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菜市场里的洋姜开始多了起来,这种长得不起眼的根茎类蔬菜,却是腌菜界的“宝藏选手”。很多人喜欢吃洋姜,但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要么不脆,要么甜咸失衡,其实想要洋姜甜脆好吃,关键在于掌握几个小窍门,不用复杂的工具,家常做法也能做出媲美市售的美味。
首先得从选洋姜开始,这是打好基础的第一步。新鲜的洋姜才能保证最终的口感,挑选时要选那些个头饱满、表面光滑没有破损和斑点的,捏起来硬实有弹性,要是感觉软软的,说明可能已经不新鲜了,水分流失多,腌出来也容易发绵。另外,尽量选大小均匀的洋姜,这样后续处理和腌制的时候,入味和成熟度才能更一致,避免有的已经腌好,有的还没进味的情况。买回来的洋姜不要着急处理,先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上半天,让表面的水分稍微蒸发一下,这样后续处理的时候不容易打滑,也能让洋姜的质地更紧实一点。
处理洋姜的步骤虽然不复杂,但细节没做好就会影响脆度。先把洋姜放在流动的清水下,用刷子把表面的泥土仔细刷干净,洋姜的表皮比较粗糙,缝隙里容易藏泥,一定要刷到位。刷干净后,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要不要去皮,其实洋姜皮很薄,洗干净后带皮腌能保留更多风味和营养,口感也不会受影响。如果实在不喜欢带皮,就用削皮刀轻轻削掉,注意不要削得太厚,避免浪费。接下来把洋姜切成片或者块,切片的话厚度控制在3毫米左右比较合适,太厚了入味慢,太薄了腌久了容易软;切块的话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就行,这样既能保证脆度,又能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。切好的洋姜不要直接腌,要先进行脱水处理,这是让洋姜脆爽的关键窍门之一。把切好的洋姜放进干净的盆里,撒上适量的盐,用手抓匀,盐的用量大概是每斤洋姜放10克盐,抓匀后静置30分钟,让洋姜里的水分渗出来。30分钟后,会看到盆里有不少水,这时候把洋姜捞出来,用清水稍微冲洗一下表面的盐分,然后平铺在干净的纱布或者竹筛上,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晒半天到一天,直到洋姜的表面变得干爽,摸起来有点发蔫但依然有弹性,这个时候洋姜的水分已经去掉一部分了,后续腌的时候就能更好地吸收调料,口感也会更脆。
调腌制料是决定洋姜甜脆口味的核心,糖和醋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。准备一个干净无油的锅,锅里倒入适量的清水,然后加入冰糖和白砂糖,冰糖和白砂糖的比例可以按照1:1来放,这样既能保证甜味,又能让甜味更有层次。开火加热,一边加热一边搅拌,直到糖完全融化,然后关火放凉。接着往放凉的糖水里面加入香醋,香醋和糖水的比例大概是1:2,喜欢酸一点的可以适当增加香醋的量,喜欢甜一点的就减少。除了糖和醋,还可以根据口味加入一些香料来增香,比如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花椒等,把这些香料用纱布包起来,或者直接放进调料汁里,再加入几片生姜和大蒜,这样腌出来的洋姜香味更浓郁。调料汁调好后,要尝一下味道,根据自己的口感调整糖和醋的用量,直到味道酸甜适中,符合自己的喜好。
腌制洋姜的时候,容器的选择和密封很重要。要选用干净、无油、无水的玻璃罐或者陶瓷罐,这类容器性质稳定,不会和调料发生反应,也能很好地密封。先把之前脱水处理好的洋姜放进罐子里,不要装得太满,留出一点空间,然后把调好的调料汁倒进罐子里,确保调料汁能完全没过洋姜,因为洋姜如果露出水面,容易氧化变质,也会影响口感。倒好调料汁后,如果加了香料包,就把香料包也放进去,然后盖上盖子,密封严实。密封好的洋姜要放进冰箱冷藏保存,低温环境能让洋姜的口感更脆,也能防止变质。腌制的时间至少要3天,3天的时间足够洋姜吸收调料的味道了,腌的时间越长,味道越浓郁,但也不要超过半个月,以免洋姜变得太软。在腌制的过程中,可以每隔一天把罐子拿出来摇晃一下,让洋姜均匀地吸收调料汁,这样每一块洋姜的味道都能一样好吃。
很多人腌洋姜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小问题,比如腌出来的洋姜不脆,除了前面说的脱水和晾晒步骤没做好之外,还有可能是调料汁太烫的时候就倒进罐子里了,高温会让洋姜变软,所以调料汁一定要放凉后再用。另外,容器如果有油或者有水,也会导致洋姜变质发黏,所以容器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并晾干。还有人喜欢在洋姜里加一些辣椒,让洋姜带有一点辣味,加辣椒的时候可以选择新鲜的小米辣或者干辣椒,新鲜小米辣切圈放进去,辣味更鲜,干辣椒的话可以提前用温水泡一下,这样辣味更容易出来,加了辣椒的洋姜风味更独特,配粥、下饭都特别合适。
腌好的洋姜从冰箱里拿出来,打开盖子就能闻到浓郁的酸甜香味,夹一块放进嘴里,口感脆爽,酸甜适中,带着淡淡的香料味,越嚼越香。早上配着白粥吃,清爽解腻;中午下饭吃,能让人多吃一碗米饭;晚上当成小咸菜,配着馒头也特别美味。而且自己做的洋姜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更放心健康。其实洋姜怎么做才甜脆好吃窍门并不复杂,只要选对洋姜、做好脱水、调好调料、密封冷藏,掌握好这些细节,每个人都能做出脆爽可口的腌洋姜,让这道家常小咸菜成为餐桌上的常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