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下班回家,最想给家人做顿热乎的饭菜,肉菜总是餐桌上的重头戏。可不少人做肉时总遇到难题,要么炖出来的肉柴得塞牙,要么炒出来的肉又老又硬,明明买的是新鲜肉,怎么就做不出饭店里那种软烂嫩的口感呢?其实啊,做肉好吃并没有那么难,关键在于掌握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,这些细节做好了,普通的家常肉菜也能香到让人舔盘。
首先得说说选肉,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。不同部位的肉,口感和适合的做法天差地别。就拿猪肉来说,五花肉肥瘦相间,分布均匀,不管是红烧还是炖汤,炖久了脂肪融化,肉就会变得软糯入味,入口即化;里脊肉是纯瘦肉,肉质细嫩,但水分含量高,适合快炒或者做肉丸,要是炖太久就容易柴;前腿肉比后腿肉更嫩,带有一点点筋膜,用来做小炒肉或者包饺子,口感会更丰富。牛羊肉的话,牛腩适合炖,牛里脊适合炒,羊腿肉适合烤。选对了肉,就等于成功了一半,后续的烹饪才更容易达到软烂嫩的效果。
选好肉之后,处理环节也不能马虎。新鲜的肉买回来,先别急着下锅,尤其是牛羊肉,很多人觉得有腥味,其实提前浸泡就能解决不少问题。把肉切成合适的块或者片,放在清水里浸泡1-2小时,中间可以换几次水,这样能把肉里的血水和杂质泡出来,不仅能去除腥味,还能让肉质更干净。如果是做炒肉,切好的肉片可以用清水再淘洗几遍,洗去表面的血水,然后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,这样炒的时候肉不容易出水,也能保持嫩滑。要是炖肉,浸泡后的肉块可以先焯水,冷水下锅,加几片生姜、一段大葱和少许料酒,水开后撇去表面的浮沫,浮沫撇干净了,炖出来的肉汤才清亮,肉也更入味。
接下来就是烹饪过程中的技巧了,这可是决定肉怎么做软烂嫩又好吃的核心。先说炖肉,很多人炖肉喜欢用大火,觉得这样熟得快,其实不然。大火容易让肉的表面迅速收紧,里面的水分和营养都锁不住,反而会导致肉质变柴。正确的做法是,焯水后的肉放入砂锅中,加入足够的热水,水量要没过肉,然后放入姜片、葱段、八角、桂皮等香料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。小火慢炖能让热量慢慢渗透到肉的内部,使肉中的胶原蛋白和脂肪逐渐融化,让肉质变得软烂。炖的时候还可以加一点山楂或者萝卜,山楂中的酸性物质能帮助分解肉质纤维,萝卜则能吸收肉的腥味,让肉的口感更好。炖牛肉的时候,加一小勺茶叶或者几颗山楂,也能让牛肉更快炖烂,而且味道更香浓。
炒肉想要嫩,火候和上浆很重要。切好的肉片或者肉丝,加入少许盐、料酒、生抽抓匀,然后加一勺淀粉或者一个蛋清,再次抓匀,最后淋上一勺食用油锁住水分,这样处理后的肉炒出来就会特别嫩滑。炒的时候要先把锅烧热,再倒入食用油,油热后放入肉快速翻炒,等到肉变色后就可以盛出来,先炒其他配菜,最后再把肉倒回锅中一起翻炒均匀,这样能避免肉炒太久变老。要是做滑炒肉片,还可以先把肉放在油里滑一下,油温不要太高,六成热就可以,滑到肉变色后捞出,这样肉的口感会更嫩。另外,炒肉的时候不要过早放盐,盐会让肉中的水分流失,导致肉质变柴,应该在快出锅的时候再放盐调味。
还有一些小细节也不能忽略,比如炖肉的时候不要频繁开盖,频繁开盖会让锅中的温度下降,延长烹饪时间,也会让肉的香味流失。炖好的肉如果不急着吃,可以在汤里再焖一段时间,这样肉会更入味,口感也更软烂。做红烧肉的时候,炒糖色也是个关键步骤,糖色炒得好,红烧肉颜色红亮,味道香甜。炒糖色可以用冰糖,小火慢慢炒,等到冰糖融化变成深褐色,并且冒出细小的泡泡时,就可以放入肉块翻炒,让每块肉都均匀地裹上糖色,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不仅颜色好看,味道也更浓郁。
其实肉怎么做软烂嫩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和细心。从选肉到处理,再到烹饪,每个步骤都多花一点心思,注意一些小细节,就能做出美味的肉菜。不管是炖肉、炒肉还是烤肉,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,就能让肉质变得软烂嫩,家人吃了都夸好。平时在家做饭,不用追求多么复杂的做法,把基础的技巧做好,普通的家常肉菜也能充满家的味道,让每一顿饭都吃得满足又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