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熬出香得好吃的馄饨香油,核心在于选料实在与步骤细致。选芝麻优先白芝麻,因其香味清爽、颜色透亮,挑选时需选颗粒饱满、颜色均匀无杂味的,带皮芝麻需筛去杂质,脱皮芝麻要检查是否有哈喇味。炒芝麻是关键,需用干净无油锅小火慢炒,不停翻动确保受热均匀,待芝麻呈浅金黄色、香味浓郁时立即关火,倒出摊开晾凉,避免余温或热气导致炒糊。研磨芝麻可用石磨或料理机,石磨磨出的芝麻糊更香浓,料理机需注意不要磨得过细成芝麻酱,磨至细小颗粒且发黏即可。熬制时可加少量辅料增香,取生姜、大蒜、小葱、八角、香叶,将辅料炸至金黄出香后捞出,按芝麻糊与油1:2的比例倒入芝麻糊,小火不停搅拌至芝麻糊膨胀、颜色略深且细腻无明显颗粒,关火后自然晾凉让香味沉淀。保存需用干燥无水的玻璃瓶或陶瓷瓶密封,置于阴凉通风处,不仅能用于馄饨,拌凉菜、下面条加一点也格外提香,好吃的馄饨香油无需贵价材料,用心做好每一步便能熬出朴实又令人怀念的香味。

清晨的厨房飘着一股熟悉的香味,那是妈妈在熬馄饨香油。每次包馄饨前,她总会提前熬上一小罐,馄饨出锅后淋上那么一勺,瞬间满屋都香得让人忍不住咽口水。其实馄饨香油怎么做才香得好吃,并没有什么玄乎的技巧,关键在于选料实在、步骤细致,用最家常的方法就能熬出让人难忘的香味。

选芝麻是熬好馄饨香油的第一步,也是最基础的一步。市面上的芝麻有白芝麻和黑芝麻两种,做馄饨香油大多用白芝麻,因为它香味更清爽,颜色也更透亮,淋在馄饨上看着就有食欲。买芝麻的时候要仔细挑,抓一把芝麻在手里,掂量掂量,颗粒饱满的会沉一些,而且要选颜色均匀、没有杂色和碎末的。如果买的是带皮芝麻,回家后最好先筛一筛,把里面的小石子和杂质去掉;要是买的是脱皮芝麻,就省了这一步,但要注意闻闻有没有哈喇味,有异味的芝麻熬出来的香油肯定不香。

炒芝麻是决定馄饨香油香味浓淡的关键环节,这一步最考验耐心。把挑好的白芝麻倒进干净的锅里,不用放油,开小火慢慢炒。炒的时候要不停用铲子翻动,让芝麻受热均匀,千万不能心急开大火,不然很容易炒糊。刚开始炒的时候,芝麻会比较安静,随着温度升高,会慢慢发出“噼啪”的声响,这时候要更加留意。等芝麻的颜色变成浅金黄色,香味变得非常浓郁的时候,就要马上关火,因为锅的余温还会继续加热,再炒就过头了。炒好的芝麻要立刻倒出来摊开晾凉,不然热气闷在里面也会让芝麻变糊,影响香味。

研磨芝麻的时候,很多人会纠结用什么工具。其实家里有石磨最好,用石磨磨出来的芝麻糊细腻又香浓,带着一种传统的烟火气。如果没有石磨,用料理机也可以,但要注意不能磨得太细,不然容易出油变成芝麻酱,反而不好熬香油。把晾凉的芝麻分批放进料理机里,每次少放一点,打几秒钟就停下来,看看研磨的程度,只要变成细小的颗粒,有点发黏但还没成酱就行。磨好的芝麻糊要放在一边备用,接下来就该熬制了。

熬馄饨香油的时候,除了芝麻糊,还可以加点辅料增香,但不能加太多,不然会掩盖芝麻本身的香味。准备一小块生姜、几瓣大蒜、两根小葱,还有一颗八角和一片香叶。把生姜切片,大蒜拍扁,小葱洗净后挽成结。锅里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可以根据芝麻糊的多少来定,一般是芝麻糊和油的比例1:2左右。油烧到三成热的时候,把准备好的辅料放进去,开小火慢慢炸。炸的时候要注意观察,等小葱变成金黄色,生姜和大蒜也出香味了,就把这些辅料捞出来,只留下香油底。

这时候把磨好的芝麻糊倒进油锅里,还是保持小火,用铲子慢慢搅拌,让芝麻糊和油充分融合。搅拌的时候要不停歇,不然芝麻糊容易沉在锅底糊锅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芝麻糊会慢慢膨胀,香味也会越来越浓,这时候要更加小心,火不能太大,搅拌的速度也不能慢。熬个五六分钟,看到芝麻糊的颜色稍微变深,变得更加细腻,油面上没有明显的颗粒的时候,就可以关火了。关火后不要马上把香油装起来,让它在锅里自然晾凉,这样香味能更好地沉淀下来。

晾凉后的馄饨香油,要用干净的玻璃瓶或者陶瓷瓶来装,装瓶前要确保瓶子是干燥无水的,不然香油容易变质。装好的香油密封好,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,能保存很长时间。每次吃馄饨的时候,舀一勺淋在馄饨上,再撒点葱花或者香菜,那香味瞬间就上来了。不光是馄饨,平时拌凉菜、下面条的时候加一点,也能让普通的饭菜变得格外香。其实好吃的馄饨香油,不在于用多贵的材料,而在于每一个步骤都用心去做,这样熬出来的香油,才会带着最朴实又最让人怀念的香味。

有时候自己在家熬馄饨香油,总会想起小时候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。那时候觉得妈妈熬的香油是世界上最好吃的,后来自己学着做,才发现原来只要用心,也能熬出一样的香味。现在每次包馄饨,我都会提前熬上一罐馄饨香油,看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,心里也满是满足。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美味都是这样,简单、朴实,却藏着最真实的幸福。而馄饨香油怎么做才香得好吃,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步骤里,藏在对生活的用心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