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转凉后,餐桌上总少不了几道清爽又开胃的凉菜,冻子就是其中之一。Q弹的口感,鲜美的味道,不管是配粥还是下饭都特别合适。外面买的冻子有时候会觉得味道偏咸或者胶质不够,其实自己在家做也不麻烦,冻子在家怎么做的好吃又简单,只要跟着步骤来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,而且食材放心,吃着也踏实。
做冻子首先得选对食材,最常见的就是猪肉皮冻,偶尔也会用猪蹄或者鸡爪来做,不过猪肉皮性价比最高,也更容易处理。买猪肉皮的时候要选新鲜的,最好是那种带一点点肥膘但不要太厚的,这样熬出来的冻子胶质足,口感不会发柴也不会太腻。买回来的猪肉皮先别急着切,第一步要把猪毛处理干净,用镊子仔细拔一遍表面的粗毛,要是有细小的绒毛不好拔,就用刀背轻轻刮一刮,这样能把绒毛和表面的杂质一起去掉,吃起来才不会影响口感。
处理完猪毛就该焯水了,把猪肉皮切成宽约一厘米的条,然后冷水下锅,放几片生姜和一勺料酒,大火烧开。焯水的时候会浮起一层血沫,这层血沫一定要撇干净,不然熬出来的冻子会浑浊,味道也会有点腥。等水烧开后再煮个两三分钟,就可以把猪肉皮捞出来,用凉水冲一下降温。趁着猪肉皮还温热,用刀把内侧的肥膘刮掉,这一步很关键,刮得越干净,熬出来的冻子就越清爽,不会有油腻感,刮好的猪肉皮摸起来应该是光滑的。
接下来就是熬煮的环节了,把刮好肥膘的猪肉皮放进锅里,加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大概是猪肉皮的三倍到四倍,具体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浓稠度调整,喜欢Q弹一点的就少加点水,喜欢软嫩一点的就多加点水。然后放几片生姜、一个八角、一小段桂皮,要是喜欢吃点香料味,还能放一两粒花椒,但别放太多,不然会掩盖猪肉皮本身的香味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熬,盖上锅盖,熬的时候要时不时搅拌一下,防止猪肉皮粘在锅底。熬制的时间不用太精确,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,直到猪肉皮变得非常软烂,用筷子一夹就能碎,汤汁也变得浓稠,这时候就差不多了。
熬好之后就该调味了,放适量的盐,一点点生抽提鲜,不用放太多调料,保持原味最能体现冻子的鲜美。要是喜欢吃点颜色深的,可以少放一点点老抽,但别放多了,不然冻子颜色会发黑。调味后再煮个两三分钟,让调料充分融合,然后把锅里的猪肉皮和香料捞出来,剩下的汤汁倒进干净的容器里。要是想让冻子更丰富,可以切点胡萝卜丁、青豆或者玉米粒放进去,搅拌均匀,这样冻子凝固后颜色好看,口感也更多样。
接下来就是等待凝固了,把装着汤汁的容器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,要是天气比较热,就放进冰箱冷藏,大概四五个小时就能完全凝固。凝固好的冻子从容器里取出来的时候,可以先把容器在温水里泡一下,这样冻子就能轻松脱模,不会粘在容器上。把冻子切成大小合适的块,装盘后就可以准备蘸料了,最简单的蘸料就是蒜末、醋、生抽和香油调在一起,喜欢吃辣的可以加点辣椒油,这样蘸着吃,一口下去,冻子Q弹爽滑,蘸料的香味渗透进去,鲜中带点酸,开胃又解腻。
冻子在家怎么做的好吃又简单,其实就是这几个简单的步骤,选对食材,处理干净,耐心熬煮,调味适中,就能做出美味的冻子。自己做的冻子不仅食材放心,还能根据家人的口味调整,比如家里有孩子的,可以少放调料,做得清淡一些;老人牙口不好,就多熬一会儿,让冻子更软嫩。每次做冻子,熬煮的时候整个厨房都飘着肉香味,凝固好后切成块摆在盘子里,看着就有食欲,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冻子,聊着天,简单的美食也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。有时候做多了吃不完,放在冰箱冷藏,能保存好几天,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切一点,方便又美味,不管是作为日常的凉菜,还是招待客人的小菜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