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日常的餐桌上,面食总是占着一席之地,尤其是汤面,暖乎乎一碗下肚,既能果腹又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。齐汤面作为一种家常又实惠的面食,不用复杂的食材,也不用繁琐的步骤,只要掌握几个小要点,就能做得好吃又入味。很多人觉得自己做的汤面总是差点意思,要么面条没嚼劲,要么汤底寡淡,其实不是手艺的问题,更多是细节上没把控好。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,怎么用最普通的食材,做出一碗让人回味无穷的齐汤面。
要做好齐汤面,首先得从面条下手。面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口感,虽然市面上有现成的挂面、手擀面可以买,但如果时间充裕,自己和面做面条会更筋道。准备适量的中筋面粉,加一点点盐,盐能让面条更有韧性。然后慢慢加入温水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面粉形成絮状,没有干面粉为止。这里要注意水温不能太高,30度左右的温水最合适,水温太高容易把面粉烫熟,面条就会发黏,失去筋道的口感。
把絮状的面粉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,这个过程需要有点耐心,大概揉5-8分钟,直到面团表面没有裂纹,摸起来软硬适中。揉好的面团不要马上用,盖上保鲜膜醒发20分钟。醒面这个步骤很关键,能让面团里的面筋充分舒展,后续擀面条的时候不容易断裂,煮出来也更有嚼劲。醒面的时候可以准备汤底的食材,这样能节省时间。齐汤面的汤底讲究鲜而不腻,不需要太多名贵的调料,用家里常见的食材就能熬出鲜美的汤。准备一小块生姜切片,几瓣大蒜拍扁,一根小葱切成葱花,再切点青菜或者豆芽作为配菜,喜欢吃肉的可以加几片瘦肉或者一个鸡蛋,简单又营养。
锅里放少许食用油,油热后放入姜片和蒜片爆香,香味出来后加入适量的清水。如果家里有提前熬好的骨头汤或者鸡汤,用这个代替清水会更鲜。水烧开后,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盐、一点点生抽提鲜,不要放太多生抽,不然汤底颜色会太深,影响观感。然后把醒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撒了干面粉的案板上,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饼,擀的时候要注意厚薄均匀,大概0.2厘米厚就可以。擀好后把面饼叠起来,用刀切成宽窄均匀的面条,切好后抖散,避免面条粘连。
等汤底再次烧开后,把切好的面条慢慢下到锅里,用筷子轻轻搅动几下,防止面条粘在一起。面条下锅后,大火煮3-4分钟,直到面条浮起来,再煮1分钟左右就差不多熟了。煮面条的时候要注意火候,保持大火沸腾,这样面条受热均匀,不会夹生。面条快熟的时候,把准备好的青菜或者豆芽放进去烫一下,青菜断生即可,不要煮太久,不然会失去爽脆的口感。喜欢吃鸡蛋的可以在这个时候打一个鸡蛋进去,做成荷包蛋,或者搅成蛋花,根据自己的喜好来。
面条和配菜都煮好后,关火,撒上葱花,滴几滴香油,一碗香气扑鼻的齐汤面就做好了。端起碗来,先喝一口汤,鲜美的味道瞬间充满口腔,再吃一口筋道的面条,配上清爽的青菜,简单却无比满足。很多人做齐汤面的时候,容易犯一个错误,就是面条煮好后直接捞到碗里,再倒上汤,这样面条容易坨在一起,而且汤的香味也不能很好地融入面条里。正确的做法是把汤和面条一起在锅里煮一会儿,让面条充分吸收汤的味道,这样吃起来才更入味。
如果觉得自己和面太麻烦,用现成的挂面也可以,但要注意煮挂面的时间,不要煮太久,不然面条会软烂。煮挂面的时候,可以在水里加一点点盐,这样面条不容易粘在一起。另外,汤底的调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喜欢吃辣的可以加一勺辣椒油,喜欢吃醋的可以滴几滴香醋,让齐汤面有更多不同的风味。其实做齐汤面最重要的就是用心,虽然步骤简单,但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能马虎,从和面醒面到汤底熬制,再到煮面的火候,只要稍微用点心,就能做出一碗好吃又简单的齐汤面。
周末在家不想做复杂的饭菜,煮一碗齐汤面就很合适,既能节省时间,又能吃得舒服。早上起来煮一碗,暖身又暖胃,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;晚上饿了煮一碗,简单又顶饱,不用为吃什么而烦恼。齐汤面就是这样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面食,它没有精致的摆盘,没有名贵的食材,却能用最朴实的味道温暖人心。有时候,最平凡的食物往往最能打动人心,就像这碗齐汤面,简单却美味,让人百吃不厌。
其实做齐汤面还有一个小技巧,就是在汤底里加一点点猪油,猪油能让汤底的香味更浓郁,口感也更顺滑。但如果追求清淡口味,不加也可以,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就行。另外,面条煮好后不要过凉水,热汤面就要趁热吃,这样才能感受到它的鲜美。很多人喜欢在汤面里加各种配菜,比如香菇、番茄、木耳等,这些食材都能增加齐汤面的风味和营养,大家可以根据家里现有的食材灵活搭配,不用局限于固定的配菜。
总的来说,齐汤面的做法真的很简单,不需要太多的烹饪技巧,只要把每一个步骤做好,就能做出一碗美味的齐汤面。无论是新手还是经常做饭的人,都能轻松掌握。以后想吃汤面的时候,不妨试试做齐汤面,用简单的食材做出不简单的味道,让家人和自己都能感受到这份家常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