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方的清晨或傍晚,街头巷尾总能闻到一股诱人的油香,那多半是刚烙好的油馍散发出来的味道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油馍不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童年里最温暖的味觉记忆,是忙碌生活里一份简单的满足。比起外面买的,自己在家做的油馍更让人放心,而且只要掌握几个小技巧,就能做出又厚又好吃又简单的油馍,不需要复杂的工具,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驾驭。
要做出口感厚实又暄软的油馍,面团的制作是基础。首先准备适量的普通面粉,家里常用的中筋面粉就可以,不需要特意买高筋或低筋的。往面粉里加一小勺酵母粉,再放少许白糖,白糖能帮助酵母发酵,让面团发得更均匀。然后慢慢加入温水,边加水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。这里要注意水的温度,温水大概30到40摄氏度,用手摸起来不烫就行,水温太高会把酵母烫死,太低则发酵速度慢。搅成絮状后,就可以下手揉面了,揉的时候要耐心,把面团揉得光滑细腻,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有弹性,这样做出来的油馍口感才会好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,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,比如厨房的窗台边,或者把盆放在温水里,这样发酵速度会更快,一般发酵到面团变成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戳一下不回弹,里面呈蜂窝状就可以了。
发酵好的面团处理也很关键,这直接关系到油馍能不能做得厚实。把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撒了干面粉的案板上,先轻轻揉几下,把里面的空气排出来,但不要揉太久,以免把面团揉死,影响暄软度。然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像拳头那么大,这样做出来的油馍大小适中,也容易烙熟。取一个剂子,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圆饼,不要擀得太厚,不然油酥不好抹均匀。接下来就是制作油酥,油酥是让油馍香酥可口的秘诀,准备适量的面粉和食用油,把面粉放在小碗里,浇上滚烫的热油,边浇边搅拌,搅成糊状的油酥,放凉备用。把放凉的油酥均匀地抹在擀好的圆饼上,从边缘往中间抹,确保每一寸都抹到油酥,这样烙出来的油馍每一口都有油香。
抹好油酥后,就可以开始卷饼了,卷的时候要卷得紧实一些,这样层次才会多,油馍也更容易起层变厚。把抹好油酥的圆饼从一端卷起来,卷成一个长条,然后把长条的两端捏紧,防止油酥漏出来。接着把卷好的长条像盘蛇一样盘起来,盘成一个圆形的小面团,再用手轻轻按一下,把它按成一个小圆饼,最后用擀面杖把小圆饼擀成厚度适中的饼坯,大概半厘米到一厘米厚就可以了,不要擀得太薄,不然油馍就不厚实了。擀好的饼坯放在一边,盖上保鲜膜醒发十分钟,醒发一下能让饼坯更蓬松,烙的时候更容易鼓起来。
烙油馍的火候也很重要,火太大容易烙糊,火太小则烙不熟,还会让油馍变得干硬。把平底锅烧热,锅里放少许食用油,油热后把醒发好的饼坯放进去,用中小火烙。烙的时候要经常翻面,让饼坯两面都受热均匀,当饼坯开始鼓起来的时候,说明里面已经开始蓬松了,这时候可以用铲子轻轻按压一下饼身,然后松开,饼能快速回弹,就说明快熟了。继续烙到饼的两面都变成金黄色,散发着浓郁的油香,就可以关火了。刚烙好的油馍不要马上吃,稍微放一两分钟,让它的口感更稳定,这时候的油馍外皮带着点焦香,咬下去内里却蓬松得像云朵,油香在嘴里慢慢散开,越嚼越香,而且厚度适中,吃起来特别满足。
其实油馍怎么做又厚又好吃又简单,关键就在于面团的发酵、油酥的制作和烙制的火候这几个步骤。只要把这几个步骤掌握好,就能轻松做出美味的家常油馍。有时候早上起来,提前半小时把面团发酵好,然后快速做好饼坯烙熟,搭配一碗小米粥或者豆浆,就是一顿营养又美味的早餐;晚上不想做饭的时候,烙几个油馍,再炒一盘青菜,简单又管饱。自己做的油馍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更健康,而且做法简单,花费的时间也不多,很适合日常家庭制作。每次烙油馍的时候,整个厨房都飘着油香,那种香味是外面买的油馍比不了的,里面包含着家的味道,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的温暖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做油馍很麻烦,其实不然,只要多做几次,熟练了之后,整个过程十几分钟就能完成。刚开始做的时候,可能会遇到面团发酵不好,或者油酥抹不均匀的情况,但没关系,慢慢调整就能找到技巧。比如发酵的时候,如果家里温度低,就多发酵一会儿;油酥如果太稀,就加点面粉,如果太稠,就加点热油。做饭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进步的过程,就算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完美,也是自己用心做出来的,吃起来一样开心。而且当家人吃着自己做的油馍,称赞说好吃的时候,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。所以不妨试着在家做一次油馍,感受一下亲手制作美食的快乐,也让家人尝尝这份简单又温暖的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