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班回家路过小吃摊,总能闻到炸肉肠那股勾人的香味,外皮带着点焦香,咬开里面却软乎乎的,肉汁混着调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,瞬间就把一天的疲惫都驱散了。很多人试着在家做,却总做不出那个味儿,要么外皮炸得太硬咬不动,要么里面干巴巴的没水分,其实炸肉肠看着简单,里面藏着不少小细节,掌握好了,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还好吃。
想要炸肉肠怎么做又软又好吃,选对肉肠是第一步,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。市面上的肉肠种类特别多,有纯肉的、混合淀粉的,还有各种风味的,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得看配料表和质地。如果喜欢肉味浓一点的,就选含肉量高的纯肉肠,这种肉肠本身水分含量相对稳定,炸出来不容易柴;要是喜欢软乎乎、带点Q弹口感的,就选淀粉含量适中的肉肠,太纯的淀粉肠炸完容易硬,含肉量太低也没什么香味。买的时候可以捏一捏,手感紧实但不发硬,没有明显颗粒感的肉肠,炸出来口感会更细腻。另外,尽量选真空包装的冷藏肉肠,比散装的更新鲜,也更容易控制炸制的状态。
选好肉肠别急着下锅,预处理这一步绝对不能省,很多人就是跳过了这一步,才导致肉肠炸出来又干又硬。首先是解冻问题,如果是冷冻的肉肠,千万别直接丢进热油里炸,也别用热水快速解冻,那样会让肉肠表面的水分瞬间流失,里面的肉汁也会被破坏。正确的做法是提前从冷冻室拿到冷藏室解冻,或者用冷水浸泡慢慢解冻,直到肉肠完全变软,用手能轻松捏动为止。解冻好的肉肠,表面会有些湿滑,先用厨房纸巾轻轻吸干表面的水分,这一步很重要,水分太多下锅容易溅油,还会影响外皮的焦香度。
接下来有个小技巧,能让炸肉肠又软又入味,就是给肉肠“松松筋”。用牙签在肉肠表面扎一些小孔,孔不用太大太密,每隔一厘米扎一个就好,这样既能让肉肠在炸制的时候释放内部的压力,避免爆皮,又能让后续的调料更好地渗进去。如果家里有刀,也可以在肉肠表面划几道斜纹,深度大概到肉肠的三分之一就行,这样炸的时候外皮会微微张开,形成好看的纹路,吃的时候也更容易咬开,不会因为外皮太韧而费劲。处理好的肉肠,可以先放在一旁,准备好炸制需要的材料。
炸肉肠的关键在于油温的控制,这也是决定肉肠是否软嫩的核心。很多人一上来就用大火热油,结果肉肠外皮很快就炸焦了,里面却还没热透,或者里面的水分被快速锁住,变得干硬。正确的做法是用中小火加热油锅,先让油温慢慢升起来,判断油温的方法很简单,用筷子蘸一点水放进油里,如果水面出现细小的泡泡,并且发出“滋滋”的轻响,说明油温刚好,大概在六成热左右,这个温度最适合炸肉肠。把处理好的肉肠放进锅里,不要急着翻动,让它先在油里炸1分钟左右,待表面定型,呈现出淡淡的黄色,再用筷子轻轻翻动,让肉肠的每一面都均匀受热。
在炸制的过程中,要保持中小火,不要随意调大火,避免出现外焦里生的情况。如果是纯肉肠,炸制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,大概3-4分钟,直到外皮变得微微发皱,颜色变成金黄色;如果是淀粉含量较高的肉肠,2-3分钟就够了,看到外皮鼓起,颜色鲜亮就可以。炸的时候可以偶尔用筷子轻轻按压肉肠,如果感觉有弹性,说明里面已经熟透了,而且保持着软嫩的口感。这里还有个小窍门,炸到最后可以稍微调大一点火,快速炸10秒钟,让外皮形成一层薄薄的焦壳,增加香味,但一定要盯着,千万别炸糊了。
炸好的肉肠不要直接吃,先捞出来放在厨房纸巾上,吸掉表面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更清爽,也不会觉得油腻。如果喜欢重口味的,可以趁着肉肠还热乎,刷上一层甜面酱、番茄酱或者孜然酱,撒上一点辣椒粉和孜然粉,调料的香味会立刻被肉肠的热度激发出来,闻着就特别香。如果喜欢清淡一点的,直接撒点盐和胡椒粉就好,能最大程度保留肉肠本身的鲜味。刚炸好的肉肠一定要趁热吃,咬开的时候要小心,里面可能会有滚烫的肉汁,外皮带着微微的焦香,里面却软嫩多汁,每一口都特别满足。
除了直接炸,还有一种方法能让肉肠更软嫩,特别适合喜欢口感更细腻的人。就是在炸肉肠之前,先把肉肠放进锅里,加少量水,盖上盖子煮2分钟,让肉肠充分吸收水分,然后再捞出来吸干水分进行炸制。这样处理过的肉肠,里面的水分更充足,炸出来之后会更加软嫩,而且不容易炸干。另外,不同品牌的肉肠质地不同,炸制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,第一次做的时候可以多观察,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很多人觉得炸肉肠不健康,其实只要控制好油量和频率,偶尔吃一次完全没问题。自己在家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控制油的用量,选用更新鲜的肉肠,吃起来更放心。而且做法简单,不需要复杂的调料和工具,几分钟就能做好,无论是当早餐配面包,还是当零食,都特别合适。掌握了这些小技巧,你也能轻松做出又软又好吃的炸肉肠,再也不用羡慕外面的小吃摊了,自己做的不仅味道好,还干净卫生,家人孩子都爱吃。下次想吃的时候,不妨按照这个方法试试,保证不会让你失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