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,总有一些不起眼却格外香甜的家常小食,烂泥饼就是其中之一。它没有精致的外形,也不需要复杂的食材,却凭着软糯香甜的口感,温暖了无数个平凡的日子。其实做烂泥饼好吃又简单,只要掌握几个小技巧,在家用普通的厨具就能做出小时候的味道。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,新鲜的红薯、南瓜上市,正是做烂泥饼的好时候,咬一口热乎乎的饼子,甜香在嘴里散开,浑身都觉得暖和。
要做好烂泥饼,首先得选对主料。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就是红薯泥饼,红薯的甜度和软糯度都很适合做饼。选红薯的时候,挑那种表皮光滑、捏着硬实的,放久了糖化好的更甜,比如蜜薯、烟薯这类品种,做出来的泥饼自带浓郁的甜香,不用额外加太多糖。如果不喜欢红薯,也可以用南瓜代替,南瓜泥饼口感更绵密,带着淡淡的南瓜清香,各有各的风味。除了主料,面粉是必不可少的,普通的中筋面粉就行,不用特意买高筋或低筋的,家里平时包饺子、做馒头的面粉就够用。另外准备一点白糖或红糖调味,喜欢吃甜的可以多放一点,不爱吃甜的少放甚至不放,全看个人口味。
处理食材的过程很简单,先把红薯洗净,不用去皮,直接放进蒸锅或电饭煲里蒸熟。蒸红薯的时候可以在锅底放一点水,用蒸格架起来,避免红薯泡在水里变得湿哒哒的。大概蒸20到30分钟,用筷子能轻松扎透就熟了。把蒸好的红薯取出来,放凉一点不烫手的时候,剥掉外皮,然后把红薯肉放进大碗里,用勺子压成细腻的红薯泥。压的时候要耐心一点,尽量把里面的小硬块都压碎,这样做出来的饼口感才均匀。如果喜欢细腻一点的口感,还可以用筛子过一遍红薯泥,不过家常做法就不用这么讲究,直接压碎就足够了。
接下来就是和面了,这一步是决定烂泥饼好不好吃的关键。在红薯泥里加入适量的面粉,不要一次加太多,分少量多次加。边加面粉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红薯泥和面粉混合成絮状,然后用手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。面团的软硬程度要适中,像做馒头的面团那样就行,太硬了饼会干,太软了不好成型。如果面团太黏手,可以稍微加一点面粉;如果太干,就少加一点点温水调节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或湿布,醒发15分钟左右,让面粉和红薯泥更好地融合,醒发后的面团会更柔软,做出来的饼也更蓬松。
醒发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案板上揉几下排气,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像乒乓球那么大。把小剂子用手揉圆,再用掌心轻轻压成圆饼状,厚度大概半厘米左右,不要太薄,不然煎的时候容易碎,也不要太厚,不容易煎熟。如果喜欢吃有馅料的,也可以在压饼的时候包一点豆沙馅或花生碎,不过原味的烂泥饼就已经很香了。煎锅烧热后,放适量的食用油,油不用太多,能润锅底就行。等油热了,把做好的饼坯放进锅里,用中小火慢慢煎。煎的时候要勤翻面,让饼的两面都均匀受热,直到煎至金黄色,表面微微鼓起,就差不多熟了。
煎好的烂泥饼捞出来,放在吸油纸上吸掉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不会太油腻。刚出锅的烂泥饼冒着热气,外皮有一点微微的酥脆,里面却软糯香甜,红薯的香味扑鼻而来。咬一口,甜而不腻,软糯适中,让人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吃。如果家里有孩子,还可以在饼的表面撒一点芝麻,煎出来更香,也更有营养。其实烂泥饼的做法真的很简单,不需要复杂的技巧,也不需要昂贵的食材,只要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美味的家常味道。平时周末在家,花上一个小时,就能做出一盘子热乎乎的烂泥饼,无论是当早餐、下午茶还是零食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有时候做美食不一定非要追求高大上的食材和复杂的做法,像烂泥饼这样简单的家常小食,反而更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。它承载着很多人的童年回忆,也充满了家的味道。不同的人做烂泥饼可能有不同的小习惯,有的人喜欢多加一点糖,有的人喜欢在面团里加一点奶粉增加奶香味,这些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。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方法,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变化,就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好吃又简单的烂泥饼。闲暇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次,让家人尝尝这份简单的美味,在忙碌的生活中,感受这份平凡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