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炖肉,估计没几个人能拒绝那股子肉香扑鼻的诱惑。但不少人自己在家做的时候,要么炖出来的肉嚼着费劲,要么炖的时间超长还不入味,其实想把炖肉做得又烂又快好吃,里面藏着不少小门道,不是随便把肉扔锅里加水煮就行。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,怎么才能轻松做出一锅让人舔盘的炖肉,不管是配米饭还是就着馒头,都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。
首先得从选肉开始,这可是炖肉成功的第一步。很多人不知道选什么部位的肉合适,其实炖肉最好选带点脂肪的部位,比如五花肉或者梅花肉。五花肉肥瘦相间,一层肥一层瘦,炖出来之后脂肪会融化,渗透到瘦肉里,吃起来就不会柴;梅花肉则是猪身上口感比较嫩的部位,筋膜少,炖熟后入口即化的感觉特别明显。选肉的时候要注意看肉质,新鲜的肉颜色是鲜红色,摸起来有弹性,按压之后能很快恢复,要是肉的颜色发暗或者发灰,就说明不太新鲜了,这样的肉炖出来味道会差很多。另外,尽量不要选纯瘦肉,纯瘦肉炖久了容易变得干柴,口感一点都不好,少了那点脂肪的香味,炖肉的灵魂就少了一半。
选好肉之后,处理肉的步骤也不能马虎。很多人直接把肉切块就下锅,结果炖出来的肉有腥味,还容易炖不烂。正确的做法是先把肉切成大小均匀的块,一般切成3厘米左右的方块就行,太大了不容易入味,太小了炖的时候容易碎。切好的肉不要马上焯水,先放在清水里浸泡1-2个小时,中途可以换几次水,这样能把肉里的血水充分泡出来,减少腥味。泡好之后再进行焯水,焯水的时候要冷水下锅,加上几片姜片和适量的料酒,这样能进一步去除腥味。水开之后会浮起很多血沫,一定要把这些血沫彻底撇干净,不然炖出来的肉汤会浑浊,味道也会受影响。撇完血沫后,把肉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,记住是温水,不能用冷水,不然肉遇到冷水会收缩变硬,后续炖的时候就很难炖烂了。
接下来就是炒糖色和调味了,这一步直接影响炖肉的颜色和味道。炒糖色可以用冰糖或者白砂糖,冰糖炒出来的颜色更红亮,味道也更柔和。先在锅里放适量的油,油热后放入冰糖,用中小火慢慢翻炒,直到冰糖完全融化,颜色变成深琥珀色的时候,就可以把焯好水的肉放进去了。这时候要快速翻炒,让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糖色,这样炖出来的肉颜色会特别漂亮,红亮亮的让人很有食欲。翻炒一会儿后,加入姜片、葱段、八角、桂皮、香叶这些香料,继续翻炒出香味,香料不用放太多,不然会掩盖肉本身的香味。然后加入适量的生抽和老抽,生抽提鲜,老抽上色,老抽不要放太多,以免颜色太深发苦。翻炒均匀后,加入足量的热水,水量要没过肉,因为后续炖煮过程中水分会蒸发,水少了容易炖干。这里一定要加热水,和之前用温水冲洗肉的道理一样,避免肉遇冷收缩变硬,影响口感。
想要炖肉又烂又快好吃,炖煮的工具和火候也很关键。如果家里有高压锅,用高压锅炖肉会节省很多时间,而且肉质也更容易炖烂。把上好色、调好味的肉和汤一起倒进高压锅里,盖上盖子,大火上汽后转小火炖20-30分钟,具体时间根据肉的多少和部位来定,五花肉时间可以稍长一点,梅花肉时间可以短一点。如果用砂锅炖,虽然时间长一点,但炖出来的肉香味更浓郁,砂锅保温性好,能让肉在稳定的温度下慢慢炖煮,更好地入味。用砂锅的话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-1.5个小时,直到肉用筷子能轻松戳透就可以了。不管用哪种工具,炖煮的时候都不要频繁开盖,以免热气流失,延长炖煮时间,还会影响肉的口感。另外,盐不要太早放,最好在肉快炖好的时候再加盐,因为盐会让肉里的蛋白质凝固,太早放盐会导致肉不容易炖烂,而且也会影响肉的鲜味。
除了这些基本步骤,还有一些小技巧能让炖肉更上一层楼。比如在炖肉的时候加几片山楂或者一个干橘子皮,山楂和橘子皮里的酸性物质能帮助分解肉里的蛋白质和脂肪,让肉更容易炖烂,还能去除油腻感,让味道更清爽。如果喜欢吃炖得更入味的肉,可以在肉炖到半熟的时候,把肉翻个面,让每一块肉都能充分接触到汤汁,这样入味更均匀。炖好之后不要马上开盖,让肉在锅里焖10-15分钟,利用余温让肉更软烂,味道也更浓郁。还有就是如果炖肉的时候汤汁太多,炖好后可以开大火收汁,让汤汁浓稠地裹在肉上,吃起来更下饭。不过收汁的时候要不停搅拌,以免糊锅。
其实炖肉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,只要掌握好选肉、处理、调味、炖煮这几个关键步骤,再加上一些小技巧,就能轻松做出又烂又快好吃的炖肉。每次炖上一锅,整个家里都飘着肉香味,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。盛上一碗米饭,浇上两勺炖肉的汤汁,再放上几块炖得软烂的肉,一口下去,肉香在嘴里散开,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简直是人间美味。不管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,还是平时改善伙食,炖肉都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,学会了这个做法,你也能成为家里的“炖肉高手”,让家人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