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在咱们日常的餐桌上,总少不了一些能提味又下饭的酱料,草酱就是其中一种带着独特风味的家常酱料。它不像那些网红酱料那样花哨,却凭着朴实的香气,成了很多人早餐配馒头、炒菜当辅料的心头好。我第一次接触草酱还是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,外婆总说自己做的酱干净又好吃,那时候就觉得,一碗简单的草酱,能把普通的白粥都变得格外有滋味。后来自己成家了,也开始学着做草酱,慢慢摸索出了一套不复杂还好吃的法子,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草酱怎么做最好吃又简单。
做草酱,首先得选对食材,新鲜的原材料是好吃的基础。最主要的就是艾草,也就是我们说的“草”,一定要选新鲜的嫩艾草,最好是刚摘下来没几天的,叶子翠绿饱满,闻着有股淡淡的清香味。如果是老艾草,纤维粗,吃起来口感不好,香味也会差一些。然后是黄豆,黄豆要选颗粒饱满、没有虫蛀的,提前一天用清水泡上,泡到黄豆涨起来,一捏就能捏碎的程度就行。除了这些,还需要准备一些生姜、大蒜、干辣椒,还有常用的生抽、老抽、冰糖和盐。这些调料都是家里厨房常备的,不用特意去买,从这点就能看出做草酱确实简单,不用凑齐一堆稀罕调料。
接下来就是处理食材的步骤了,这一步要细心点,但并不麻烦。先把新鲜的艾草摘去老茎和黄叶,只留下嫩叶和嫩茎,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,因为艾草长在地里,可能会沾有泥土和杂质,多洗几遍才能放心。洗干净后,烧一锅开水,把艾草放进去焯一下水,焯水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点盐,这样能让艾草的颜色更翠绿,还能去除一部分涩味。艾草在开水里焯个一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,时间不能太长,不然会煮烂,失去口感。焯好水后马上把艾草捞出来,放进凉水里过一下,这样能保持艾草的脆嫩,然后用手把艾草里的水分挤干,放在一边备用。接着把泡好的黄豆放进锅里,加适量的清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,煮到黄豆软烂为止,大概需要二十到三十分钟,煮好后也捞出来沥干水分。生姜和大蒜切成末,干辣椒切成段,这些准备工作就完成了。
然后就到了最关键的炒酱环节,这一步决定了草酱的香味和口感。先把锅烧热,锅里放适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可以比平时炒菜多一点,因为酱料里有油能更香,也更容易保存。油热后,先把生姜末和大蒜末放进去爆香,炒出香味后,再把干辣椒段放进去,稍微炒一下,注意不要炒糊了,不然会有苦味。接着把煮好的黄豆放进去,用铲子不停翻炒,把黄豆里的水分炒掉一部分,让黄豆变得稍微干爽一点。然后加入适量的生抽和老抽,生抽提鲜,老抽上色,翻炒均匀,让每一颗黄豆都裹上酱汁。再加入几颗冰糖,冰糖能增加一点甜味,让草酱的味道更丰富,不会只有咸和辣。翻炒几下后,把挤干水分的艾草放进去,继续翻炒,这时候就能闻到艾草和黄豆混合在一起的香味了,特别诱人。
翻炒一会儿后,加适量的清水,水量不用太多,能没过一半的食材就行,然后盖上锅盖,转小火焖煮。焖煮的过程中要时不时打开锅盖翻一下,防止糊锅。焖煮大概十分钟左右,让艾草和黄豆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,也让水分慢慢收浓。这时候可以尝一下味道,根据自己的口味适量加盐,喜欢咸一点的就多放一点盐,喜欢淡一点的就少放。加盐后再翻炒均匀,然后继续焖煮到锅里的酱汁变得浓稠,食材都裹上厚厚的酱汁就可以关火了。这时候一锅香喷喷的草酱就做好了,颜色红亮,闻着让人直流口水,这就是草酱怎么做最好吃又简单的关键步骤,整个过程下来,也用不了一个小时,对于平时做饭的人来说,完全不算复杂。
做好的草酱放凉后,装进干净的密封罐里,盖上盖子,放进冰箱冷藏保存,这样能放挺长时间的,平时想吃的时候随时拿出来就行。草酱的吃法也很多样,早上吃馒头的时候,抹上一层草酱,馒头的麦香加上草酱的酱香,一口下去特别满足;拌面条的时候加一勺,面条瞬间就有了灵魂,比单纯的酱油拌面好吃多了;炒菜的时候也可以加一点,比如炒鸡蛋、炒土豆丝,都能增加一种独特的风味。我家孩子就特别喜欢用草酱拌面条,每次都能多吃一碗。有时候家里来客人,我也会端上一小碟草酱当开胃小菜,客人们尝了都说好吃,还问我是怎么做的,我就把这个简单的方法告诉他们,他们都说回去也要试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