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餐对每个人来说都特别重要,一顿美味又顶饱的早餐能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。而饼作为早餐里的常客,深受大家喜爱,但很多人在家做饼时,总容易遇到饼硬邦邦、口感粗糙的问题,其实想要早餐饼又软又好吃,并没有那么复杂,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和小技巧就行。
首先得从食材选择说起,做饼的基础食材就是面粉、水和鸡蛋,选对食材是第一步。面粉建议用中筋面粉,这种面粉的筋度介于高筋和低筋之间,既不会因为筋度太高导致饼太有韧性、口感发硬,也不会因为筋度太低让饼没有嚼劲、容易散掉。如果家里只有高筋面粉,也可以加少量玉米淀粉来降低筋度,一般100克高筋面粉加10 - 15克玉米淀粉就行。水的话最好用温水,30 - 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最合适,这个温度能更好地激活面粉里的蛋白质,让面团更容易揉光滑,而且用温水和出来的面团醒发得也更均匀,做出来的饼会更软。鸡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,一个鸡蛋就能让饼的口感更蓬松,还能增加蛋香味。
接下来是和面,这可是决定早餐饼又软又好吃的关键步骤之一。先把中筋面粉倒在大碗里,中间挖个小坑,打入鸡蛋,然后慢慢倒入温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拌成絮状。这里要注意水不要一次倒太多,因为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性不一样,先倒大部分水,剩下的根据面粉的湿润程度再慢慢添加。搅拌成絮状后,就可以用手揉面了,揉面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揉,把面团里的空气揉出来,揉到面团变得光滑、不粘手、软硬适中的状态。怎么判断面团软硬是否合适呢?用手轻轻按压面团,能轻松按出一个小坑,松开手后小坑能慢慢回弹,这样的面团硬度就刚刚好。揉好的面团不要马上用,要盖上保鲜膜或者湿毛巾醒面,醒面时间至少20分钟,要是时间充裕,醒面30分钟更好。醒面能让面团里的面筋得到充分松弛,后续擀饼的时候更容易擀开,而且做出来的饼也会更柔软有弹性。
醒面的时候可以准备馅料,不过要是做原味的早餐饼,这一步就可以省了。如果喜欢吃有馅料的,比如葱花饼、韭菜鸡蛋饼,馅料要注意不能太湿,不然包的时候容易漏馅,煎的时候也会出水,导致饼皮变硬。像做葱花饼,葱花切好后可以加少许盐和食用油拌匀,这样能锁住葱花里的水分;做韭菜鸡蛋饼,韭菜切好后要先加食用油拌一下,再和炒好放凉的鸡蛋碎混合,避免韭菜出水。馅料准备好后,醒面也差不多结束了,把醒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撒了少量干面粉的案板上,轻轻揉几下排气,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。分剂子的时候,每个剂子的重量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饼的大小来定,一般50 - 60克一个剂子做出来的饼大小适中,适合当早餐。
拿一个小剂子,用手揉圆,然后用擀面杖把它擀成中间厚、边缘薄的圆饼皮。擀饼皮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不要太用力压,不然会把面团里的空气擀出去,饼就不容易蓬松柔软了。如果是包馅料的饼,把馅料放在饼皮中间,像包包子一样把馅料包起来,捏紧收口,然后把收口朝下,用擀面杖轻轻擀成薄饼,擀的时候要小心,不要把馅料擀出来。要是做原味的饼,直接把小剂子擀成薄厚均匀的圆饼就行,厚度大概在0.3 - 0.5厘米左右,太厚了煎的时候不容易熟,太薄了口感会硬。
然后就是煎饼了,这一步火候的控制很关键。平底锅烧热后,倒入少量食用油,油热后把擀好的饼放入锅中,用中小火慢慢煎。中小火既能让饼慢慢熟透,又不会让饼的表面很快煎焦。煎的时候要勤翻面,等饼的一面煎到金黄色后,就翻面煎另一面,直到两面都煎成金黄色,饼鼓起来就差不多熟了。很多人煎饼的时候喜欢用大火,觉得这样快,但大火很容易导致饼的表面已经焦了,里面还没熟,而且饼皮也会变得很硬。另外,油也不要放太多,太多油会让饼变得油腻,影响口感,少量油让锅底均匀沾上一层就行。
除了这些基础步骤,还有几个小窍门能让早餐饼更软又好吃。比如在和面的时候,可以加少许白糖,白糖能促进面团的发酵,让饼更蓬松柔软,而且还能增加一点淡淡的甜味,吃起来更爽口。或者加少量牛奶代替部分水,牛奶里的乳脂能让饼的口感更细腻柔软,还能增加奶香味。另外,煎好的饼可以放在盘子里,盖上盖子焖一两分钟,这样能让饼的余热把里面的水分锁住,吃起来会更软。要是一次做的饼比较多,吃不完的可以用保鲜袋装好,放入冰箱冷藏,下次吃的时候用微波炉加热一下,或者再用平底锅稍微煎一下,口感依然会很软。
其实做早餐饼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技巧,只要选对面粉,掌握好和面的水温、醒面的时间,煎的时候控制好火候,再加上一两个小窍门,就能轻松做出又软又好吃的早餐饼。早上起来花十几二十分钟,就能做出热腾腾、香喷喷的饼,搭配一杯牛奶或者豆浆,就是一顿营养又美味的早餐。不用再去外面买,自己做的饼既卫生又实惠,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馅料,想吃什么味道就做什么味道。大家不妨试着按照这些方法做一下,相信你也能做出让家人都称赞的早餐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