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桂林的家常菜里,草鱼总是出镜率很高的食材。它肉质细嫩,价格也亲民,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三餐,都能端上餐桌。很多人喜欢草鱼,但总觉得做起来麻烦,要么煮出来腥味重,要么肉质散烂没口感。其实桂林草鱼怎么做才好吃又简单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,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步骤,在家就能做出鲜香入味的味道,连厨房新手也能轻松驾驭。
选对草鱼是做好这道菜的第一步。新鲜的草鱼才能保证口感和味道,买鱼的时候要仔细挑选。看鱼眼,新鲜的草鱼眼睛清亮饱满,没有浑浊感;再看鱼鳃,鲜红的鱼鳃说明鱼很新鲜,如果颜色发暗甚至发灰,就不要买了;用手摸一下鱼鳞,紧致有光泽,按一下鱼身,能快速回弹的就是新鲜的。一般选两到三斤的草鱼最合适,这个大小的草鱼肉质不老不嫩,刚好适合家常做法,太大的鱼肉容易柴,太小的又没什么肉。买鱼的时候可以让摊主帮忙处理干净,去鳞、去内脏、去鳃,但一定要记得让摊主把鱼腹里的黑膜刮干净,那层黑膜是腥味的主要来源之一,不刮干净后续怎么做都会有腥味。
处理好的草鱼拿回家后,先用水冲洗干净,特别是鱼腹内部和鱼身表面的血水,要多冲几遍。然后把鱼放在菜板上,用刀在鱼身两侧斜着切几刀,这样不仅能让鱼肉更好地入味,煮的时候也更容易熟。切好的鱼不要马上烹饪,先进行腌制。准备一个干净的碗,放一勺盐、两勺料酒,再切几片姜片和葱段放进去,用手把调料抓匀,然后均匀地涂抹在鱼身和鱼腹里,尤其是切刀的地方,要多抹一点。腌制的时间不用太长,十五到二十分钟就够了,这样既能去腥,又能让鱼肉有底味,还不会因为腌制太久导致肉质变柴。腌制的时候可以准备其他的调料,比如切点蒜末、小米辣、葱花,喜欢吃香菜的也可以准备点香菜段,这些调料能让成品的味道更丰富。
煎鱼是做好桂林草鱼的关键环节之一,很多人做草鱼失败就是因为煎鱼的时候鱼皮破了,看起来卖相不好。其实煎鱼有个小技巧,锅里放适量的油,油热之前先把锅烧得烫一点,然后再倒油,这样能防止鱼皮粘锅。油热后,把腌制好的草鱼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的水分,放入锅中,中火慢慢煎。煎的时候不要急于翻面,等一面煎到金黄定型后再翻面,这样鱼皮就不容易破了。两面都煎成金黄色后,把鱼推到锅的一边,然后在另一边放入蒜末、小米辣炒出香味,再加入一勺豆瓣酱和一勺桂林辣椒酱,翻炒均匀,让酱料的香味充分释放出来。这里用桂林辣椒酱是因为它能增加独特的香辣味,更符合桂林菜的风味,如果没有桂林辣椒酱,用普通的辣椒酱也可以,但味道会稍微差一点。
酱料炒香后,加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差不多没过鱼身的三分之二就行。然后放一点生抽提鲜,少许老抽上色,再放一小块冰糖调味,冰糖能让味道更柔和,还能增加一点光泽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中小火慢慢煮,煮的过程中可以用勺子把汤汁淋在鱼身上,让鱼肉更好地入味。煮的时间不用太长,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,因为草鱼肉质比较嫩,煮太久容易烂。煮到汤汁浓稠的时候,就可以关火了,把鱼小心地盛到盘子里,然后把锅里的汤汁淋在鱼身上,撒上葱花和香菜段,一道鲜香可口的桂林草鱼就做好了。这样做出来的草鱼,鱼皮金黄酥脆,鱼肉细嫩入味,汤汁香辣开胃,不管是配米饭还是配面条都特别合适。
其实桂林草鱼怎么做才好吃又简单,总结下来就是选新鲜的鱼、处理干净、腌制去腥、煎鱼定型、酱料调味这几个步骤,每个步骤都不难,只要认真做就能成功。这道菜不需要复杂的调料和昂贵的食材,都是家里常见的东西,做起来也不费时间,非常适合日常家庭聚餐。平时下班回家,买一条草鱼,按照这个方法做,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端上餐桌,让家人吃到美味的家常菜。而且这道菜的做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调整,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小米辣,不喜欢吃辣的可以少放或者不放辣椒酱,喜欢吃酸甜口味的也可以加点番茄酱,怎么吃都好吃。
很多人觉得家常菜就应该简单又美味,桂林草鱼就是这样一道菜。它没有精致的摆盘,也没有复杂的工序,但却有着最朴实的味道,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。每次做这道菜的时候,厨房里都飘着浓郁的香味,家人闻到香味就知道今天有好吃的草鱼了,那种期待的眼神让人觉得特别幸福。做好后端上桌,大家你一块我一块,很快就能把一条鱼吃完,连汤汁都不放过,用来拌米饭能多吃一碗。其实做菜有时候并不需要追求多么高大上的做法,简单的食材,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美味的菜肴,桂林草鱼就是这样一道用简单做法做出美味味道的家常菜,值得大家尝试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