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平常的餐桌上,洋芋总是少不了的角色,蒸着吃粉糯,炸着吃香脆,可要说最让人惦记的,还是那碗卤得入味又软绵的卤洋芋。不管是作为正餐的配菜,还是看电视时的小零食,刚出锅的卤洋芋总能凭着那股浓郁的香味勾着人的食欲,咬一口下去,软乎乎的洋芋裹着咸香的卤汁,连汤汁都想舔干净。不少人在家做卤洋芋,总觉得差点意思,要么是卤出来硬邦邦的没嚼头,要么是味道浮在表面不入味,其实只要摸透了几个小诀窍,就能轻松做出好吃又软的家常卤洋芋。
要想卤洋芋好吃又软,选对洋芋品种是第一步。市面上的洋芋五花八门,有黄心、白心、紫心的,咱们做卤洋芋得挑黄心洋芋。这种洋芋的淀粉含量适中,既不像白心洋芋那样容易煮散,也不会像有些品种那样口感发柴,煮出来刚好能达到软而不烂、绵而有型的状态。选洋芋的时候还要注意,尽量挑表皮光滑、没有发芽和坑洼的,个头选中等大小的最合适,太大的洋芋中间不容易卤透,太小的又容易煮烂不成块。要是家里买的洋芋个头偏大,也可以切成两半再卤,但最好还是尽量选大小均匀的,这样卤制的时候受热均匀,口感也能保持一致。
选好洋芋后,处理环节也不能马虎。先把洋芋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,然后用刮皮刀轻轻去掉外皮,去皮的时候不用削得太厚,避免浪费洋芋肉。去皮后的洋芋切成滚刀块,块头大概和麻将牌差不多大就行,这样的大小既能保证卤汁充分渗透,又能让洋芋煮软后还保持完整的形状。切好的洋芋块不要直接下锅,得先放到清水里泡上十分钟左右,这一步是为了泡掉表面的淀粉,不仅能防止卤制时洋芋粘在一起,还能让卤出来的洋芋口感更清爽。泡好的洋芋块捞出来,用厨房纸巾吸干表面的水分,这样后续炒香料的时候不容易溅油,也能让洋芋更好地吸收卤汁的香味。
卤料是卤洋芋的灵魂,家常做法不用准备太复杂的香料,家里常用的几样就足够。准备一小段桂皮、两三颗八角、一两片香叶,再抓一小把花椒和几个干辣椒,要是喜欢酱香口味,还可以加一小块白芷和一小撮丁香,这些香料的量不用太多,多了反而会掩盖洋芋本身的香味。除了香料,调味料也得备齐,生抽要多放一些,大概三四勺,用来调味和给洋芋上色,老抽放一勺就够了,主要是增加卤汁的颜色,放多了会让卤汁发黑发苦。另外,加五六颗冰糖很关键,冰糖能中和卤汁的咸味,还能让卤出来的洋芋带有一丝回甜,口感更丰富。要是家里有现成的老卤汁,加一勺进去味道会更浓郁,没有的话用清水代替也可以。
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卤制过程了,这一步直接决定了怎么做卤洋芋好吃又软。先把锅烧热,放一点点食用油,油不用太多,主要是用来炒香香料。油热后把准备好的桂皮、八角、香叶等香料放进去,转小火慢慢炒,炒出香料的香味,注意火候不能太大,不然香料容易炒糊,味道就会发苦。香料炒香后,把沥干水分的洋芋块倒进去,翻炒几下,让每块洋芋都裹上一层薄薄的油,这样后续卤制时能更好地吸收卤汁。然后加入生抽、老抽和冰糖,继续翻炒均匀,直到洋芋块都染上淡淡的酱色。接着往锅里加清水,清水的量要没过洋芋块,因为洋芋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一部分水分,水加少了容易煮干。
水加好后,盖上锅盖,大火把水烧开,烧开后转小火,保持卤汁微微沸腾的状态慢慢卤制。卤制的时间大概在二十到二十五分钟,具体时间要看洋芋块的大小和火候,中途可以用筷子扎一下洋芋,如果筷子能轻松扎透,就说明洋芋已经软了。在卤制的过程中,要时不时地打开锅盖翻拌一下洋芋块,让每块洋芋都能均匀地接触到卤汁,避免下面的洋芋煮烂了,上面的还没入味。要是喜欢吃更入味的,可以在洋芋煮软后,转大火稍微收一下汁,收汁的时候要不停搅拌,让卤汁裹在洋芋块表面,这样吃起来味道更浓郁。
很多人不知道,卤好的洋芋并不是马上吃最好吃,关火后别急着盛出来,让洋芋继续泡在卤汁里。泡的时间越长,入味效果越好,要是时间充裕,泡上一两个小时再吃,味道会直接上一个台阶。如果是晚上做,泡过夜第二天再加热,那卤汁的香味会完全渗进洋芋的每一丝纹理里,吃起来每一口都是软绵入味的。加热的时候不用再加额外的水,直接用原来的卤汁小火加热几分钟就行,这样既能让洋芋热透,又能让卤汁再次附着在洋芋表面。刚加热好的卤洋芋香气扑鼻,黄澄澄的颜色看着就有食欲,用筷子夹起一块,轻轻一抿就软绵化开,卤汁的咸香、香料的醇香还有冰糖的微甜在嘴里交织,不管是配着米饭吃,还是当作零食随手抓着吃,都让人欲罢不能。
其实怎么做卤洋芋好吃又软,并没有那么复杂,关键就是选对洋芋、处理到位、卤料搭配得当,再掌握好卤制和浸泡的时间。这些步骤看起来简单,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,比如泡洋芋去淀粉、炒香料的火候、收汁的程度,正是这些小细节决定了卤洋芋的最终口感。平常在家做饭的时候,花上一点时间按照这个方法试试,就能做出一碗让家人都称赞的卤洋芋。它不像大鱼大肉那样繁琐,却有着最接地气的美味,一口下去,满满的都是家常的温暖,不管什么时候吃,都能让人觉得舒服又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