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,总有那么几道家常菜,不惊艳却暖心暖胃,面鱼饼就是其中之一。它做法不算复杂,却很考验手上的功夫,想要做出又软又好吃的口感,每一个步骤都得细致些。很多人做面鱼饼时,要么吃起来发硬,要么鱼的鲜味不足,其实多半是在食材搭配和处理上出了小差错。今天就来分享一套家常的做法,不用复杂的工具,家里的锅碗瓢盆就能搞定,做好的面鱼饼咬一口软乎乎的,带着鱼肉的鲜和面粉的香,无论是当早餐配粥,还是当午餐的配菜,都特别合适。
做面鱼饼,选对鱼是第一步,这直接关系到成品的鲜味和口感。最好选刺少肉嫩的鱼类,比如龙利鱼、巴沙鱼,或者新鲜的鲈鱼、鳕鱼也行。我个人更偏爱龙利鱼,它没有小刺,处理起来方便,而且肉质细腻,做出来的面鱼饼口感更软嫩。买鱼的时候尽量选新鲜的,要是实在没时间,冷冻的龙利鱼柳也可以,但解冻后一定要把水分挤干,不然面糊容易太稀,影响成型。鱼肉的量不用太多,一般一斤左右就能做一大盘,够三四个人吃了。除了鱼肉,面粉的选择也有讲究,不能用高筋面粉,高筋面粉筋度太高,做出来的面鱼饼容易发硬,中筋面粉或者低筋面粉都可以,家里平时蒸馒头、包饺子的中筋面粉就很合适,做出来的饼软硬度刚好。
接下来处理鱼肉,把鱼柳洗干净后,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块,然后剁成鱼泥。剁鱼泥的时候不用剁得太碎,稍微带点小颗粒反而更好吃,能吃到鱼肉的质感。剁好的鱼泥放进大碗里,开始调味和加料。先加少许盐,盐是底味,能引出鱼肉的鲜;再放一点白胡椒粉,去腥增香,不要放太多,不然会掩盖鱼的鲜味;接着打一个鸡蛋进去,鸡蛋能让面鱼饼更蓬松软嫩,还能增加黏性,让食材更好地粘合在一起。然后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,搅拌到鱼泥开始上劲,变得粘稠起来。这时候可以分少量多次加入清水,每次加完都要充分搅拌均匀,让鱼泥吸收水分,这样做出来的面鱼饼才会更软。加水量要根据鱼泥的干湿程度来定,一般加到鱼泥能轻松搅动,但又不会太稀的状态就可以了。
然后开始加面粉,同样是分少量多次加,边加边搅拌。搅拌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画圈搅拌,以免面粉起筋,应该用筷子像划“Z”字一样搅拌,这样能避免面筋形成,保证面鱼饼的软嫩口感。加面粉的量也要控制好,面糊不能太稠,不然做出来的饼会硬;也不能太稀,不然不好成型。理想的状态是面糊舀起来能缓慢滴落,滴下来的面糊能在碗里慢慢散开。调好面糊后,还可以加一些切碎的葱花或者姜末,葱花能增加香味,姜末可以进一步去腥,要是喜欢吃蔬菜,也可以加一点切碎的胡萝卜丁或者青菜碎,不仅能增加营养,还能让面鱼饼的颜色更丰富。加完这些辅料后,再淋一勺食用油,搅拌均匀,食用油能让面鱼饼的口感更滋润,煎的时候也不容易粘锅底。
面糊准备好后,就可以开始煎制了。平底锅烧热后,转小火,用勺子舀一勺面糊倒入锅中,然后用勺子背轻轻把面糊摊成圆形,厚度大概在半厘米左右,不要摊太厚,不然里面不容易熟,也不要摊太薄,不然口感不够软嫩。煎的时候要保持小火,慢慢煎,等底面定型,变成金黄色后,用铲子轻轻翻面,煎另一面。翻面的时候要小心,不要把饼弄破。另一面也煎成金黄色,中间可以多翻几次面,确保两面都煎透,熟透的面鱼饼颜色金黄诱人,闻起来香味扑鼻。煎好的面鱼饼放在盘子里,可以稍微晾一下再吃,避免烫嘴。刚煎好的面鱼饼外酥里软,咬一口,满满的鱼肉鲜味,还有葱花的香味,口感细腻,一点都不柴,特别好吃。
有些朋友可能会问,为什么自己做的面鱼饼会硬呢?其实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。一是面粉放多了,面糊太稠,导致成品发硬;二是煎的时候火候太大,煎得太干了;三是搅拌面粉的时候画圈搅拌,导致面粉起筋。只要注意这几点,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做,就能做出又软又好吃的面鱼饼。另外,面鱼饼的口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,喜欢吃辣的可以加一点辣椒粉或者辣椒酱,喜欢吃鲜的可以加一点虾仁碎或者瑶柱丁。不过我还是觉得原味的最能体现鱼肉的鲜美,简单的调味就足够美味了。
在家做面鱼饼,不仅卫生健康,还能根据家人的口味调整,最重要的是过程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。周末的早上,早起半个小时,准备好食材,慢慢剁鱼泥、调面糊、煎制,不一会儿就能做出一盘香喷喷的面鱼饼,搭配一碗温热的小米粥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餐,温馨又满足。或者在傍晚,下班回家,用冰箱里现成的食材快速做一盘面鱼饼,配上简单的蔬菜沙拉,就是一顿轻松美味的晚餐。面鱼饼就是这样一道平凡却暖心的家常菜,没有复杂的工序,却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,只要掌握好方法,每个人都能做出又软又好吃的面鱼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