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到秋风起,餐桌上最让人惦记的鲜味莫过于大闸蟹了。不少人喜欢大闸蟹的肥腴蟹黄和细嫩蟹肉,但又怕吃辣的做法刺激肠胃,其实不辣的大闸蟹做法更能凸显其本身的清甜,而且在家就能轻松操作。想要做出既不辣又好吃的大闸蟹,从选蟹开始就有讲究,每一个步骤都藏着让鲜味升级的小细节。
挑选新鲜肥美的大闸蟹是成功的第一步。鲜活的大闸蟹才会有紧实的肉质和饱满的蟹黄,买蟹的时候可以轻轻碰一下蟹眼,反应灵敏的说明活力足;再翻过来看看蟹肚脐,饱满突出的通常蟹黄或蟹膏更丰富;还可以捏一捏蟹脚,感觉硬实的就是肉比较多的。选好的大闸蟹不要急于处理,先把它们放在清水里养上半天,让它们吐出肚子里的泥沙,期间可以滴几滴香油,这样泥沙吐得更干净。
清蒸是最能保留大闸蟹本味的做法,也是最简单的不辣做法,做好了鲜味一点不输饭店。先把大闸蟹彻底清洗干净,用刷子把蟹壳、蟹脚缝隙里的泥垢刷掉,然后用绳子把蟹腿绑好,这样蒸的时候蟹腿不会掉下来,蟹黄也不会流出来。准备一个蒸锅,锅里加适量清水,放几片生姜和一段葱白,水开后把大闸蟹肚子朝上放入蒸屉,大火蒸10到15分钟,具体时间根据蟹的大小调整,三两左右的蟹蒸12分钟差不多就够了。蒸蟹的时候不要开盖,避免鲜味跑掉,蒸好后关火焖两分钟再开盖,这样蟹肉会更嫩。
清蒸大闸蟹的蘸料也很关键,简单的蘸料就能让鲜味更上一层楼。碗里放一勺生抽、半勺香醋,再切一些姜末和蒜末放进去,喜欢吃甜的可以加一点点白糖提鲜,最后淋上几滴香油,搅拌均匀就可以了。姜末不仅能提味,还能中和蟹的寒凉,吃的时候把蟹肉或蟹黄蘸一下蘸料,清甜中带着一丝咸香,让人越吃越停不下来。如果家里有小朋友或者不喜欢吃醋的人,也可以用少量生抽搭配剁碎的紫苏叶,紫苏的香气和蟹的鲜味搭配起来也很特别。
除了清蒸,醉蟹也是一道不辣又好吃的经典做法,而且风味独特,更适合喜欢入味口感的人。做醉蟹要选鲜活的母蟹,个头不用太大,二两左右的刚好。先把大闸蟹清洗干净,晾干水分,然后准备一个干净的玻璃罐,放入适量的花雕酒,再加入生抽、冰糖、八角、香叶、桂皮、花椒,把这些调料搅拌均匀,让冰糖融化。把晾干的大闸蟹放入玻璃罐中,倒入调好的醉卤,醉卤要没过大闸蟹,然后密封好罐子,放入冰箱冷藏腌制3到5天。腌制的时间不要太长,否则蟹肉会变柴,3天左右蟹肉刚好入味,蟹黄也凝固成半流质状态,吃起来酒香浓郁,蟹肉鲜嫩,每一口都是独特的鲜味。
如果家里有吃剩下的清蒸大闸蟹,还可以做成蟹黄豆腐羹,这也是一道不辣又营养的美味。把剩下的大闸蟹拆出蟹黄和蟹肉,豆腐切成小块,用开水焯一下去除豆腥味。锅里放少量食用油,油热后放入姜末爆香,然后加入蟹黄和蟹肉翻炒几下,炒出蟹黄的香味,接着加入适量清水,水开后放入豆腐块,大火煮3分钟,然后用淀粉水勾芡,最后加入少量盐和白胡椒粉调味,撒上葱花就可以出锅了。这道蟹黄豆腐羹汤色奶白,豆腐软嫩,蟹黄的鲜味融入到汤里,每一口都鲜香可口,老人和小孩都很喜欢吃。
不管是清蒸、醉蟹还是蟹黄豆腐羹,这些不辣的做法都能让大闸蟹的鲜味得到很好的展现。做大闸蟹既不辣又好吃的关键在于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,不需要太多复杂的调料,简单的烹饪方式反而更能凸显大闸蟹的清甜。秋天正是吃大闸蟹的好时节,不妨按照这些做法在家试试,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份来自秋天的鲜美滋味,让每一顿饭都充满温暖的烟火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