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方的冬日里,一碗飘着羊油香气的热面,或是一块裹着羊油的花卷,总能让人从胃里暖到心里。羊油本身带着独特的脂香,可要是处理不好,要么膻味重,要么口感油腻,想做出不辣又好吃的羊油,其实藏着不少家常小窍门。这些窍门不用复杂的调料,也不用特殊的工具,跟着家里长辈传下来的方法慢慢琢磨,就能把普通的羊油做得喷香诱人。
要做好羊油,选料是第一步,这也是羊油怎么做不辣又好吃窍门里最基础的一点。羊油分很多种,最适合家常炼制的是羊板油,就是羊肚子里那一块雪白厚实的脂肪。选羊板油得挑新鲜的,最好是当天宰杀的羊肉身上取下来的,颜色要白净,没有一点血丝和杂质,摸起来质地紧实,闻着只有淡淡的羊脂味,没有腥膻气。要是买不到新鲜羊板油,冷冻的也能凑活,但解冻后一定要仔细检查,把发黄或者有异味的部分切掉,不然会影响炼出来的羊油味道。有些朋友会选羊腰油或者羊腿油,其实这两种油虽然也香,但腰油偏腥,腿油偏瘦,炼出来的油渣少,香味也不如羊板油醇厚,家常吃还是羊板油最稳妥。
选好的羊板油不能直接下锅炼,清洗和预处理同样关键。先把羊板油放在温水里泡上半小时,温水能泡出里面的血水和杂质,减少膻味。泡好后捞出来,用刀把羊板油切成两三厘米见方的小块,切得太大会熬不透,切得太小又容易熬糊。切的时候要注意,把附着在羊板油上的筋膜都剔除干净,那些筋膜熬不化,留在油里会影响口感。切好的羊板油块再用清水淘洗两遍,沥干水分备用。这一步不能省,很多人炼的羊油有膻味,就是因为没把血水和筋膜处理干净,看似简单的清洗,其实是去膻增香的重要环节。
接下来就是炼制过程了,这也是羊油怎么做不辣又好吃窍门的核心。锅里不用放油,直接把沥干水分的羊板油块放进去,然后加入一小碗清水,水量没过锅底就行。加清水是为了让羊板油慢慢受热,避免一开始就糊锅。开小火慢慢熬,刚开始的时候,羊板油块会出水,锅里会咕嘟咕嘟响,这时候不用管它,就让它小火慢煮,让水分慢慢蒸发。等锅里的水分差不多干了,羊板油就开始出油了,这时候要注意搅动一下,让油块受热均匀,避免底部粘锅底。随着油温升高,油渣会慢慢变小,颜色也会从白色变成金黄色。这时候可以加入几片姜片、两段葱段和一小撮花椒,这些香料能进一步去除膻味,增加香味,但不要加太多,不然会掩盖羊油本身的香味。姜片和葱段要等到油出得差不多的时候加,加早了容易熬烂,味道也会发苦。整个炼制过程都要保持小火,绝对不能开大火,大火会让羊油瞬间焦化,不仅颜色发黑,还会有一股糊味,那就彻底毁了。
等油渣变得金黄酥脆,用筷子夹起来轻轻一捏就碎的时候,羊油就炼好了。这时候要赶紧关火,不然余温会让油渣继续变糊。准备一个干净无水的碗,碗里放上一块纱布,把炼好的羊油过滤到碗里,过滤能把油渣和香料渣都去掉,让羊油更纯净,口感也更细腻。过滤后的油渣不要扔,撒上一点盐,就是香喷喷的油渣,用来拌米饭、炒青菜都特别好吃。炼好的羊油放在一边自然冷却,冷却后的羊油会凝固成乳白色的块状,看起来像猪油一样,但香味比猪油更浓郁。冷却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盖盖子,让热气自然散发,不然水汽会滴回油里,影响羊油的保存时间。
保存羊油也有小技巧,冷却后的羊油可以装进干净的玻璃瓶里,密封好放在冰箱冷藏,这样能保存两三个月都不会坏。要是想保存更久,冷冻起来能放半年以上。每次用的时候,用干净的勺子挖取,不要把生水或者杂质带进瓶子里,不然羊油容易变质。炼好的羊油用途可多了,最经典的就是用来拌面条,煮好的面条捞出来,舀一勺融化的羊油,加点生抽、香醋、蒜末和葱花,拌匀后香气扑鼻,每一根面条都裹着羊油的香味,吃起来滑爽筋道,冬天吃一碗浑身都暖和。还可以用羊油来做花卷,发好的面团擀成薄片,抹上一层融化的羊油,撒上椒盐和葱花,卷起来切成小段,蒸熟后花卷层层分明,咬一口满嘴都是羊油的香。用羊油炒青菜也特别好吃,比如炒菠菜、炒白菜,羊油能让青菜更翠绿,口感也更软糯,而且一点都不油腻,反而能中和青菜的青涩味。
其实羊油怎么做不辣又好吃窍门,说到底就是用心处理每一个步骤,从选料到炼制,再到保存和搭配,每一步都不能马虎。羊油本身是很质朴的食材,不需要太多复杂的调料去修饰,只要保留它本身的香味,去除膻味和油腻感,就能做出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。无论是拌面条、做花卷还是炒青菜,加上一点这样炼出来的羊油,普通的家常菜瞬间就能提升一个档次。在寒冷的日子里,闻着厨房里飘来的羊油香味,那种温暖和满足感,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的,这就是家常美食最动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