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饭点,总想着给家人做些实在又解馋的菜,猪大骨就是个省心又讨喜的选择。很多人觉得处理大骨头麻烦,其实只要摸准几个小门道,就能做出好吃又简单的猪大骨,端上桌不用招呼,筷子就先伸过去了。平时上班忙,周末花点时间炖上一锅,满屋的肉香飘着,连邻居都能闻着味儿,这种烟火气才是最踏实的幸福。
要做好猪大骨,选对骨头是第一步。去菜市场挑的时候,得选那种带肉带筋的猪大骨,别选太瘦的,不然炖出来柴得慌。新鲜的猪大骨颜色是粉粉的,表面有点湿润但不粘手,闻着没有怪味儿。可以让摊主帮忙剁成块,大小差不多四五厘米见方就行,太大了不好入味,太小了啃着不过瘾。要是当天吃不完,买回来的骨头用保鲜袋分装好冻进冰箱,下次吃之前提前放冷藏室解冻,别用热水泡,那样肉的口感会变差。
处理猪大骨的关键一步是焯水,这步做不好,炖出来的骨头容易有腥味。把剁好的骨头放进清水里泡上一个小时,中间换两三次水,能泡出不少血水。泡好后捞出来放进锅里,加足够的冷水没过骨头,再丢几片生姜、倒一勺料酒,开大火煮。等水烧开,表面会浮起一层灰褐色的血沫,这玩意儿就是腥味的来源,得耐心撇干净,撇的时候可以用勺子轻轻推,别把骨头翻得太厉害。血沫撇完后,把骨头捞出来用温水冲一下表面的残留,记住千万别用冷水,一冷一热的刺激会让肉质收缩变硬,后面炖再久也不软乎。
接下来就到了最出香味的环节,咱们做家常红烧口的,酱香浓郁,配米饭最绝。锅里放适量的油,油热后转中小火,抓一把冰糖放进去,慢慢搅着让冰糖融化。等冰糖化成浅褐色,开始冒小泡的时候,赶紧把焯好水的猪大骨倒进去翻炒,动作要快,让每块骨头都裹上糖色。这一步要盯着火,别把糖炒糊了,不然会发苦。裹好糖色后,加几片生姜、几瓣拍碎的大蒜,再来两个八角、一小块桂皮,炒出调料的香味。接着倒两勺生抽、一勺老抽,继续翻炒均匀,生抽提鲜,老抽上色,这样炖出来的骨头颜色红亮,看着就有食欲。
调料炒香后,加足量的热水没过猪大骨,水量一定要一次加够,中途最好别再加冷水,不然骨头不容易炖烂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成最小的火,盖上锅盖慢慢炖。炖的时候锅盖别盖太严,留条小缝让多余的水汽跑出去,这样汤汁会越来越浓稠。炖的时间得够,至少要一个半小时,喜欢吃更软糯的可以炖两个小时。炖到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候,可以开盖翻一下骨头,让上下都能均匀入味。这时候满屋的香味已经挡不住了,肉香混着酱香,连家里的小朋友都会围着灶台转,问着“什么时候能吃呀”。
炖到最后半小时,就可以加盐调味了,盐别加太早,不然肉会变硬。要是家里有喜欢吃配菜的,还能切几块土豆或者胡萝卜放进去,土豆吸满了肉汁,软糯香甜,胡萝卜也炖得面面的,比肉还受欢迎。不过要是想突出猪大骨本身的香味,不加配菜也完全可以,纯纯的肉香就足够诱人。等时间到了,开盖转大火收一下汁,让汤汁更浓稠地挂在骨头上,收的时候要轻轻翻动骨头,别糊锅。收得差不多了,关火撒一把葱花或者香菜,红亮的骨头配上翠绿的葱花,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。
盛上桌的猪大骨,用筷子一戳就能穿透,肉轻轻一抿就下来了,一点都不费牙。带筋的地方炖得软糯Q弹,嚼起来特别有劲儿,酱香里带着一丝丝甜味,越嚼越香。要是喜欢吃辣,炖的时候加两个干辣椒,味道更丰富。啃完骨头别忘了吸骨髓,用筷子或者吸管把里面的骨髓弄出来,滑滑嫩嫩的,满是浓郁的香味,那可是猪大骨的精华所在。这样一道做法简单的猪大骨,不需要复杂的调料,也不用高超的厨艺,只要多一点耐心,就能做出让全家人都满意的美味。每次做这道菜,餐桌上总是特别热闹,大人小孩都吃得津津有味,这大概就是家常菜最动人的地方,简单却充满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