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冻汤圆是冬日里方便又暖胃的甜食,想吃时从冰箱取出煮十几分钟即可,但不少人煮制时易出现皮破馅漏、粘连软塌的问题,掌握小技巧就能轻松做好。

煮冻汤圆最关键的是不解冻直接煮,解冻后的汤圆表面变软易粘连,从冷冻层取出后直接放干燥盘子,粘连处轻轻掰开即可。煮汤圆需用足量水,1.5升水搭配20颗左右汤圆较合适,水烧开后调中小火,将汤圆沿锅边轻滑下锅,放完后用勺子背面轻搅锅底防粘。水再次烧开汤圆浮起时,加小半碗凉水,水沸汤圆再浮起时加三分之二小碗凉水,第三次水沸后按压汤圆有弹性就说明熟透,避免煮太久导致皮软烂。

煮好的汤圆吃法多样,原味就很香,也可加白糖、红糖或桂花蜜调味;冬天加醪糟和枸杞暖身滋补,夏天过凉水冷藏后浇酸奶或蜂蜜,冰冰凉凉别有风味。不同口味汤圆煮制细节有差异,水果馅汤圆皮薄需小火轻搅,油性大的馅料可少捞汤或配清爽糖水,手工与袋装汤圆煮制时间相近,按加两次凉水的方法即可。

平时家中备几袋冻汤圆,应急当早餐、夜宵都方便,招待客人做甜点也省时,掌握“不解冻、水要足、加凉水”的要点,就能煮出Q弹饱满、味道香甜的冻汤圆。

冬天一到,总想整点热乎乎的甜食暖身子,冻汤圆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不用提前花大功夫准备,想吃的时候从冰箱里掏出来,煮上一锅,十几分钟就能吃到嘴,简单又暖胃。但不少人煮冻汤圆总容易翻车,要么煮得皮破馅漏,要么粘成一大坨,吃起来软塌塌的没嚼劲。其实只要摸透几个小门道,冻汤圆怎么做简单又好吃就不是啥难事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

首先得明确,煮冻汤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“不解冻直接煮”。很多人觉得冻汤圆硬邦邦的,提前解冻能煮得更快,结果反而好心办坏事。解冻后的汤圆表面会变软,一碰到热水就容易粘在一起,下锅没两分钟就变成“汤圆糊”,馅料流得满锅都是。正确的做法是从冷冻层拿出来后,直接放在干燥的盘子里,不用管它,趁着这个功夫赶紧烧水煮汤圆就行。要是汤圆之间有点粘连,轻轻掰一下分开,别用力搓揉,不然皮容易破。

煮汤圆的水也有讲究,水量一定要足。锅里的水要是太少,汤圆下锅后挤在一起,翻动不开,很容易粘底糊锅。一般来说,锅的大小要是能装下1.5升水,煮个20颗左右的汤圆刚刚好。水烧到冒泡翻滚的时候,别着急下汤圆,先把火调小一点,改成中小火。这时候再把冻汤圆一个个放进锅里,放的时候动作要轻,沿着锅边慢慢滑下去,避免汤圆直接砸到锅底磕破表皮。放完所有汤圆后,赶紧用勺子的背面轻轻搅动一下锅底,这样能防止汤圆粘在锅底,搅动的时候别太用力,不然容易把汤圆戳破。

等水再次烧开,汤圆都浮到水面上的时候,就该加凉水了。这一步是让汤圆煮得更Q弹、馅料更熟透的秘诀。往锅里加小半碗凉水,水的温度降下来后,汤圆会稍微沉下去一点,这时候继续保持中小火煮。等水再次烧开,汤圆又浮起来的时候,再加一次凉水,这次可以少加一点,大概小半碗的三分之二就行。加两次凉水后,锅里的水第三次烧开时,汤圆就差不多熟了。这时候可以用勺子轻轻按压一下汤圆,要是感觉汤圆软软的,有弹性,按压后能很快恢复原状,就说明里面的馅料也熟透了;要是按压起来还硬邦邦的,就再煮一分钟,别煮太久,不然皮会变得软烂没口感。

煮好的汤圆捞出来,吃法也能简单变花样。喜欢原味的直接吃就很香,黑芝麻馅的醇厚、花生馅的香甜、水果馅的清爽,各有各的味道。要是想让口感更丰富一点,撒一勺白糖或者红糖,搅拌均匀,甜丝丝的更对味。家里有桂花蜜的话,淋上一小勺,淡淡的桂花香和汤圆的甜味融合在一起,瞬间提升档次。冬天煮的时候还可以加一勺醪糟,再丢几颗枸杞,煮出来的汤圆带着淡淡的酒香,暖身又滋补,喝完一碗浑身都热乎乎的。要是夏天想吃凉的,煮好的汤圆捞出来过一遍凉水,放进冰箱冷藏半小时,再浇上酸奶或者蜂蜜,冰冰凉凉的,又是另一种风味。

不同口味的冻汤圆在煮的时候,细节上可以稍微调整一下。像水果馅的汤圆,皮一般比较薄,煮的时候火可以再小一点,搅动的时候更轻柔,避免馅料受热膨胀把皮撑破。而黑芝麻、花生这种油性比较大的馅料,煮的时候要注意别让油浮在水面上太多,要是担心油腻,煮好后可以少捞一点汤,或者搭配清爽的糖水。手工做的冻汤圆和超市买的袋装汤圆,煮的时间也差不多,主要还是看浮起来后的状态,手工汤圆可能皮更有嚼劲,煮的时候不用额外增加时间,按照加两次凉水的方法来就行。

平时家里备上几袋冻汤圆,应急当早餐或者夜宵都特别方便。早上起晚了,不用纠结做什么,烧水煮汤圆,配上一个鸡蛋,就是一顿简单又营养的早餐。晚上加班回来饿了,煮一小碗当夜宵,不用怕麻烦,也不会吃太多增加肠胃负担。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,煮点汤圆当甜点,不用提前准备,十几分钟就能端上桌,大家围在一起吃热乎乎的汤圆,氛围也特别好。其实冻汤圆怎么做简单又好吃,核心就是掌握“不解冻、水要足、加凉水”这几个要点,不用复杂的步骤和调料,就能煮出Q弹饱满、味道香甜的冻汤圆,每次做都能让家人吃得开心又满足。