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的清晨,不想太折腾又想吃到热乎乎的美味,锅贴总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尤其是那种外皮柔软,咬下去馅料鲜嫩的烫面锅贴,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。很多人在家做锅贴,总觉得外皮不够软,要么过硬要么煎完就塌,其实关键就在烫面的处理和后续的操作细节上。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家常版烫面锅贴怎么做软又好吃,都是实打实的小技巧,照着做就能成功。
做烫面锅贴,第一步就得把烫面做好,这是外皮柔软的基础。准备普通中筋面粉就行,家里平时包饺子、做馒头的面粉都能用,不用特意买高筋或者低筋的。取一个干净的大碗,倒入适量面粉,大概500克面粉能做二十多个锅贴,够一家三口吃了。然后烧一锅沸水,水一定要刚烧开的,这样才能把面粉烫透。往面粉里加沸水的时候,不要一次性倒完,先倒三分之二,边倒边用筷子快速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。这时候能看到碗里都是分散的面絮,没有干面粉就行。
搅成面絮后,稍微晾一两分钟,等面絮不那么烫手了,就可以下手揉面。揉面的时候如果觉得太干,可以少量多次加一点点凉水,不要加太多,不然面就不算是烫面了。揉到面团光滑有弹性,像我们平时做馒头的面团那样就行,然后盖上保鲜膜醒面20分钟。醒面这一步不能省,醒过的面团筋性会变弱,擀皮的时候更容易,也不容易回缩,这样包出来的锅贴外皮才会更柔软。醒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准备馅料了,馅料的选择也会影响锅贴的口感,软嫩的馅料搭配柔软的外皮,才是完美的组合。
馅料推荐用猪肉馅,选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剁成馅,这样的肉馅吃起来不柴,还带着一点点油脂的香味。把肉馅放进大碗里,先加调味料腌制一下,放一勺生抽、半勺老抽、少许料酒去腥,再加点十三香和盐调味,然后顺着一个方向搅拌,搅拌到肉馅有点发黏。接着准备一些葱姜末,切点葱花和姜末放进去,再加点切碎的白菜或者韭菜,白菜要先焯水挤干水分,韭菜要最后放,避免出水太多。把菜和肉馅混合均匀,再淋一勺香油,继续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,馅料就做好了。这样调出来的馅料鲜嫩多汁,不会干巴巴的,和柔软的外皮很搭。
醒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案板上揉几下排气,然后搓成一个长条,再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,每个面剂子大概比乒乓球小一点就行。把面剂子按扁,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皮,擀的时候要注意,中间稍微厚一点,边缘薄一点,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破,煮的时候也不会漏馅。擀好皮就可以包锅贴了,取一张皮放在手心,中间放适量馅料,不要放太多,不然包不住。然后把皮的两边对折,中间捏紧,再把两边的口稍微捏一下,不用像包饺子那样捏出复杂的褶子,简单捏合就行,这样锅贴煎的时候更容易熟,也更入味。包好的锅贴一个个摆放在盘子里,注意不要粘在一起,可以撒点干面粉防粘。
接下来就是煎锅贴了,这一步是决定锅贴外皮既柔软又带有一点底部酥脆的关键。准备一口平底锅,最好是不粘锅,这样不容易糊底。锅烧热后,放适量食用油,油热后把锅贴一个个摆进去,摆的时候要留有一定的空隙,避免煎的时候粘在一起。中小火煎个一两分钟,直到锅贴底部变成金黄色,这时候就可以加水了。加水的量要没过锅贴的三分之一,不要加太多,不然锅贴会煮烂。加完水后,盖上锅盖,转中火焖煮5到6分钟,让锅贴的外皮充分吸收水分,变得柔软,馅料也能熟透。
焖煮的时候要注意观察,不要让锅里的水烧干了,如果水快干了可以再加点热水。等锅里的水差不多快收干的时候,打开锅盖,转小火再煎一分钟,让底部的酥脆感更明显一点。这时候就能闻到浓郁的香味了,锅贴的外皮看起来白白嫩嫩的,底部是金黄色的,特别有食欲。关火后不要马上出锅,稍微焖个30秒,让锅贴的温度稍微降一点,这样外皮会更柔软。把锅贴盛出来,放在盘子里,趁热吃,一口咬下去,外皮柔软有嚼劲,馅料鲜嫩多汁,底部还有一点点酥脆,味道特别好。
其实烫面锅贴怎么做软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主要就是烫面的时候水温要够,醒面时间要足,馅料调得鲜嫩,煎的时候掌握好火候和加水的量。只要把这些细节做好,在家就能做出和外面早餐店一样好吃的烫面锅贴。平时早上没时间做,可以提前晚上把面团和馅料准备好,放在冰箱里冷藏,第二天早上拿出来直接包、煎,十几分钟就能做好一顿美味的早餐。或者周末的时候多做一些,冻在冰箱里,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煎一下,方便又快捷。这样柔软美味的烫面锅贴,不管是当早餐还是当点心,都特别合适,家人也都爱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