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喝汤,很多人都对鸡肉汤情有独钟,鲜美的滋味让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。但不少人在家做鸡肉汤时,总容易遇到汤面浮着厚厚一层油的问题,喝起来腻得慌,还担心摄入过多脂肪。其实想做出不油又好吃的鸡肉汤,并没有那么复杂,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就能轻松实现。
首先在选鸡上就有讲究,不是所有鸡肉都适合用来熬汤。如果选的鸡油脂含量本身就高,那后续再怎么处理,汤里的油也很难控制。一般来说,三黄鸡或者散养的土鸡是熬汤的好选择,这两种鸡的肉质细嫩,油脂分布相对均匀,而且鲜味足。尽量不要选肉鸡,肉鸡的生长周期短,肉质比较柴,油脂也偏多,熬出来的汤容易发腻。买鸡的时候可以让摊主帮忙处理干净,去掉鸡皮和鸡身上明显的脂肪块,比如鸡腹腔里的黄油,这些都是产生油脂的“重灾区”,提前去掉能减少汤里的油分。
处理好鸡肉后,焯水是去油去腥味的重要环节。很多人焯水时习惯用热水,觉得这样能更快把鸡肉烫熟,但其实冷水下锅焯水效果更好。把鸡肉切成块后,放入冷水中,加入几片生姜和一勺料酒,大火烧开。这样随着水温慢慢升高,鸡肉里的血水和一部分油脂会逐渐渗出来,形成浮沫。等水烧开后,要耐心地把表面的浮沫撇干净,这些浮沫不仅影响汤的口感,还带有腥味和油脂。撇完浮沫后,把鸡肉块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干净表面残留的浮沫,记住不要用冷水,不然冷热交替会让鸡肉的肉质变柴,影响汤的口感。
接下来就到了熬汤的环节,熬汤的火候和食材搭配也会影响汤的油腻程度和味道。把焯好水的鸡肉块放入砂锅中,加入足量的温水,水量要一次加够,中途尽量不要加水,如果实在需要加水,也要加热水。然后放入几片生姜、几颗红枣和少量枸杞,红枣和枸杞能增加汤的甜味和营养,但不要放太多,不然会掩盖鸡肉本身的鲜味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炖,小火慢炖能让鸡肉的鲜味充分释放到汤里,而且不会让汤过于沸腾导致油脂乳化,这样汤面就不容易浮起过多油脂。炖的过程中,如果发现汤面还有少量浮油,可以用勺子轻轻撇掉。
在熬汤的时候,还可以加入一些吸油又提鲜的食材,比如玉米、胡萝卜、香菇等。玉米和胡萝卜自带甜味,能让汤的味道更丰富,而且它们的纤维比较粗,能吸收一部分油脂。香菇则能增加汤的鲜味,让整体口感更有层次。这些食材不需要太早放,在鸡肉炖到八成熟的时候放进去就行,太早放容易炖烂,失去口感。比如玉米可以切成段,胡萝卜切成滚刀块,香菇泡发后去蒂,这样搭配起来不仅营养均衡,汤的颜色也会更好看,让人更有食欲。
很多人熬鸡肉汤时喜欢加很多调味料,但其实想让汤好喝,保持原汁原味最重要。盐要在汤快炖好的时候再加,过早加盐会让鸡肉的蛋白质凝固,不容易炖烂,也会影响汤的鲜味。除了盐,基本上不需要再加其他调味料,比如味精、鸡精这些,鸡肉本身的鲜味已经足够浓郁,加了反而会破坏汤的天然味道。如果喜欢清淡口味,甚至可以只加盐调味,这样才能品尝到鸡肉最纯粹的鲜美。
还有一个小窍门,就是在汤炖好后,可以把砂锅端下来,稍微放凉一点,然后用干净的勺子把汤表面的浮油撇掉。因为油脂在冷却后会凝固,更容易撇除,这样处理后的汤就会非常清爽,一点都不油腻。如果着急喝,也可以用厨房纸巾铺在汤面上,纸巾会吸附掉一部分油脂,这个方法简单又方便。
按照这些方法来做,鸡肉怎么做汤不油又好吃的问题就能轻松解决。熬好的鸡肉汤清澈见底,鲜味十足,鸡肉肉质细嫩,配菜也吸收了汤的精华,吃起来格外美味。不管是冬天暖身,还是平时补充营养,这样一碗不油又好吃的鸡肉汤都是不错的选择。而且做法简单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学会,大家不妨在家试试看,相信你也能做出让人称赞的鸡肉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