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秋冬季节,不少人家的窗台或阳台都会挂起几串腊鸭,那油亮亮的色泽、独特的咸香,光是看着就让人心里生出几分期待。但很多人在做腊鸭时,总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——腊鸭太咸,吃起来口干舌燥,原本的香味也被过重的盐分掩盖了。其实想要腊鸭怎么做才不咸好吃,并没有那么复杂,关键在于处理腊鸭的步骤和烹饪时的小细节,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些家常做法里的门道。
首先得说说选腊鸭,这可是决定后续口感的基础。市面上的腊鸭种类不少,有整只的,也有分部位的,比如鸭腿、鸭胸。不管选哪种,都要仔细看看外观和气味。好的腊鸭表皮应该是干燥紧实的,呈均匀的琥珀色或棕红色,没有霉点和异味,摸起来也不会黏手。如果腊鸭表皮发暗、有潮湿感,或者闻着有刺鼻的味道,那大概率是品质不太好,不仅口感差,盐分可能也控制得不好。另外,尽量选看起来肥瘦适中的腊鸭,太肥的吃起来腻,太瘦的又容易柴,肥瘦相间的做出来才会香嫩可口。
选好腊鸭后,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去咸。腊鸭在制作过程中会用较多的盐进行腌制,所以去咸工作一定要做足。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浸泡。把腊鸭清洗干净后,切成合适大小的块,放入冷水中浸泡。浸泡的时间要根据腊鸭的咸度来定,一般情况下,浸泡3-4小时比较合适,中间最好换2-3次水,这样能更有效地析出腊鸭里的盐分。如果腊鸭特别咸,或者是整只浸泡,时间可以适当延长,但也别泡太久,不然腊鸭本身的香味会流失太多,吃起来就没那么有风味了。这里有个小窍门,用淘米水浸泡腊鸭去咸效果更好,因为淘米水中含有淀粉,能帮助吸附一部分盐分,还能让腊鸭的肉质更软嫩,大家不妨试试。
浸泡好的腊鸭还需要焯水,这一步也能进一步去咸,同时还能去除腊鸭表面的杂质和油脂,让后续烹饪出来的腊鸭口感更清爽。锅里加入足量的冷水,放入浸泡后的腊鸭块,再加入几片姜片和少许料酒,大火烧开。水烧开后会看到表面浮起一层浮沫,这些浮沫主要是腊鸭里的血水和杂质,要用勺子撇干净。撇完浮沫后,继续煮2-3分钟,然后把腊鸭块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干净备用。这里要注意,焯水时不要用热水,因为热水会让腊鸭的肉质迅速收缩,里面的盐分就不容易析出来了,而且肉质也会变得紧实发硬,影响口感。
处理好腊鸭后,就可以开始烹饪了,不同的烹饪方式能做出不同风味的腊鸭,而且只要方法得当,都能做到不咸好吃。清蒸是最能保留腊鸭原汁原味的做法,也最简单。把焯好水的腊鸭块放在盘子里,放上几片生姜和葱段,再淋少许料酒,放入蒸锅。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30-40分钟,具体时间要看腊鸭块的大小和软烂程度。蒸好的腊鸭香气四溢,肉质酥软,因为前期去咸工作做得好,吃起来咸淡适中,配上一碗白米饭,简直是人间美味。如果喜欢吃更入味的,可以在蒸的时候加入一些切好的土豆块或山药块,这些食材能吸收腊鸭的汤汁和少许盐分,吃起来软糯香甜,和腊鸭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。
除了清蒸,腊鸭焖土豆也是一道非常家常的美味。准备好焯过水的腊鸭块、土豆块、姜片、葱段、干辣椒(可选)。锅里放少许油,油热后放入姜片、葱段和干辣椒炒出香味,然后放入腊鸭块翻炒。翻炒一会儿后,加入适量的温水,水量要没过腊鸭块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20分钟左右。接着放入土豆块,继续焖煮15-20分钟,直到土豆块软烂。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,少放一点点盐调味,因为腊鸭本身还有一定的咸味,所以盐一定要慎放,甚至不放也可以。这样做出来的腊鸭焖土豆,腊鸭肉质紧实有嚼劲,土豆块吸满了腊鸭的香味,咸香适中,是一道非常下饭的家常菜。
还有一种做法是腊鸭萝卜汤,适合喜欢喝汤的朋友。把焯好水的腊鸭块和切好的萝卜块一起放入砂锅中,加入足量的清水,放入几片姜片。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-1.5小时,炖到腊鸭的香味充分融入汤中,萝卜块变得透明软烂就可以了。喝的时候可以撒少许葱花提香,不需要额外加盐,因为腊鸭的咸香已经足够让汤味鲜美。这道汤品清淡不油腻,腊鸭的咸香和萝卜的清甜完美结合,喝起来暖心暖胃,尤其适合秋冬季节食用。
在烹饪腊鸭的过程中,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。比如不管采用哪种烹饪方式,都尽量不要额外添加太多调味料,特别是盐和酱油,以免让腊鸭变得更咸,破坏了原本的风味。另外,腊鸭本身油脂含量不低,烹饪时可以适当减少油的用量,避免过于油腻。如果腊鸭比较肥,在烹饪前可以把表面的油脂稍微剔除一些,或者在焯水时多煮一会儿,让一部分油脂析出。还有就是,腊鸭虽然好吃,但毕竟是腌制食品,盐分含量相对较高,所以不宜过量食用,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和肾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食用量。
其实腊鸭怎么做才不咸好吃,核心就是做好去咸和掌握好烹饪火候。只要把浸泡和焯水这两个步骤做到位,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,就能做出咸淡适中、香味浓郁的腊鸭。每到家人团聚的时候,端上一盘自己做的腊鸭,那独特的香味总能勾起大家的食欲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美味的腊鸭,聊着家常,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。这些简单的家常技巧,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和高超的厨艺,只要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让家人满意的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