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秋天一到,家里的梨就堆得像小山似的。新鲜的雪梨咬一口脆甜多汁,但放久了容易变软,直接吃口感就差了些。这时候,把它们做成梨膏是最好的选择,既能保存得更久,又能发挥梨润肺的好处。很多人觉得做梨膏麻烦,其实掌握了方法,在家做起来简单又好吃,而且没有市售产品里的添加剂,给家人吃着也安心。
做梨膏首先得选对梨,不是所有梨都适合熬膏。雪梨是首选,它水分足、甜度高,熬出来的梨膏色泽透亮,味道也更醇厚。要是找不到雪梨,皇冠梨或者鸭梨也能替代,但口感会稍差一点。大概十斤梨能熬出一斤左右的梨膏,所以一次可以多准备些,免得熬出来不够吃。除了梨,还需要准备冰糖和少量川贝母,冰糖能增加风味和稠度,川贝母则有很好的搭配效果,不过要是家里没有,只用冰糖也可以,照样能做出好吃的梨膏。
准备工作做好后,就开始处理梨。先把梨一个个洗干净,梨皮不用削,因为梨皮里含有不少营养成分,熬出来的梨膏颜色也会更漂亮。洗的时候要仔细,用盐水泡几分钟,再用软毛刷把表面的绒毛刷掉,避免有杂质残留。然后把梨去核切块,不用切得太碎,因为等下还要榨汁或者打成泥。这里有个小窍门,去核的时候可以用去核器,要是没有,就用刀从梨的中间切开,把核挖掉,这样比一个个削皮去核省不少事。切好的梨块直接放进料理机里,打成细腻的梨泥,要是料理机容量不够,就分几次打,尽量打得细一些,这样后续熬煮的时候更容易出汁。
接下来就是熬煮梨泥了,这一步是关键,既要耐心,又要掌握好火候。把打好的梨泥倒进不锈钢锅里,不能用铁锅或者铝锅,不然梨膏容易变色,口感也会受影响。然后加入冰糖,冰糖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喜欢甜一点的就多放些,一般十斤梨配两斤冰糖就差不多了。如果加川贝母,要先把川贝母磨成细粉,等梨泥熬到一定程度再放进去,这样效果更好。开大火把梨泥煮开,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,整个过程都要不停搅拌,防止糊底。刚开始熬的时候,梨泥里水分多,搅拌的频率可以低一些,随着水分慢慢蒸发,梨膏越来越稠,就要加快搅拌的速度,不然很容易粘在锅底烧糊,一旦糊了,整锅梨膏的味道都会变苦,只能倒掉重来。
熬煮的过程中,会有一些浮沫浮在表面,这些浮沫是梨泥里的杂质,要及时撇掉,这样熬出来的梨膏才会清澈无渣。撇浮沫的时候要小心,用勺子轻轻舀,别把梨膏也舀出去了。大概熬煮两个小时左右,梨膏的颜色会慢慢变成深褐色,质地也会越来越稠,这时候就要注意观察,判断是否熬好了。判断的方法很简单,用筷子蘸一点梨膏,滴在干净的盘子里,如果梨膏滴下去后不流动,凝固得很快,就说明熬好了;要是还会流动,就需要再熬一会儿。千万不能熬过头,不然梨膏会变得太硬,不好涂抹;要是熬得不够,又不容易保存,容易变质。
熬好的梨膏要趁热装瓶,瓶子要提前准备好,选玻璃材质的,洗干净后用开水烫一下,晾干水分,确保无油无水。把熬好的梨膏倒进瓶子里,倒的时候可以用滤网过滤一下,这样梨膏会更细腻,不过要是之前梨泥打得很细,也可以不用过滤。倒满后,盖上盖子,但不要拧太紧,等梨膏自然冷却后再拧紧,这样可以形成负压,让梨膏保存得更久。冷却后的梨膏会变得更稠,颜色也会更深,看起来油亮油亮的,闻着有一股淡淡的梨香,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。
做好的梨膏可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,也可以放进冰箱冷藏,一般能保存两三个月。平时吃的时候,用干净的勺子舀一勺,用温水冲开喝,口感清甜滋润,特别适合秋天干燥的时候喝。早上起床后喝一杯,能缓解口干舌燥;晚上睡觉前喝一杯,能帮助滋润喉咙,睡得更安稳。要是家里有孩子,不爱喝水,也可以冲点梨膏水给他喝,孩子一般都喜欢这个味道,还能补充水分。而且自己做的梨膏没有添加剂,不用担心有什么有害物质,给孩子和老人吃都特别放心。
其实怎么做梨膏教程简单又好吃,关键就是选对食材、掌握好熬煮的火候和时间。刚开始做的时候,可能会因为不熟练而出现一些小问题,比如熬煮的时间不够,或者搅拌不及时导致糊底,但多做几次就能掌握窍门了。每次熬梨膏的时候,整个家里都飘着梨香,那种香味特别治愈,等冷却后装瓶,看着一瓶瓶浓稠的梨膏,心里满是成就感。比起市售的梨膏,自己做的虽然麻烦一点,但胜在无添加、味道纯正,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味道。秋天是吃梨的季节,不妨试着在家做一次梨膏,既能消耗掉多余的梨,又能为家人准备一份健康的饮品,何乐而不为呢?
有时候熬梨膏的时候,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点其他食材,比如红枣、枸杞,红枣要去核切碎,和梨泥一起熬煮,能增加一丝枣香;枸杞可以在快熬好的时候放,颜色好看,也有营养。不过加了这些食材后,梨膏的味道会有所变化,喜欢原味的还是建议只放梨和冰糖。另外,熬煮的时候一定要有人在旁边看着,不能离开太久,毕竟小火慢熬需要时刻关注,万一烧糊了就可惜了。总的来说,做梨膏虽然需要花点时间,但过程并不复杂,只要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简单又好吃的梨膏,让这个秋天多一份滋润,多一份甜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