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两广地区的经典家常菜,叉烧肉绝对能排得上号。刚出锅的叉烧肉色泽红亮,咬一口下去,肉质软嫩多汁,咸甜交织的味道在嘴里散开,无论是配米饭还是直接当零食都特别解馋。而做好叉烧肉的关键,就在于那碗叉烧汁,很多人在家做总觉得味道差点意思,要么太甜要么太咸,要么肉不入味,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,家常叉烧汁怎么做又烧肉又好吃也没那么难。
首先得选对肉,这是基础。做叉烧肉最好用梅花肉或者前腿肉,梅花肉肥瘦相间,吃起来不会柴,还带着油脂的香气;前腿肉则肉质更紧实,瘦中带点肥,口感也很不错。如果选纯瘦肉的话,做出来容易干硬,嚼着费劲。买肉的时候可以让老板帮忙切成大概三厘米厚的长条,这样既方便腌制入味,煮的时候也不容易散。买回来的肉先用水浸泡半小时,把里面的血水浸泡出来,然后用厨房纸擦干表面的水分,这样后续腌制的时候能更好地吸收叉烧汁。
接下来就是重头戏——调制叉烧汁。家常做法不用太复杂的配料,家里常见的调料就能调出美味的汁。准备生抽、老抽、蜂蜜、料酒、冰糖、葱、姜、蒜,还有一小块八角和香叶增香。生抽主要是提鲜和调味,老抽用来上色,让叉烧肉有漂亮的红亮色泽,但要注意别放太多,不然会发苦。蜂蜜是叉烧汁香甜味的关键,比白糖更柔和,还能让肉质更嫩。料酒可以去除肉的腥味,葱、姜、蒜和香料则能增加风味层次。具体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一般来说,生抽和蜂蜜的量差不多,老抽少放一点,大概是生抽的五分之一。比如五百克肉的话,生抽放五十毫升,蜂蜜五十克,老抽十毫升,料酒三十毫升,冰糖二十克,再加上适量的葱姜蒜和一小块八角香叶。把这些调料都放进一个碗里,搅拌均匀,让蜂蜜和冰糖融化,叉烧汁的基础就做好了。
然后是腌制环节,这一步直接影响叉烧肉是否入味。把擦干水分的肉条放进一个大碗里,倒入调好的叉烧汁,用手抓匀,让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汁。如果家里有一次性手套的话,戴上手套抓会更方便卫生。抓匀后,把葱姜蒜和香料也放进去,再用牙签在肉身上扎一些小孔,这样能让叉烧汁更好地渗进肉里。然后盖上保鲜膜,放进冰箱冷藏腌制,时间越长越入味,最好能腌制过夜,至少也要腌制四小时以上。中间可以拿出来翻一下面,确保两面都能充分吸收汤汁。很多人做叉烧肉不入味,就是因为腌制时间不够,或者没有给肉扎孔,导致汁都停留在表面。
腌制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煮了。把腌制好的肉连同汤汁一起倒进锅里,再加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刚好没过肉就行。大火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煮,煮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地把肉翻一下面,让肉的每一面都能均匀受热,也能更好地吸收汤汁。煮到汤汁浓稠,大概需要四十到五十分钟,具体时间要看肉的大小。在煮的过程中,要注意观察汤汁的情况,不要煮糊了,如果汤汁太少可以适当加一点热水。等肉煮到用筷子能轻松扎透的时候,就说明差不多熟了。这时候可以把肉先捞出来,放在盘子里晾一会儿,然后把锅里的汤汁过滤一下,去掉葱姜蒜和香料,再倒回锅里,开大火收汁,把汤汁收得更浓稠一些,这样等下刷在肉上会更入味。
如果喜欢外皮有点焦香口感的,可以把煮好的肉放进烤箱烤一下。烤箱提前预热到两百摄氏度,把肉放在铺了锡纸的烤盘上,刷上一层收浓的汤汁,放进烤箱中层,烤十分钟左右,然后拿出来翻面,再刷一层汤汁,继续烤五分钟。这样烤出来的叉烧肉外皮有点微微的焦脆,里面的肉质却依然软嫩,味道也更浓郁。如果没有烤箱的话,不烤也可以,直接把煮好的肉切片,淋上收浓的汤汁,味道也很好。切片的时候要注意顺着肉的纹理切,这样切出来的肉片不容易散,口感也更好。切好的叉烧肉摆在盘子里,再淋上一点锅里的浓汁,看起来红亮诱人,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。
其实家常做叉烧肉并没有那么复杂,关键就是做好叉烧汁和掌握好腌制、煮制的时间。只要调料比例合适,腌制到位,煮的时候火候控制好,就能做出好吃的叉烧肉。很多人觉得外面卖的叉烧肉好吃,其实自己在家做的更健康,没有添加剂,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甜度和咸度。比如喜欢甜一点的可以多放些蜂蜜,喜欢咸一点的可以适当增加生抽的量。尝试几次之后,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做法,知道叉烧汁怎么做又烧肉又好吃。每次做叉烧肉,刚端上桌就会被家人抢着吃,配着米饭,一碗饭都不够吃。而且做一次可以吃好几顿,剩下的叉烧肉第二天用来做叉烧饭、叉烧包,或者炒青菜都特别好吃,一点也不浪费。
另外,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叉烧肉更好吃。比如在调制叉烧汁的时候,可以加一点点蚝油,提鲜效果会更好;或者加一点点五香粉,增加风味,但不要加太多,不然会掩盖叉烧汁本身的味道。腌制的时候如果没有蜂蜜,也可以用麦芽糖代替,麦芽糖做出来的叉烧肉色泽更亮,口感更Q弹,但麦芽糖不容易融化,需要先用温水化开。煮肉的时候用砂锅煮会比用铁锅煮更好,砂锅受热均匀,煮出来的肉更嫩。这些小技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尝试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法。总之,只要用心去做,掌握好每一个步骤,在家也能做出美味的叉烧肉,让家人吃到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