样,把饼皮的边缘向上捏合,把馅料包在里面,捏的时候要捏紧,避免煎的时候馅料漏出来。包好后,把收口朝下放在案板上,用手掌轻轻按压一下,把包子形状的面团压成圆形的饼坯,然后用擀面杖稍微擀一下,把饼坯擀得薄一点,大概0.5厘米左右的厚度,这样煎的时候更容易熟,也更容易酥。擀的时候要注意力度,不要太用力,不然馅料容易被擀出来,也不要擀得太薄,以免饼皮破掉。
煎制是最后一步,也是让韭菜饼变得酥脆的关键。锅要选平底锅,这样受热均匀,煎出来的饼颜色也均匀。先把平底锅烧热,然后放适量的食用油,油不要太多,能铺满锅底就行。油热后,把擀好的饼坯放进锅里,用中小火煎,煎到饼的底部变成金黄色,大概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,然后翻面,继续煎另一面。翻面的时候要小心,用铲子轻轻铲起饼的边缘,然后快速翻面,避免饼皮破掉。煎另一面的时候,也煎到金黄色,然后可以再翻面煎一下,这样能让饼皮更酥脆。如果喜欢更酥脆的口感,可以在煎的时候,用铲子把饼的边缘压一压,让饼皮更薄,煎得更透。煎好的韭菜饼放在盘子里,可以稍微沥一下油,然后趁热吃,这时候的韭菜饼外皮酥脆,内里软嫩,韭菜的鲜香扑鼻而来,咬一口下去,满满的都是家常的味道。
其实做韭菜饼并没有那么复杂,只要把食材选好,馅料调好,面团醒好,煎制的时候掌握好火候,就能做出又酥又好吃的韭菜饼。周末的时候,在家花上一点时间,做上几张韭菜饼,搭配一碗小米粥或者豆浆,就是一顿美味又满足的早餐或午餐。看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,自己也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而且在家做的韭菜饼,食材都是自己选的,干净卫生,吃起来也更安心。有时候,最平凡的家常味道,往往最能打动人心,就像这韭菜饼,简单朴素,却承载着很多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的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