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鸡和市面上常见的肉鸡比起来,肉质更紧实有嚼劲,鲜味也更浓郁醇厚,但因为生长周期长,肉质相对紧实,想要做得不辣又好吃,确实需要花点心思。很多人觉得老鸡只能用来炖汤,其实除了炖汤,还有不少家常做法能让老鸡在不辣的前提下,焕发出诱人的滋味,而且每一种做法都能保留老鸡本身的鲜香,吃起来暖心又暖胃。
要做好老鸡,第一步得选对老鸡。新鲜的老鸡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来,鸡冠颜色鲜红有光泽,摸起来质地饱满;鸡爪的表皮粗糙,上面的鳞片比较厚实,指甲也更坚硬;鸡皮颜色偏黄,紧致有弹性,用手按压后能快速回弹。如果是买处理好的老鸡,要闻一下气味,没有异味、带有淡淡鸡肉本身腥味的才是新鲜的。选好老鸡后,处理环节也不能马虎,先把鸡身上的细毛清理干净,尤其是鸡皮褶皱处和鸡爪缝隙里,然后把鸡内脏处理好,冲洗干净后切成大小合适的块,太大块不容易入味,太小块炖的时候容易碎。
不管是哪种做法,给老鸡焯水去腥味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。把切好的鸡块放进冷水锅里,加入几片生姜和一勺料酒,大火烧开后,会看到锅里浮起一层血沫,这些血沫是腥味的主要来源,一定要撇干净。撇完血沫后,再继续煮一两分钟,然后把鸡块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干净表面的残留血沫,沥干水分备用。这里要注意,不能用冷水冲洗,不然热的鸡块突然遇到冷水,肉质会变得紧实,后续烹饪不容易炖软烂。
清炖老鸡是最能体现老鸡本味的做法,也是不辣又好吃的经典选择。准备一个砂锅,底部铺上几片生姜和葱段,把焯好水的鸡块放进去,加入足量的纯净水,水量要没过鸡块,并且要高出两三厘米,因为炖的时间长,水分会蒸发一部分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炖,这个过程中不要随便开盖,以免香味流失。炖到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候,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几颗红枣、一小段党参和少许枸杞,这些食材不仅能增加风味,还能让汤的营养更丰富。继续炖半个小时,直到鸡块变得软烂,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,再撒上一把葱花,一碗鲜香浓郁的清炖老鸡就做好了。这样炖出来的老鸡不辣又好吃,肉质入口即化,汤汁喝一口,满是鸡肉的鲜美,冬天喝上一碗,浑身都暖和。
黄焖老鸡也是一道家常味十足的菜肴,做法简单,味道却很出彩。起锅烧热,放少许食用油,油热后放入姜片、葱段和几瓣蒜爆香,然后把焯好水的鸡块放进去,大火快速翻炒,炒到鸡块表面微微发黄,逼出里面的油脂。接着加入两勺生抽、一勺老抽,继续翻炒均匀,让每一块鸡肉都裹上酱汁,老抽主要是为了上色,不要放太多,以免颜色太深。然后加入适量的热水,水量刚好没过鸡块即可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,盖上锅盖焖煮。焖煮一个小时左右,鸡肉就差不多软烂了,这时候可以加入几个泡发好的香菇,香菇的香味和鸡肉的鲜味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。开大火收汁,收汁的时候要不时翻炒一下,防止糊锅,等到汤汁变得浓稠,裹在鸡块上的时候,就可以关火出锅了。这道黄焖老鸡色泽金黄,香味扑鼻,鸡肉软烂入味,没有一点辣味,却让人越吃越想吃。
白切老鸡虽然做法简单,但对火候的把控很重要,做好了同样不辣又好吃。把处理干净的整只老鸡或者半只老鸡放进锅里,加入足量的冷水,放入几片生姜、一勺料酒和少许盐,盐的量要比平时炒菜少一些,主要是给鸡肉入个底味。大火烧开后,转中火煮10分钟,然后关火,盖上锅盖焖30分钟,这样利用锅里的余温就能把鸡肉焖熟,而且肉质不会变老。焖好后,把鸡捞出来,过一下冰水,这样鸡皮会变得紧致有弹性,吃起来口感更好。准备一个蘸料,碗里放入蒜末、生抽、少许香醋、一勺香油和少许白糖,搅拌均匀。吃的时候把鸡肉撕成小块,蘸着蘸料吃,鸡肉的鲜嫩搭配蘸料的鲜香,味道清爽不油腻,特别适合夏天食用。
不管是清炖、黄焖还是白切,想要老鸡怎么做不辣又好吃,关键在于突出老鸡本身的鲜味,不要用过多辛辣刺激的调料掩盖了鸡肉的本味。而且老鸡的烹饪时间一定要足够,这样才能让肉质变得软烂入味。在家做老鸡的时候,不需要复杂的调料和工具,用最家常的做法,就能做出让人满意的美味。闲暇的时候,买一只新鲜的老鸡,按照自己喜欢的做法烹饪,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份鲜香,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