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一到端午前后,街头巷尾就飘着粽子的香气,买现成的总觉得少了点家的味道,不如自己动手做,既能按自己的口味调整,吃起来也更有成就感。很多人觉得包粽子是个技术活,其实只要掌握了步骤和小窍门,在家也能做出好香又好吃的粽子。今天就来分享一套家常做法,食材都是菜市场容易买到的,步骤也不复杂,新手跟着做也能成功。
首先得把食材准备妥当,这是做好粽子的基础。糯米是粽子的主角,要选颗粒饱满、颜色白净的长粒糯米,这种糯米煮出来口感更软糯有嚼劲。提前把糯米淘洗干净,然后用清水浸泡,泡的时间一定要够,一般要泡4到6小时,要是天气热就中途换两次水,泡到糯米用手指能轻松捏碎就可以了。泡好后沥干水分,加一点点盐和生抽拌匀,这样糯米会带点底味,吃起来不会寡淡。
馅料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,最经典的莫过于五花肉粽了。选带点肥膘的五花肉,太瘦的肉煮出来会柴,切成两厘米左右的方块,然后用生抽、老抽、料酒、白糖、姜片和葱段腌制,最好提前腌制一晚,让肉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,这样煮出来的肉才会香嫩入味。要是喜欢甜口的,豆沙馅、蜜枣馅都可以,豆沙选那种细腻的红豆沙,蜜枣要挑个头均匀、甜度够的,提前用温水泡一下,避免煮的时候太干。
粽叶和粽绳也不能马虎,新鲜的粽叶最好,要是买不到新鲜的,干粽叶也可以,不过要提前用温水泡软,然后放进锅里煮5到10分钟,煮过的粽叶更柔软,不容易破,还能去除表面的杂质。粽绳选棉线或者专用的粽绳,不要用塑料绳,煮的时候会有异味。准备工作做好了,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,这一步要有点耐心,多试几次就能找到窍门。
取两片粽叶,把它们的根部对齐,叶面朝上叠在一起,然后从中间折成一个漏斗形状,注意底部要捏紧,不能有缝隙,不然米会漏出来。先在漏斗底部放一小部分泡好的糯米,用手指轻轻压实,然后放上馅料,五花肉粽就放一块腌制好的五花肉,甜粽就放一颗蜜枣或者一勺豆沙,再盖上一层糯米,把馅料完全盖住,然后继续压实,糯米要放得满一点,但也不能太满,不然包的时候会溢出来。
接下来就是捆扎粽子了,把粽叶的上半部分折下来,盖住糯米,然后顺着漏斗的形状把粽叶裹紧,多余的粽叶可以折到旁边,用粽绳在粽子身上绕几圈,然后系紧,系的时候力度要适中,太松了煮的时候会散,太紧了粽子会变形。捆好后可以把粽子放进水里泡一下,要是有漏米的就能及时发现,重新包一下。
包好的粽子要放进大锅里煮,锅里加水,水量要没过所有粽子,然后大火烧开,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煮,煮的时间要足够长,肉粽一般要煮2到3小时,甜粽煮1.5到2小时就可以了。煮的时候可以在锅里放一块生姜,能去除粽叶的涩味,中途要是水少了要及时加开水,不能加冷水,不然粽子容易煮不熟。煮好后不要马上捞出来,让粽子在锅里焖半小时,这样口感会更软糯。
焖好后捞出来沥干水分,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就做好了,剥开粽叶,糯米油亮软糯,肉粽里的五花肉已经炖得入口即化,香味扑鼻;甜粽里的蜜枣融化在糯米里,甜而不腻。这样做出来的粽子,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味道,比外面买的还要香。其实好香又好吃粽子怎么做,关键就在于食材的准备和包粽子时的耐心,只要按照步骤来,每个人都能做出让家人称赞的粽子。
有时候做粽子还可以加点小创意,比如在糯米里加一点葡萄干、枸杞,或者把五花肉换成咸蛋黄,做出不同口味的粽子。不过不管怎么变化,最基础的步骤还是不能少,泡米的时间、煮粽子的火候,这些细节都影响着粽子的口感。自己做粽子不仅能享受动手的乐趣,还能根据家人的口味调整,每次煮好一大锅,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粽子,那种温馨的感觉是买现成的粽子比不了的。
现在很多人觉得传统手艺麻烦,不愿意自己动手,但其实像包粽子这样的事情,只要尝试一次,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。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手里变成一个个饱满的粽子,煮好后闻到那股浓郁的香味,心里满是成就感。而且自己做的粽子用料实在,吃起来也更放心。所以下次端午,不妨试着自己在家做一次,感受一下亲手制作的快乐,也让家人尝尝你做的好香又好吃的粽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