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很多人在家做炸鸡丁,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如外面卖的好吃,要么是外皮不酥脆,要么是里面的肉特别柴,嚼起来费劲。其实啊,炸鸡丁想做到外酥里嫩不柴,关键不在于调料多复杂,而是在选肉、处理、腌制和油炸这几个步骤里藏着小门道。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,怎么把家常炸鸡丁做得香嫩入味,咬下去每一口都带着满足感。
先说说选肉,这可是炸鸡丁不柴的第一步,选对肉就成功了一半。很多人图方便会用鸡胸肉,但鸡胸肉本身脂肪含量少,加热后很容易变干柴。其实最适合做炸鸡丁的是鸡腿肉,鸡腿肉自带一些油脂,吃起来不会干巴巴的,而且肉质更细嫩,比鸡胸肉做出来的炸鸡丁口感好太多。选鸡腿的时候,尽量挑新鲜的鸡腿,冷冻鸡腿也可以,但解冻后要把水分沥干。买回来的鸡腿先去骨,用刀沿着骨头把肉剔下来,然后切成1.5厘米左右的小丁,丁的大小要均匀,这样炸的时候受热才会一致,避免有的熟了有的还没熟,或者有的已经炸老了有的还嫩。切好的鸡丁不要马上腌制,先放在厨房纸上吸一吸表面的水分,水分太多会影响后续腌制入味,也会让裹粉不容易挂住。
接下来是腌制环节,这一步直接关系到炸鸡丁会不会柴,能不能入味。很多人腌制的时候只放酱油和盐,这样做出来的鸡丁味道单一,而且肉质也不容易嫩。正确的腌制方法应该是先给鸡丁做个“按摩”,加入适量的料酒去腥,少许生抽提鲜,一点点老抽上色,然后放一小勺盐和少许白糖调味,白糖能让味道更柔和,还能增加一点鲜度。关键是要加入淀粉或者蛋清,这是让鸡丁嫩的秘诀。如果用淀粉,放一小勺玉米淀粉抓匀就行;如果用蛋清,一个鸡蛋的蛋清就够了,抓匀后鸡丁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,锁住水分,炸的时候就不容易流失水分变柴。另外,还可以加一点点小苏打,小苏打能让肉质更松软,但一定要注意用量,大概1克左右就够了,放多了会有碱味。抓匀后的鸡丁要腌制至少20分钟,时间太短入味不够,太长也容易让肉质变散。腌制的时候可以盖上保鲜膜,放在室温下就行,不用放冰箱,室温腌制更容易入味。
裹粉是炸鸡丁外皮酥脆的关键,也是间接影响肉质是否柴的因素。裹粉的选择有很多种,有的人用面粉,有的人用淀粉,其实最好的方法是面粉和淀粉混合使用。一般来说,面粉和玉米淀粉的比例是2:1,这样裹出来的外皮既酥脆又不会太硬。裹粉的时候,先把腌制好的鸡丁沥干多余的汁水,然后放入混合好的粉中,用手抓匀,让每一颗鸡丁都均匀地裹上一层粉。裹好粉后不要马上炸,静置5分钟,让粉和鸡丁表面的水分融合一下,这样炸的时候粉不容易掉。如果想要外皮更厚更酥脆,可以进行二次裹粉,就是把裹好一次粉的鸡丁再蘸一下清水,然后再裹一次粉,这样炸出来的外皮会有层次感,酥脆度也更高。但要注意,二次裹粉的时候清水不要蘸太多,稍微湿润一下表面就行,不然粉会结块。裹粉的时候也可以加入少许泡打粉,泡打粉能让外皮更蓬松,但同样要控制用量,一小勺就够了。
油炸的火候和时间是最后一道关卡,也是决定炸鸡丁是否柴的关键。很多人炸东西的时候喜欢用大火,觉得这样炸得快,但其实大火容易让外皮很快炸焦,里面的肉质还没熟,然后只能继续炸,结果里面的水分都被炸干了,变得又柴又老。正确的做法是先把油烧热,油温烧到六成热的时候放入鸡丁,六成热的油温大概是180℃左右,判断方法是把筷子放入油中,筷子周围会冒出细小的气泡。放入鸡丁的时候要一个个放,不要一下子全倒进去,不然鸡丁会粘在一起,影响炸制。炸的时候用中小火,让鸡丁慢慢受热,炸到表面变成金黄色的时候,先把鸡丁捞出来控油,这是第一次炸,主要是让鸡丁熟透。然后把油温升高到八成热,大概200℃左右,把第一次炸好的鸡丁再放进去复炸1分钟左右,复炸能让外皮更酥脆,还能把鸡丁里面多余的油脂逼出来,吃起来不会腻。复炸的时间不能太长,不然肉质会变柴。炸好的鸡丁捞出来后放在厨房纸上吸一吸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更清爽。
除了这些主要步骤,还有一些小细节能让炸鸡丁更好吃,也更不容易柴。比如在腌制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蒜末或者姜末,增加香味;炸的时候可以放一两片姜和几颗花椒,去除腥味的同时增加香味。另外,炸鸡丁做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撒上辣椒粉、孜然粉或者椒盐,这样味道更丰富。如果喜欢酸甜口,还可以调个酱汁,比如用番茄酱、白糖、醋和少许水调成酱汁,把炸好的鸡丁放进去翻炒均匀,做成糖醋炸鸡丁,这样的做法也能让鸡丁更入味,而且酱汁能包裹在鸡丁表面,减少水分流失,不容易柴。还有一点要注意,炸好的鸡丁要趁热吃,放凉了外皮会变软,口感就不好了,而且放凉后肉质也容易变柴。如果一次吃不完,剩下的炸鸡丁可以放进烤箱里加热,用180℃烤5分钟左右,就能恢复酥脆的口感,比用微波炉加热要好,微波炉加热会让外皮变软,肉质也变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